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23
第一章 封建社会时期:农村的极度缓慢发展 23
一、古代农业社会的结构与特点 24
二、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控制体系 30
三、农村稳定与动荡的周期性更替 38
第二章 19世纪后期:农村的衰败与危机 45
一、晚清现代化的启动与农村的历史定位 46
二、被遗弃与牺牲的农业和农村 49
三、农村经济的衰败与政治危机的爆发 57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期:农村的加速衰败与大动荡 68
一、国民党统治加速农村衰败 68
二、国民党农村政策失败的原因和恶果 71
三、农村大动荡的主要特征 75
第四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农村的复兴与停滞 82
一、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复兴 82
二、农业集体化不断加速的社会政治后果 87
三、迟滞性稳定的内在机制及评价 92
四、农业和农村的停滞徘徊 99
一、农村改革的启动与进程 109
第五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的空前发展及效应 109
二、农村的振兴及对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119
三、农村改革与发展缔造新型的政治稳定 130
四、发展难题的凸现与政治稳定面临新考验 135
第二编 现阶段农村政治稳定相关因素分析 141
第六章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与政治稳定 141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141
二、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及影响 147
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发展中的困难和风险 157
四、土地制度变革的积极意义及局限 164
一、农业波动的政治和社会后果 175
第七章 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问题与政治稳定 175
二、农民收入增长与停滞的政治效应 186
三、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的危害 194
第八章 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与政治稳定 205
一、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政治结构变动 205
二、乡村工业化的社会政治影响 217
三、集体经济力量消长与公共政治权威的强弱 226
第九章 宏观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 235
一、工农业失衡及城乡差别扩大 236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对农村稳定的影响 247
三、开放条件下农村的发展与稳定 259
一、变革社会中的农村文化裂变 273
第十章 农村文化裂变与政治稳定 273
二、文化创新促进政治稳定与发展 280
三、变迁中的文化对政治稳定的挑战 289
第十一章 农村价值规范变化与政治稳定 296
一、价值规范变化的背景及动力 296
二、价值规范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302
三、价值规范的一定紊乱状态及社会政治后果 311
第十二章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政治稳定 323
一、文化素质是农村稳定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324
二、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与政治发展 326
三、文化素质相对贫困及其政治社会后果 335
第十三章 农村社区结构变动与政治稳定 350
一、家庭功能突出及关系变化的政治影响 350
二、宗族力量抬头对政治秩序的挑战 360
三、社区发育与公共权威能量的消长 369
第十四章 农村社会分化流动与政治稳定 378
一、社会成员急剧分化的政治效应 378
二、人口流动对发展和稳定的双重影响 389
三、经济能人的崛起和吸纳 397
四、边缘人群的增加与整合 405
一、社会控制是政治稳定的前提 412
第十五章 农村社会控制与政治稳定 412
二、社会秩序面临的挑战与控制机制相对乏力 417
三、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及后果 425
四、恶势力扩张对政治社会秩序的危害 432
第十六章 农村社会问题与政治稳定 437
一、人口问题的社会政治压力 437
二、低水平社会保障对社会安定的影响 444
三、民族问题在政治稳定格局中的特殊性 451
四、宗教问题的双重性及社会政治影响 456
五、贫困问题滋生不稳定性 462
一、变革社会对政治体系的特别需求 472
第十七章 农村政治体系状况与政治稳定 472
二、政治体系的变化与农村社会的治理 480
三、乡村干部在治理农村中的角色 491
第十八章 农村政治制度状况与政治稳定 503
一、乡镇领导体制变化的政治效应 503
二、乡镇行政制度的结构与功能 508
三、乡政村治格局的依存性和整合度 514
四、法律的贯彻及对农村社会的调控 519
第十九章 农村政治关系状况与政治稳定 523
一、阶级关系的变化与新的社会群体格局 523
二、政治组织内部关系与政治效能 529
三、政企关系不顺及其后果 538
四、干群关系对政治稳定的特殊影响 541
第二十章 农村政策运行状况与政治稳定 549
一、政策的正确是农村发展与稳定的关键 549
二、科学决策事关农村发展与稳定的全局 552
三、政策执行的效能与政治效应 560
四、政策反馈关系着国家与农民的有效沟通 565
第二十一章 农村政治参与状况与政治稳定 568
一、农民政治参与的增长及动因 568
二、制度化参与增长促进政治发展 575
三、参与增长对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 579
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587
第二十二章 充分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地位 587
第三编 促进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587
二、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力避地方放任主义 600
三、强化国家的保护、领导、组织和教育功能 609
四、防止压抑挫伤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619
第二十三章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 625
一、长期坚持并逐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政策 625
二、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政策 630
三、有效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价格 635
四、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农业倾斜政策 638
五、积极完善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 642
一、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646
第二十四章 改革和健全农业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646
二、发挥主渠道作用健全农资供销管理体制 650
三、推进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的顺利转轨 652
四、进一步健全农业投资体制 655
五、在改革中健全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体制 659
六、协调国家宏观管理与农村基层管理 660
第二十五章 下大力气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665
一、实行“以农支工”到“以工哺农”的宏观战略转变 665
二、选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适道路 671
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679
四、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689
五、在非均衡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694
第二十六章 创造兴农稳农的良好文化环境 702
一、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702
二、以村户为载体形成现代村落文化 718
三、拓展“希望工程”加强文化扶贫 724
第二十七章 坚持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729
一、在经济建设中必须重视社会发展 729
二、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735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746
四、积极开展“乡村社区建设工程”活动 752
一、正确把握民族和宗教政策的基本思想 761
第二十八章 全面正确地贯彻民族和宗教政策 761
二、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765
三、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宗教活动 775
第二十九章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785
一、赋予“组织起来”的现代化涵义 786
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794
三、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801
四、发展壮大乡村经济社会组织 807
第三十章 从政治制度化的高度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822
一、加快农村政治制度化进程 822
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实现规范化管理 825
三、把乡(镇)人大真正建设成本地区的权力中心 834
四、理顺党政、政经、条块和乡村关系 845
第三十一章 全面实施依法治农、依法治村 854
一、把对农业和农村的治理纳入法制轨道 854
二、抓好农村法制建设中的各个环节 858
三、制定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我管理 872
第三十二章 通过村民自治把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农村基层 876
一、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876
二、逐步实现村民自治的规范化 882
三、在实践中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 892
四、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896
一、现阶段农村政治稳定状况的总体评价 901
第三十三章 跨世纪的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趋势 901
二、2000年:农村发展及政治稳定面临的主要挑战 910
三、2050年:农村变迁及政治稳定趋向 922
四、稳定中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创举 924
第四编 个案调查与分析 932
发挥中西部优势 依托农业全面发展——湖北省松滋县调查 932
通过有效机制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调查 942
走向共同富裕的探索和试验——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调查 958
依法治村 民主管理——山东省章丘市农村调查 974
联防抓治安 联手促致富——湖北省石首市“十户双联”调查 983
强化领导夯实基础标本兼治——河北省迁西县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查 994
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调查 1011
维护农村政治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河北省农村人民调解工作调查 1022
农村法制建设现状、问题及有关思考——江西省永新县调查 1038
立足治本 妥善处理——河南省某地农民集体上访的调查 1055
推进村民自治 实现农村稳定——山西、陕西、四川三省村民自治调查 1070
尊重农民意愿 探索民主选举——吉林省梨树县村民选举调查 1083
附录 1103
一、党和国家有关兴农稳农的重要会议及重要文件提要(1978.12—1995.6) 1103
二、主要参考文献、著作及文章 1132
后记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