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1章 电信网号码资源概述 1
1.1 电话号码的诞生 1
1.2 电信号码的用途 3
1.2.1 电报号码 3
1.2.2 电话用户号码 4
1.2.3 长途电话地区代码 5
1.2.4 国际长途的国家与地区代码 6
1.2.5 移动网网号和地区代码 6
1.2.6 移动用户识别号码 7
1.2.7 智能网号码 7
1.2.9 信令点编码 8
1.2.8 数据网网号 8
1.2.10 其他各种业务编号 9
1.3 号码资源是有限的资源 9
1.3.1 号码长度与网络规模 9
1.3.2 号码长度对交换技术的影响 12
1.3.3 现代电信网络发展对号码编制的要求 14
1.3.4 电信用户对号码使用的要求 16
1.3.5 国际组织与政府部门的规范 17
1.4 号码资源是国有资源 17
1.5 电信号码资源的特点 18
1.6 编号计划中的常用术语 19
第2章 号码资源的经济价值 23
2.1 号码资源的价值形成 23
2.2 长短号码的不同价值 24
2.3 个人号码的选择 26
2.4 免费号码的价值 27
2.5 号码资源的有偿使用 30
2.5.1 号码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因 30
2.5.2 普通电信用户号码占用问题 32
2.5.3 号码资源收费政策的实施原则 33
第3章 电信网号码编制的基本原则 35
3.1 规范性 35
3.2 惟一性 36
3.3 稳定性 37
3.4 规律性 38
3.5 预见性 42
3.6 经济性 43
4.1.1 电话网的结构 45
第4章 电信号码与网络 45
4.1 固定电话网号码 45
4.1.2 单局制市话网 46
4.1.3 多局制市话网 48
4.1.4 扩大的本地电话网 53
4.1.5 长途电话网 57
4.2 移动电话网号码 64
4.2.1 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网 64
4.2.2 卫星移动通信网 78
4.3 专用电话网及其号码 81
4.3.1 局域网 81
4.3.2 专用本地网 83
4.3.3 专用长途电话网 85
4.3.4 专用网的号码资源使用 86
4.3.5 商务集团电话 87
4.4 数据通信网号码 89
4.4.1 分组交换网 90
4.4.2 因特网(IP网) 94
第5章 电信号码与电信业务 107
5.1 程控交换新业务 107
5.2 紧急救助业务 110
5.2.1 国外紧急救助业务号码 111
5.2.2 我国三台合一系统方案 112
5.3 电话呼叫卡业务 116
5.3.1 电话卡的种类 116
5.3.2 电话呼叫卡系统网络结构 117
5.3.3 电话呼叫卡上的号码 118
5.3.4 电话呼叫卡业务的实现 121
5.4 号码可携带业务 129
5.4.1 更改地理位置的号码携带 129
5.4.2 更改运营者的号码携带 132
5.4.3 号码携带业务的计费 134
5.5 “小灵通”业务 135
5.5.1 PHS的系统结构 136
5.5.2 PHS系统的号码资源 142
5.6 “一号通”业务与个人通信 144
5.6.1 两个“一号通”的实例 145
5.6.2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147
5.7 800号被叫付费业务 149
5.8 其他智能业务的接入码 151
6.1 号码资源的结构与管理权属 152
第6章 号码资源的管理 152
6.2 号码资源的管理范围 154
6.3 号码资源的审批制度 155
6.4 号码资源的使用规定 155
第7章 电话号码的调整与升位 157
7.1 电话号码调整原因 157
7.1.1 行政区划的变化 157
7.1.2 网络规模的变化 158
7.1.3 旧业务萎缩,新业务开通 158
7.1.4 号码资源使用不当 159
7.1.5 交换设备更新 160
7.2 电话号码的升位 161
7.2.1 电话号码升位原因 161
7.2.2 电话号码升位方案和口诀 163
第8章 长途电话区号的编制 165
8.1 长途区号与等级制长途网 165
8.1.1 我国采用不等位制长途区号的原因 165
8.1.2 我国长途区号的编制与演变 165
8.1.3 无级网与等位编号 167
8.2 长途区号的调整 168
8.3 多网长途区号的编制 169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有关码号资源管理的内容 171
附录2 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 172
附录3 电信网编号计划(2003年版) 180
附录4 我国已分配的长途区号表 196
附录5 世界各国与地区长途区号表 204
参考文献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