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绪言 1
第一编 中共淄博地方组织创建时期(1919年5月~1924年7月)第一章 五四运动在淄博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中的淄博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淄博的传播 9
第二章 蓬勃发展的淄博工人运动 18
第一节 矿业工会淄博部建立 18
第二节 淄博各地的工人运动 22
第三章 中共淄博地方组织的建立 28
第一节 中共淄博支部的建立 28
第二节 中共淄博支部建立后开展的各项工作 31
第二编 中共淄博地方组织在大革命时期(1924年7月~1927年7月)第四章 淄博国共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 39
第一节 山东国共革命联合战线形成 40
第二节 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的开展 42
第五章 淄博工人革命斗争的高涨 46
第一节 张店铁路工人的斗争 46
第二节 张店铃木丝厂工人首次罢工 52
第三节 淄博矿区工人斗争 54
第六章 蓬勃兴起的淄博农民运动 63
第一节 农民运动的形势和任务 63
第二节 淄博各地农民运动的蓬勃兴起 64
第一节 淄博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72
第七章 淄博党、团组织的发展及张店地委的成立 72
第二节 淄博团组织的活动与发展 81
第三编 中共淄博地方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第八章 中共中央、山东省委加强对淄博矿区的领导 91
第一节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淄博形势 91
第二节 中央、省委加强对淄博党、团组织的领导 95
第三节 淄博党组织的发展 101
第九章 淄博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潮 111
第一节 淄博工农群众的状况 111
第二节 淄博工人的大罢工 113
第三节 淄博的农民运动 132
第一节 淄博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139
第十章 淄博党组织在革命低潮中坚持斗争 139
第二节 恢复党的组织,开展反帝斗争 143
第三节 淄博工人与黄色工会的斗争 146
第四节 党组织在屡遭破坏中坚持斗争 149
第十一章 恢复建立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抗日救亡 153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153
第二节 淄博人民的反日斗争,恢复建立党组织 156
第四编 中共淄博地方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第十二章 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开辟抗日根据地 169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淄博形势 169
第二节 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72
第三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184
第四节 淄博军民的抗日斗争 198
第五节 创建抗日根据地 209
第十三章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 225
第一节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形势 225
第二节 第三、四支队和淄博军民的抗日斗争 230
第三节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击国民党 239
顽固派的进攻 239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256
第十四章 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 巩固抗日根据地 273
第一节 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时期 273
第二节 粉碎日军大“扫荡”,开展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276
第三节 贯彻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政策 294
第四节 错误的“肃托”事件 304
第十五章 淄博地区的地下斗争 307
第一节 淄博矿区遭受日本法西斯统治和掠夺 307
第二节 淄博矿区的地下斗争 312
第三节 淄博铁路沿线城镇的地下斗争 322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根据地建设,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29
第一节 开展局部反攻 329
第二节 恢复和建设抗日根据地 343
第三节 加强敌占城市的工作 359
第四节 淄博军民发起攻势作战 363
第五节 学习贯彻中共七大精神,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366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淄博形势 379
第五编 中共淄博地方组织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第十七章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379
第二节 争取和平民主。组建地方武装 389
第三节 以减租减息、生产、练兵为中心,加强解放区建设 397
第四节 发起周张战役,淄博全境获得第一次解放 410
第十八章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415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淄博军民奋起反击 415
第二节 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421
第三节 粉碎国民党全面军事进攻,淄博全境再获解放 432
第四节 华野整军 441
第五节 南麻战役 446
第一节 严峻形势下淄博军民的英勇斗争 452
第十九章 展开战略进攻,淄博全境获得最后解放 452
第二节 土改复查和整党运动 461
第三节 发起胶济路西段战役,淄博全境最后解放 470
第四节 城市接管工作及生产救灾运动 486
第二十章 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欢庆新中国诞生 498
第一节 淄博军民全力支援战略决战 498
第二节 抽调干部随军南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508
第三节 展开全面建设,恢复发展各项事业 515
第四节 淄博工矿特区成立。欢庆新中国诞生 530
结束语 534
后记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