宋明儒学综述 1
出版说明 3
小序 5
第一讲 正名 6
第二讲 新之所以为新 11
第三讲 兴起之机缘及与佛教之关系 17
第四讲 与佛教之关系(二) 29
第五讲 性理的确定意义 41
第六讲 道德性的实理、天理之普遍化与深邃化 47
第七讲 寂感真几之生化之理(实现之理)与逻辑定义之形成之理及科学归纳所得之理之区别 57
第一节 对于前讲之回顾 57
第二节 实现之理与形成之理之区别 60
第三节 实现之理与科学归纳所得之理之区别 67
宋明理学演讲录 71
出版说明 73
一、北宋复兴儒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74
二、不同层次之“理”的简别 76
三、宋明儒学的经典根据 83
四、“性体”义疏解 86
五、“道体”义疏解 91
六、周濂溪:默契道妙 97
七、张横渠:天道性命相贯通 101
八、程明道:主客观面合一 107
九、伊川、朱子:义理歧出 112
陆王一系之心性之学 119
出版说明 121
上篇 123
陆王一系之心性之学 125
一、言良知者末流之弊:情识而肆与虚玄而荡 125
二、孔孟立教之规范 127
三、朱陆之殊途 131
四、内圣之践履之内在义路:致良知教 135
五、荡肆与光景:相似法流 140
中篇 149
王龙溪之顿教:先天之学 151
一、阳明学宗要简述 151
二、龙溪所承接于阳明者 152
三、形上的证悟与超越的证悟 154
四、龙溪所谓“先天之学”之意义:即本体便是工夫 155
五、四无之意义 156
六、阳明之和会 157
七、龙溪多重形上的证悟 159
八、形上的证悟与江右派之主静归寂 161
九、顿渐之对立与消融 162
十、致良知所至之圆而神:彻底透出之化境:圆而神之确义 163
十一、由圆而神以判儒、佛 166
十二、在超越的证悟中真主观与真客观之成立及其统一 167
十三、良知教之显义、密义、内在义,与超越义:下转罗近溪 169
下篇 171
刘蕺山诚意之学 173
一、刘蕺山开端别起:归显于密 173
二、心体与性体 176
三、心意知物皆是超越一面 177
四、念则经验一面:意与念之别 179
五、与致良知教对刊:疏通结碍 181
六、答董标心、意十问 185
七、答史孝复十疑 188
八、性天之旨 191
九、述见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