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1章 源流和发展 3
第一节 腹穴治疗源流 3
第二节 腹针疗法的形成 6
第三节 腹针疗法的发展 8
第2章 腹部解剖 11
第一节 表面解剖 11
一、腹部的外形 11
二、境界 12
三、分区 12
四、表面标志 13
五、脏器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 14
第二节 腹壁层次解剖 16
一、皮肤 16
二、浅筋膜 16
三、浅层血管 17
四、浅淋巴管 19
五、腹壁的皮神经 19
六、腹外斜肌筋膜 20
七、肌层和在肌层中通行的神经血管 20
八、腹横筋膜 28
九、腹膜外脂肪 28
十、壁腹膜 28
第三节 脐 28
第四节 腹膜 31
一、腹膜的结构 31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31
三、腹膜的生理特性和临床意义 32
四、腹膜构成的韧带、网膜和系膜 33
第3章 腹针疗法的治疗机制 36
第一节 神经反射说 36
第二节 脏腑经络说 38
一、脏腑 38
二、经络 39
第三节 生物全息学说 41
第四节 神阙调控说 44
第4章 腹针的特点 47
第一节 腹针的一般特点 47
一、理论创新 47
二、方法独特 48
三、操作简便 48
四、安全无痛 49
五、适应证广 50
六、疗效显著 51
第二节 腹针的临床特点 52
一、处方标准化 52
二、操作规范化 53
三、辨证条理化 54
第5章 取穴方法 56
一、循经取穴 56
二、特定穴取穴 57
三、对应取穴 57
四、定位取穴 57
五、八廓取穴 60
第6章 腹针的处方组成 63
一、处方标准化的临床意义 63
二、腹针处方的组方原则 64
三、腹针处方的配伍 65
四、腹针处方的辨证加减 65
五、腹针处方的分类 66
六、常用的腹针基本处方组合 66
七、常见痛的腹针处方 67
八、用穴体会 78
第7章 操作方法 81
第一节 腹针的操作常规 81
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 82
一、诊断 82
二、处方 83
三、针具 83
四、心理准备 85
五、针具的选择 86
六、体位的选择 87
七、定位 87
八、消毒 89
第三节 针刺方法 90
一、进针法 90
二、进针的顺序 93
三、针刺的深度 93
四、复合刺法 98
五、行针法 99
六、针感 100
七、针刺补泻 101
八、留针法 101
九、出针法 101
十、频率与疗程 102
第8章 提高疗效的因素 103
一、正确的处方 103
二、精准的定穴 104
三、规范的操作 105
第9章 腹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07
一、适应证 107
二、禁忌证 108
第10章 常用腹部治疗方法 109
第一节 拔罐疗法 109
一、罐的种类 109
二、吸拔方法 110
三、拔罐法的运用 110
四、操作方法 111
五、适应证 111
六、禁忌证 112
七、注意事项 112
第二节 电针疗法 112
一、电针器的选择 112
二、操作方法 112
三、电针的选穴 113
四、脉冲电流的作用 113
五、适应证 113
六、禁忌证 113
七、注意事项 114
第三节 艾灸疗法 114
一、操作方法 114
二、作用 116
三、适应证 116
四、禁忌证 116
五、注意事项 116
第四节 穴位埋线疗法 117
一、操作方法 117
二、适应证 117
三、禁忌证 117
四、注意事项 117
第五节 皮肤针疗法 118
一、针具 118
二、操作方法 118
三、叩刺部位 119
四、适应证 119
五、禁忌证 119
六、注意事项 119
第六节 穴位注射疗法 120
一、用具及常用药物 120
二、穴位选择 120
三、操作方法 120
四、适应证 121
五、禁忌证 121
六、注意事项 121
第七节 指针法 121
一、操作方法 121
二、适应证 122
三、禁忌证 122
四、注意事项 122
第八节 穴位敷贴法 122
一、器具药物 123
二、操作方法 123
三、适应证 123
四、禁忌证 124
五、注意事项 124
第九节 敷脐疗法 124
一、操作方法 124
二、适应证 124
三、禁忌证 124
四、注意事项 125
第十节 脐针疗法 125
一、操作方法 125
二、适应证 126
三、禁忌证 126
四、注意事项 126
第十一节 温针法 126
一、操作方法 126
二、适应证 127
三、注意事项 127
第十二节 芒针疗法 127
一、针具 127
二、治疗特点 127
三、针刺方法 128
四、适应证 129
五、禁忌证 129
六、注意事项 129
第十三节 皮内针疗法 129
一、针具 130
二、针刺方法 130
三、适应证 130
四、禁忌证 130
五、注意事项 130
第十四节 浮针疗法 131
一、针具 131
二、操作方法 131
三、适应证 132
四、禁忌证 132
五、注意事项 132
第11章 针刺意外及处理 134
第一节 晕针 134
一、原因 134
二、表现 134
三、处理 135
四、预防 135
第二节 出血 135
一、原因 135
二、表现 135
三、处理 136
四、预防 136
第三节 针灸感染 136
一、原因 136
二、表现 136
三、处理 136
四、预防 137
第四节 过敏 137
一、原因 137
二、表现 137
三、处理 137
四、预防 137
第五节 肠穿孔 138
一、原因 138
二、表现 138
三、处理 138
四、预防 138
第六节 胃部损伤 139
一、原因 139
二、表现 139
三、处理 139
四、预防 139
第七节 肝脏损伤 140
一、原因 140
二、表现 140
三、处理 140
四、预防 140
第八节 胆囊穿孔 141
一、原因 141
二、表现 141
三、处理 141
四、预防 142
第九节 脾脏损伤 142
一、原因 142
二、表现 142
三、处理 143
四、预防 143
第十节 意外腹绞痛 143
一、原因 143
二、表现 143
三、处理 144
四、预防 144
第12章 腹部常用穴位 145
第一节 腹部经穴 145
一、腹部任脉穴位 145
二、腹部肾经穴位 151
三、腹部胃经穴位 153
四、腹部脾经穴位 156
五、腹部肝经穴位 156
六、腹部胆经穴位 157
第二节 腹部经外奇穴 158
一、腹部前正中线经外奇穴 158
二、腹部正面经外奇穴 160
三、腹部侧面经外奇穴 164
第三节 腹针新穴 167
第四节 腹部全息穴 169
下篇 各论 173
第13章 内科疾病 173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 173
一、流行性感冒 173
二、疟疾 176
三、病毒性肝炎 178
四、痢疾 18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182
一、支气管炎 182
二、哮喘 185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187
一、冠心病 187
二、心律失常 190
三、高血压病 192
四、高脂血症 194
五、雷诺现象 196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198
一、膈肌痉挛 198
二、贲门失弛缓症 201
三、慢性胃炎 202
四、消化性溃疡 205
五、胃下垂 208
六、胃痛 211
七、肝硬化腹水 214
八、消化不良 216
九、化疗后胃肠反应 218
十、神经性呕吐 221
十一、急性胃肠炎 223
十二、胃肠痉挛 225
十三、肠易激综合征 228
十四、肠炎 230
十五、腹痛 233
十六、腹泻 235
十七、溃疡性结肠炎 238
十八、便秘 240
第五节 精神疾病 243
一、失眠 243
二、神经官能症 245
三、癫? 248
四、癔症 251
五、焦虑症 252
六、抑郁症 255
第六节 神经疾病 257
一、面神经麻痹 257
二、面肌痉挛 260
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262
四、头痛 266
五、偏头痛 268
六、三叉神经痛 271
七、眩晕 273
八、脑萎缩 275
九、帕金森病 277
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79
十一、多发性神经炎 281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284
一、肾炎 284
二、肾衰竭 286
三、膀胱炎 288
四、泌尿系感染 291
五、尿道综合征 293
六、不育症 295
七、阳痿 298
八、遗精 301
九、不射精症 303
十、精液异常症 305
十一、早泄 308
第八节 内分泌代谢疾病 310
一、糖尿病 310
二、肥胖症 313
第九节 其他疾病 317
一、晕动病 317
二、休克 319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 321
四、出汗异常 323
五、水肿 325
第14章 外科疾病 328
第一节 骨科疾病 328
一、颈椎病 328
二、肩周炎 333
三、落枕 334
四、肱骨外上髁炎 336
五、腰肌劳损 338
六、腰扭伤 340
七、腰椎间盘突出 343
八、强直性脊柱炎 347
九、骨质疏松症 349
十、骨折 351
十一、骨性关节炎 353
十二、风湿性关节炎 355
十三、类风湿关节炎 358
十四、痛风性关节炎 361
十五、股骨头坏死 363
十六、膝骨性关节炎 365
第二节 普通外科疾病 367
一、胆囊炎 367
二、胆绞痛 370
三、胆结石 372
四、胆道蛔虫症 374
五、胃扭转 377
六、胃穿孔 379
七、阑尾炎 381
八、疝 383
九、肠粘连 386
十、肠麻痹 388
十一、肠梗阻 391
十二、肠套叠 393
十三、术后腹胀 396
十四、痔 398
十五、冻伤 400
第三节 泌尿外科疾病 402
一、前列腺炎 402
二、前列腺增生症 404
三、泌尿系结石 407
四、肾绞痛 409
五、术后尿潴留 411
六、尿失禁 415
第15章 妇科疾病 418
一、子宫功能性出血 418
二、痛经 420
三、慢性盆腔炎 423
四、乳腺增生 426
五、绝经期综合征 428
六、月经不调 431
七、闭经 434
八、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436
九、妊娠呕吐 438
十、产后尿潴留 440
十一、带下病 443
十二、慢性附件炎 445
十三、不孕症 448
十四、卵巢囊肿 450
十五、子宫肌瘤 453
十六、子宫脱垂 457
十七、子宫内膜异位症 459
十八、外阴瘙痒 462
十九、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465
第16章 儿科疾病 468
一、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468
二、小儿肺炎 470
三、小儿厌食 472
四、小儿腹泻 474
五、小儿肠痉挛 477
六、小儿消化不良 479
七、小儿腹痛 481
八、小儿腹胀 483
九、小儿营养不良 485
十、小儿便秘 488
十一、小儿蛔虫症 490
十二、小儿遗尿 492
十三、小儿神经性尿频 494
十四、小儿鞘膜积液 497
十五、小儿脱肛 499
十六、小儿夜啼 501
十七、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503
第17章 五官科疾病 505
一、变应性鼻炎 505
二、耳聋、耳鸣 508
三、梅尼埃病 510
四、咽炎 512
五、咽部异感症 514
六、口腔溃疡 515
七、牙痛 518
第18章 皮肤科疾病 520
一、痤疮 520
二、黄褐斑 522
三、银屑病 525
四、荨麻疹 527
五、皮肤瘙痒症 530
六、带状疱疹 531
七、湿疹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