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 总体论 1
第一章 研究对象、命题和系统 1
一、研究对象 1
二、文艺创作有无规律 3
三、研究系统 7
第二章 普遍规律与文艺规律 9
一、对立统一规律与文艺规律 9
二、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关键 10
三、要从文艺特性掌握对立统一规律 12
四、文化意识及其思维方式与文艺规律 13
第三章 对立性的诸种关系和方式 18
一、对立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18
二、对抗性的关系和方式 20
三、对应性的对立关系和方式 21
四、对称性的关系和方式 23
五、对比性的关系和方式 26
六、差异性的关系和方式 27
第四章 统一性的诸种关系和方式 28
一、统一性的概念和内涵 28
二、条件性的统一关系和方式 30
三、共通性的统一关系和方式 31
四、渗透性的联结关系和方式 33
五、循环性的联结关系和方式 34
六、转化性的联结关系和方式 35
第二篇 规律论 38
第一章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文艺的性质 38
一、诸多文艺规律论的根本成因 38
二、主体化的客体与客体化的主体 41
三、自然的人性化与人性的客观化 43
四、主体超越客体与客体制约主体 46
第二章 具体与抽象的对立统一——文艺的特征 49
一、具体与抽象的概念和内涵 49
二、从具体升华抽象,以抽象把握具体 50
三、以形象思维抽象,使抽象不离具体 54
四、以抽象突破具体,以具体再现抽象 56
第三章 个别与一般的对立统一——文艺的原理 60
一、个别与一般的概念和内涵 60
二、从分散概括一般,以集中塑造典型 62
三、使个性内含共性,以共性丰富个性 64
四、从一点看整体,以滴水显太阳 66
第四章 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文艺的能量 69
一、有限与无限的概念和内涵 69
二、对世界掌握的有限与无限 70
三、文艺创作容量的有限与无限 74
四、文艺作品影响的有限与无限 77
第三篇 基点论 79
第一章 轴心与整体——艺术的支点 79
一、什么是艺术支点 79
二、艺术支点的性质 81
三、艺术支点的选择与调节 83
第二章 微观与宏观——艺术的焦点 86
一、什么是艺术焦点 86
二、艺术焦点的性质 88
三、艺术焦点的选择、提炼与调节 89
一、什么是艺术交叉点 92
第三章 对接与沟通——艺术的交叉点 92
二、主体与客体的交叉艺术 94
三、表现对象中诸方面的交叉艺术 96
四、读者、作者和表现对象之间的交叉艺术 97
第四章 引入与进出——艺术的兴奋点 98
一、什么是艺术的兴奋点 98
二、情节性艺术的艺术兴奋点 99
三、非情节性艺术的艺术兴奋点 102
四、艺术兴奋点的对接性和沟通性 104
第四篇 创作论 106
第一章 一瞬与一切——艺术的观察 106
一、什么是艺术的观察 106
二、客体的“一瞬”世界 108
三、主体的“一瞬”功能 113
四、“一瞬”与“一切”如何统一 120
第二章 有我与无我——艺术的体验 124
一、什么是艺术的体验 124
二、什么是无我 125
三、什么是有我 129
四、有我与无我如何对立统一 133
第三章 有关与无关——艺术的积累 137
一、积累就是力量 137
二、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139
三、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144
四、洞明与练达的关系 147
第四章 有意与无意——艺术的灵感 151
一、灵感是什么 151
二、触发是客观与主观积累的爆发 157
三、触发是有意与无意的对立统一 160
第五章 夸张与真实——艺术的虚构 165
一、什么是虚构 165
二、超出存在真实的转化 167
三、超出具体真实的转化 169
四、超出个体真实的转化 172
五、部分超出整体真实的转化 173
一、什么是艺术构思 177
第六章 一斑与全豹——艺术的构思 177
二、偶然和必然的对立统一 179
三、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 181
四、一斑与全豹对立统一的多样性 185
第五篇 形象论 195
第一章 炼意与造形——艺术的结构 195
一、什么是艺术结构 195
二、艺术结构的基础 197
三、艺术结构的方式 199
第二章 抽取与综合——艺术的概括 207
一、什么是艺术概括 207
二、思想基点 211
三、性格基点 216
四、特征基点 218
五、风格基点 221
第三章 相反与相成——艺术的环境 224
一、什么是艺术环境 224
二、历史时代斗争的风云环境 227
三、人物成长与活动的冲突环境 229
四、民族地方风情的文化环境 232
五、自然景象和心态的氛围环境 234
六、艺术环境的选择与创造 236
一、什么是艺术的距离 238
第四章 内外与远近——艺术的距离 238
二、“内”与“外”的对立统一 242
三、“近”与“远”的对立统一 247
四、形象结构的距离艺术 252
第五章 状物与传神——艺术的形象 263
一、形象的创造法则 263
二、形象的构造艺术 267
三、形象的比较美学 272
第六章 有尽与无穷——艺术的意境 277
一、什么是意境 277
二、怎样创造意境 283
三、怎样衡量艺术意境 291
第六篇 艺美论 303
第一章 天然与人工——艺术美与技巧 303
一、什么是艺术美 303
二、艺术美与艺术技巧 305
三、天然美、美感与艺术美 306
第二章 紧张与松弛——艺术的节奏 309
一、什么是艺术的节奏 309
二、客体活动节奏——快与慢 311
三、心态活动节奏——张与弛 312
四、文体构造节奏——紧与松 313
一、艺术的色彩美 314
第三章 浓烈与清淡——艺术的色彩 314
二、空间的色彩——密与疏 315
三、气质的色彩——浓与淡 317
四、意象的色彩——杂与纯 319
五、感性的色彩——暖与冷 321
第四章 阳刚与阴柔——艺术的音调 323
一、艺术的音调美 323
二、旋律的音调美——高与低 325
三、形象的音调美——有与无 326
四、生命的音调美——动与静 330
五、气质的格调美——刚与柔 333
一、艺术的对比美 335
第五章 相形与互现——艺术的对比 335
二、性质的对比——同与异 336
三、审美的对比——美与丑 338
四、数量的对比——多与少 340
五、形体的对比——大与小 341
第七篇 方法论 345
第一章 什么是创作方法 345
一、创造艺术形象的方法 345
二、创作方法的定义 347
三、创作方法的要素 350
一、什么是掌握世界的专门方式 353
第二章 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 353
二、创作方法的特性 355
第三章 创作方法与其他掌握世界方式 362
一、创作方法的独特性和能动性 362
二、哲学观、政治观与创作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365
第四章 创作方法与文艺思潮、艺术流派 369
一、有联系,又有区别 369
二、不能等同,又不能割裂 373
第五章 创作方法的支点类型 375
一、什么是创作方法的支点 375
二、创作方法的支点类型 377
一、文艺批评的对象和性质 389
第八篇 批评论 389
第一章 什么是文艺批评 389
二、文艺批评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 392
三、文艺批评的参照系 395
第二章 文艺批评的支点 400
一、什么是文艺批评的支点 400
二、文艺批评的支点类型 402
第三章 文艺批评的方法 417
一、如何掌握文艺批评方法 417
二、各种文艺批评方法的特点 420
我写九部书的历程——《文艺辩证学》后记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