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朝龙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8037819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编写,共分18章,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等内容。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 1

第二节 生物化学的发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三节 生物化学的内容 2

第四节 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3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第一节 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5

一、氨基酸分子的结构 5

二、氨基酸的分类 6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8

第二节 肽与肽键 9

三、天然活性肽 10

一、肽键与肽单元 10

二、肽链 10

第三节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11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2

二、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 12

第四节 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 13

一、蛋白质分子中的非共价键(次级键) 14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5

三、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19

四、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20

五、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1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2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2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4

第六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 26

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6

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29

第三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 31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31

一、戊糖 31

二、碱基 32

三、核苷 33

四、核苷酸 33

第二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 36

第三节 DNA空间结构与功能 38

一、DNA二级结构 38

二、DNA三级结构 41

三、DNA的功能 42

第四节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42

一、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 43

二、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 44

三、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 45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46

一、核酸的生物大分子性质 46

五、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47

四、核酸的紫外吸收 47

三、核酸的溶解度与黏度 47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47

六、核酸的催化活性 49

第六节 核酸碱基序列分析 50

一、化学分析法 51

二、双脱氧法 51

第四章 酶 53

第一节 酶作用的特点 53

一、高度的催化效率 53

二、高度的作用专一性 54

四、催化活性可被调节控制 55

三、酶活性对反应条件具有高度敏感性 55

第二节 酶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 56

一、酶的分子组成 56

二、酶的活性中心和酶原激活 57

第三节 酶作用的机理 59

一、酶催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学说 60

二、多元催化 60

第四节 抗体酶和核酶 62

一、抗体酶 62

二、核酶 63

第五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64

一、酶促反应速率和酶活性 64

二、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65

三、Michaelis-Menten方程 66

四、关于多底物酶的作用和酶促反应动力学 69

第六节 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 70

一、不可逆抑制作用 70

二、可逆抑制作用 70

第七节 pH、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73

一、pH对酶反应的影响 73

二、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74

第八节 酶活性的调节 74

一、酶的共价修饰 75

二、酶的变构效应 75

二、酶的分类 77

一、酶的命名 77

第九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77

第十节 临床酶学诊断与治疗原理 78

一、临床酶学诊断 78

二、酶在治疗上的应用 80

第五章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81

第一节 自由能和标准自由能变化 81

第二节 氧化还原电势与ΔG0° 82

第三节 高能磷酸化合物 84

一、基本概念 84

二、类型 84

三、ATP——能量载体 84

第四节 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 87

四、能量的储存和转移 87

一、电子传递体 88

二、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定位 91

三、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的顺序 92

第五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 93

一、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93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95

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98

四、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 99

第六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101

一、氧化酶和需氧脱氢酶 101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102

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 102

四、微粒体中的酶类 103

第六章 糖代谢 104

第一节 糖的无氧分解 104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04

二、糖酵解反应的特点 107

三、红细胞的糖酵解 108

四、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09

五、其他单糖的分解代谢与糖酵解的关系 109

六、糖酵解的调节 110

第二节 糖的有氧氧化 112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112

二、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18

三、有氧氧化的调节 119

第三节 磷酸戊糖途径 121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121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23

第四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24

一、糖原的合成代谢 124

二、糖原的分解代谢 126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129

四、糖原累积病 129

第五节 糖异生 130

一、糖异生的途径 131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32

二、甘油和乳酸的糖异生途径 132

四、糖异生的调节 134

第六节 血糖与糖代谢异常 136

一、血糖 136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 136

三、糖代谢异常 137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40

第一节 脂肪动员 140

一、脂肪动员的基本过程 141

二、脂肪酶的作用 141

三、脂肪酸在血液中的输送 141

三、脂肪酸的β-氧化 142

二、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142

第二节 脂肪酸的氧化 142

一、脂肪酸的活化——生成脂酰CoA 142

四、脂肪酸的其他氧化途径 145

五、脂质过氧化作用与自由基生成 146

第三节 酮体的生成和氧化利用 147

一、脂肪酸的代谢去路 147

二、酮体的生成和氧化利用 147

第四节 脂肪的合成 149

一、软脂酸的生物合成 150

二、脂肪的合成 151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及重要的衍生物 153

一、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154

第五节 磷脂的代谢 154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156

三、甘油磷脂的分解 157

第六节 胆固醇的代谢 158

一、胆固醇的合成 158

二、胆固醇的转化和排泄 160

第七节 血浆脂蛋白 160

一、血脂 160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分子组成 161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转变和运输 163

四、高脂血症 165

一、食物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168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168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168

二、组织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169

第二节 氨基酸的跨膜转移 170

一、氨基酸吸收载体 170

二、γ-谷氨酰基循环 170

三、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170

第三节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71

一、转氨基作用 171

二、氧化脱氨基作用 173

四、嘌呤核苷酸循环 174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174

第四节 氨的代谢 175

一、体内氨的来源 175

二、氨的转运 176

三、氨的代谢去路 177

四、高血氨症和氨中毒 181

第五节 α-酮酸代谢 182

一、再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182

二、转变成糖和酮体 182

三、氧化供能 182

第六节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82

三、5-羟色胺 183

一、γ-氨基丁酸 183

二、组氨 183

四、儿茶酚胺 184

五、牛磺酸 185

第七节 氨基酸代谢与其他含氮物质的生成 185

一、一碳单位 185

二、甲硫氨酸循环 187

三、肌酸 189

四、谷胱甘肽 190

五、磷酸腺苷磷酸硫酸 190

第八节 氨基酸代谢障碍 191

六、黑色素 191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192

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代谢 193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93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98

第二节 嘧啶核苷酸代谢 200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00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03

第十章 物质代谢调节与生物信息跨膜传递 204

第一节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204

一、细胞内酶的区域分隔 204

二、酶分子结构改变对酶活性的影响 205

三、酶含量调节 208

第二节 细胞信息分子 209

一、细胞间信息分子 209

二、细胞内信息分子 209

第三节 受体 210

一、受体的作用特点 210

二、受体的分类 211

第四节 细胞信息跨膜传递机制 213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213

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216

三、信息传递的整合 218

一、血浆蛋白的组成与含量 219

第一节 血浆蛋白 219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219

二、血浆蛋白具有的共同特征 220

三、血浆蛋白的功能 221

四、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222

第二节 红细胞的代谢 222

一、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223

二、血红蛋白的合成与调节 224

第三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227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227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类型 228

一、胆汁酸的分类及分子结构 233

第四节 胆汁酸代谢 233

三、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33

二、胆汁酸代谢转化 234

三、胆汁酸的功能 237

第五节 胆色素的代谢 238

一、胆色素的概念 238

二、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 238

三、胆红素在肝脏中的代谢转化 239

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与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241

五、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242

六、常用肝功能试验的临床意义 244

一、遗传物质 245

二、基因与基因组 245

第十二章 基因与基因组 245

第一节 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 245

第二节 病毒和原核生物基因组 246

一、病毒基因组的组成以及结构特点 246

二、细菌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247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基因组 247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248

二、基因组内序列类型 248

三、基因家族 250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252

第一节 DNA复制的方式 255

第十三章 遗传信息的复制 255

第二节 半保留复制特点 257

一、复制的共同特征 257

二、复制模式 259

第三节 DNA复制的酶促反应 260

一、DNA复制的化学反应 260

二、DNA复制酶类和作用 261

第四节 DNA复制过程 265

一、改变螺旋构象与解链 265

二、复制的引发 266

三、DNA新链的延长 266

四、复制终止 267

五、复制的保真性 268

第五节 真核生物DNA复制和端粒酶 269

一、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269

二、端粒和端粒酶 270

第六节 DNA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272

一、基因突变或损伤的分子改变类型 273

二、DNA损伤的修复 274

第十四章 遗传信息的转录——RNA生物合成 278

第一节 转录的基本性质 279

一、RNA合成的前体分子 279

二、RNA聚合反应 279

第二节 转录的模板和酶 280

一、转录的模板 280

三、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280

二、RNA聚合酶 281

三、酶与模板的结合 283

第三节 转录过程 286

一、转录的起始 286

二、转录的延长 289

三、转录终止 290

第四节 逆转录 292

一、逆转录的发现 292

三、逆转录与病毒的致病作用 293

二、逆转录酶 293

四、逆转录作用 294

第五节 转录后的RNA修饰 295

一、mRNA转录后的加工 295

二、rRNA转录后的加工 299

三、tRNA转录后的加工 301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302

第一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模板 302

第二节 tRNA及核糖体在翻译中的作用 304

一、tRNA与氨基酰-tRNA 304

二、氨基酰-tRNA合成酶 304

三、核糖体构成及其功能 305

一、翻译的起始 306

第三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306

二、肽链的延长 307

三、肽链合成的终止 309

四、核糖体循环 311

第四节 蛋白质翻译后加工 311

一、新生肽的剪切、折叠和亚基聚合 311

二、氨基酸残基共价化学修饰 312

第五节 蛋白质翻译后的定向输送 313

一、信号肽学说 313

第六节 再次程序化遗传解码 315

一、翻译水平的移框 315

二、翻译后定向 315

二、通读 316

三、跳跃翻译 316

四、反式翻译 316

第七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317

一、抗生素 317

二、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 318

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 320

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 320

一、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321

二、基因表达的方式 322

三、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323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326

一、乳糖操纵子 326

四、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326

二、半乳糖操纵子 329

三、色氨酸操纵子 330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333

一、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活化 333

二、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335

第四节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339

一、细胞周期 340

二、细胞周期蛋白 340

三、细胞周期的调控 342

一、同源重组 346

二、位点特异性重组 346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 346

第十七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346

三、转座因子 348

第二节 基因工程 350

一、工具酶 350

二、基因工程中的载体 353

三、目的基因的制备 361

四、重组DNA的构建 364

五、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 365

六、阳性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 369

七、克隆基因的表达 370

第一节 基因诊断的概念 374

第十八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374

第二节 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 375

一、核酸杂交 375

二、聚合酶链反应 376

三、基因芯片 379

第三节 基因诊断的应用 381

一、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382

二、遗传易感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382

三、肿瘤的基因诊断 383

四、病原体侵入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386

五、基因诊断技术在法医鉴定和组织配型中的应用 387

二、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 388

一、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388

第四节 基因治疗概述 388

三、基因治疗的基本条件 389

第五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389

一、选择并准备治疗性基因 389

二、选择基因载体 390

三、选择和培养靶细胞 391

四、基因转移 392

五、回输细胞到体内 392

第六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392

一、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392

二、肿瘤的基因治疗 393

三、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