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讲义 上 中医学基础、中草药部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赣南医学专科学校编
  • 出 版 社:赣南医学专科学校
  • 出版年份:1976
  • ISBN: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中医学讲义上册目录 1

第二章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

一、整体观念 6

二、辨证论治 7

第三章 阴阳(附五行) 10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0

二、阴阳在祖国医学上的应用 11

附:五行学说 12

第四章 脏腑 13

第一节 脏腑的生理病理 13

一、五脏六腑 13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18

一、气血的生理和病理 21

第二节 气血、津液 21

二、津液的生理和病理 24

第五章 经络 28

第一节 经络的内容 28

一、经络的含义 28

二、经络的生理病理 28

三、十二经络的循行规律 29

四、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穴位和主治 30

五、奇经八脉 43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46

一、从部位辨经络 46

二、从经络辨脏腑 46

一、关于穴位的解剖学研究 47

二、关于穴位对人体作用的研究 47

附:关于经络的现代研究资料 47

二、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48

第六章 病因 50

一、六淫 50

二、疫疠 53

三、精神因素 54

四、创伤和虫兽咬伤 54

五、饮食不节 54

六、其它因素 55

第七章 诊法 57

第一节 望诊 57

第二节 闻诊 64

第三节 问诊 65

第四节 切诊 67

第八章 辨证纲要 7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75

一、表里 76

二、寒热 80

三、虚实 83

四、阴阳 86

第二节 脏腑辨证 88

一、脏 88

二、腑 93

第三节 六经辨证 94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96

第九章 治疗法则 100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00

第二节 治疗方法 102

三、中药的采集 106

二、中药的命名 106

第十章 中草药 106

第一节 中药的一般知识 106

一、中药的来源 106

四、中药的炮制 107

五、中药的制剂 108

六、中药的性能 110

七、中药的配伍 112

八、中药常用处方量的写法 113

第二节 解表药物 113

一、辛温解表药 114

麻黄 114

桂枝 114

荆芥 115

紫苏 115

细辛 115

防风 116

藁本 116

白芷 116

辛夷花 117

二、辛凉解表药 117

柴胡 117

葛根 118

升麻 118

薄荷 118

桑叶 119

菊花 119

蔓荆子 119

第三节 泻下药物 120

木贼草 120

蝉壳 120

牛蒡子 120

一、润下药物 121

火麻仁 121

郁李仁 121

二、攻下药 121

大黄 121

芒硝 122

番泻叶 122

巴豆 122

木通 123

车前子 123

一、渗湿药 123

第四节 渗湿逐水药 123

茯苓 124

泽泻 124

防己 124

滑石 125

薏苡仁 125

扁蓄 125

瞿麦 126

海金砂 126

猪苓 126

茵陈蒿 127

冬葵子 127

萆薢 127

商陆 128

甘遂 128

二、利尿逐水药 128

大戟 128

芫花 128

牵牛子 129

第五节 祛风湿药物 129

独活 129

苍术 130

五加皮 130

秦艽 130

木瓜 131

威灵仙 131

桑枝 131

桑寄生 131

虎骨 132

苍耳子 132

蚕沙 132

第六节 祛寒药物 133

附子 133

干姜 133

肉桂 134

吴茱萸 134

高良姜 134

丁香 135

草果 135

小茴香 135

蜀椒 135

知母 136

石膏 136

一、清热泻火药 136

第七节 清热药物 136

夏枯草 137

梔子 137

竹叶 138

芦根 138

决明子 138

谷精草 139

青箱子 139

密蒙花 139

二、清热凉血药 139

犀角 139

玄参 140

生地 140

丹皮 141

银柴胡 141

白薇 141

地骨皮 142

紫草 142

三、清热燥湿药 142

黄芩 142

黄连 143

黄柏 144

龙胆草 144

苦参 145

胡黄连 145

秦皮 145

连翘 146

金银花 146

四、清热解毒药 146

蒲公英 147

白头翁 147

土茯苓 147

地丁草 147

鸦胆子 148

败酱草 148

青黛 148

山豆根 149

射干 149

五、清热解暑药 149

香薷 149

扁豆 150

佩兰 150

藿香 150

第八节 理气药物 151

厚朴 151

白豆蔻 151

砂仁 152

桔皮(附:桔核、桔叶) 152

青皮 152

大腹皮 153

枳实(附枳壳) 153

香附 153

木香 154

乌药 154

苦楝子(川楝子、金铃子、楝实) 155

沉香 155

薤白 155

第九节 理血药 156

一、行血药 156

丹参 156

川芎 156

赤芍 157

郁金 157

延胡索 158

蒲黄 158

五灵脂 158

益母草(附:充蔚子) 159

乳香 159

桃仁 160

淮牛膝(附:土牛膝) 160

红花 161

鸡血藤 161

姜黄 161

泽兰 162

三棱 162

莪术 162

穿山甲 163

苏木 163

血竭 163

二、止血药 164

仙鹤草 164

三七 164

白芨 164

侧柏叶 165

茜草根(附:茜草藤) 165

地榆 165

白茅根 166

藕节 166

艾叶 166

槐角(附:槐花) 167

第十节 止咳化痰药物 167

一、止咳平喘药 168

杏仁 168

紫苑 168

款冬花 168

马蔸铃(附:青木香) 169

百部 169

枇杷叶 169

桑白皮(附:桑树根) 170

苏子 170

二、清热化痰药 170

前胡 170

瓜蒌(附:天花粉) 171

贝母 172

葶苈子 172

天竺黄 172

竹茹 173

胖大海 173

桔梗 173

三、温化寒痰药 174

银杏(白果) 174

南星 174

昆布 174

海藻 174

白芥子 175

白附子 175

半夏 175

旋复花 176

莱菔子 176

第十一节 芳香开窍药物 177

麝香 177

冰片 177

石菖蒲 178

第十二节 安神镇定药物 178

一、安神定志药 178

酸枣仁 178

合欢皮 179

柏子仁 179

远志 179

琥珀 180

硃砂 180

磁石 180

龙骨(附:龙齿) 181

牡蛎 181

二、镇惊熄风药 181

羚羊角 181

天麻 182

钩藤 182

蜈蚣 183

全蝎 183

石决明 183

代赭石 184

白僵蚕 184

地龙 184

第十三节 补养药物 185

一、补气药 185

人参 185

党参 186

黄芪(北芪) 186

白术 187

甘草 187

淮山(山药、薯蓣) 188

黄精 188

锁阳 189

巴戟天 189

肉苁蓉 189

二、补阳药 189

淫羊藿 190

杜仲 190

续断 190

狗脊 191

益智仁 191

骨碎补 191

菟丝子 192

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鞭) 192

蛤蚧 192

冬虫夏草 193

补骨脂 193

沙苑蒺藜 193

蛇床子 193

何首乌 194

三、补血药 194

熟地 194

白芍 195

当归 195

阿胶 196

枸杞 196

四、养阴药 197

沙参(品名分南沙参、北沙参) 197

麦门冬 197

天门冬 197

女贞子 198

旱莲草 198

石斛 198

玉竹 199

龟板(附:龟板胶) 199

百合 199

西洋参 199

鳖甲 200

第十四节 固涩药物 200

一、敛汗固精药 201

浮小麦 201

麻黄根 201

五味子 201

山茱萸 202

金樱子 202

复盆子 202

乌梅 203

赤石脂 203

芡实 203

二、涩肠止泻药 203

桑螵蛸 203

肉豆蔻 204

乌贼骨 204

第十五节 消化药物 205

山楂 205

麦芽 205

谷芽 206

神曲 206

鸡内金 206

第十六节 驱虫药物 207

使君子 207

雷丸 208

鹤虱 208

槟榔 208

榧子 209

贯众 209

南瓜子 209

苦楝根皮 210

第十七节 常用草药 210

一、寒性药 210

马齿苋 210

马鞭草 211

石仙桃 211

万年青 211

大青 211

犁头草 212

石胡荽 212

猪秧秧 212

倒地拱 212

积雪草 213

地胆草 213

龙葵 213

白英 214

阴行草 214

天胡荽 214

南天竹 214

鸭跖草 214

虎杖 215

灯笼草 215

叶下珠 215

穿心莲 216

佛甲草 216

三白草 216

二、凉性药 217

大飞扬 217

大血藤 217

算盘子 217

卷柏 217

小蓟 218

人苋 218

一枝黄花 218

酢浆草 218

大蓟 219

凤尾草 219

过坛龙 219

白花蛇舌草 219

十大功劳 220

一点红 220

茅莓 220

三、平性药 221

薜荔 221

王不留行 221

贯叶蓼 221

地锦草 221

大叶桉 222

千里光 222

白马骨 222

梵天花 223

铁扫帚 223

虎剌 223

杜鹃 223

百两金 224

地耳草 224

瓜子金 224

半边莲 224

马兰 225

光明草 225

四、温性药 225

千斤拔 225

白棠子树 226

地稔 226

石猴子 226

山薄荷 226

鹅脚板 227

枫荷梨 227

徐长卿 227

灵芝 227

金丝桃 228

蕺菜 228

辣蓼 228

菊叶三七 228

南蛇藤 229

第十八节 治肿瘤药物 229

石上柏(深绿卷柏、多德卷柏、爬柏) 229

农吉利(野百合、羊屎蛋) 230

喜树(旱莲、野芭蕉) 230

菝葜(金刚藤、狗骨刺、铁菱角) 231

半枝莲(狭叶韩信草、牙刷草) 231

黄独(黄药子、寒余薯、黄山药) 231

龙葵(假辣椒、七粒扣) 232

白英(蜀羊泉、苦茄、白毛藤) 232

蛇莓(龙吐珠、三爪龙、地杨梅) 232

石打穿(黄毛耳草、地蜈蚣、拖地莲) 233

凤仙花(急性子、指甲花) 233

假烟叶(野烟叶、茄树) 233

葵树子(蒲葵、扇叶葵) 233

水老鼠勒(软骨牡丹) 233

山慈菇 234

七叶一枝花(蚤休、金线重楼) 234

蒟药(蛇六谷、魔芋、蛇头草) 234

长春花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