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窦克,郭坤一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6004653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第一章 中国东南岩石圈动力学特征——碰撞、裂解和增生 1

第一节 1000—1200Ma期间南北板块俯冲碰撞事件 1

1—1 秦岭—大别山古缝合线 1

目录 1

1—2 扬子板块的基底岩层特征 3

1—3 扬子板块活动边缘的震旦系—下部古生代的古沉积环境 3

1—4 转换裂解带与交结盆地 4

1—5 1000—1200Ma的构造岩浆特征 5

2—1 华夏亚板块斜向仰冲的边界特征 6

第二节 370—500Ma期间来自赤道附近的大洋片斜向仰冲在下扬子板块之上 6

2—2 华夏亚板块前泥盆系基底杂岩 8

第三节 220—370Ma期间,中国东南大陆地壳的升降运动及沉积盆地的迁移 9

第四节 中国东部岩石圈板块向东增生的三次大型裂解和伴随的增生 11

4—1 1000—1200Ma时期的大型转换裂解带 11

4—2 95—190Ma期间,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北北东—南北向巨型裂解带 11

4—3 65—1.7Ma中国东部—西太平洋裂解、增生带 16

4—4 裂解-增生地体的形成机制 17

第五节 中国东南板块的构造岩浆类型、分布及地壳演化 17

5—2 350—500Ma二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类 18

5—1 1000Ma期间的富斜花岗岩 18

5—3 200—250Ma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类 19

5—4 95—195Ma东南大陆边缘的生长构造岩浆地体演进——晶洞花岗岩 20

第六节 中国东南板块的主要断裂型式 26

6—1 东西向基底断裂 26

6—2 南北向—北北东向大型张裂 26

6—3 北东—北东东向畸变型断裂 27

6—4 北西向晚期浅层断层 27

第七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壳上地幔构造基本特征 27

7—1 中国东南的地震(爆炸、天然)剖面 27

7—2 深部重力场的构造解释 33

7—3 华南地区地壳深部场源磁异常 36

7—4 大地热流 36

7—5 中国东南的古地磁与岩石圈板块增生 37

第二章 变质相与变质相系的划分 39

第一节 变质相的划分 39

第二节 变质相系的划分 40

第三节 区域变质作用的压力-温度-时间轨迹 40

第四节 中国东南变质相和“相系梯度”的划分方案 44

第三章 中国东南沿海长乐-南澳低压-高温变质作用带 48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 48

第二节 典型剖面研究 50

3—1 高角闪岩相——C带 60

第三节 变质矿物相的特征及相带划分 60

3—2 低角闪岩相——M带 63

3—3 绿片岩相——I带 64

第四节 硅酸盐造岩矿物在变质过程中的条件研究——P-t-c信息及趋势 65

4—1 长石研究 66

4—2 云母的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 70

4—3 石榴石成分特征及其与P—t条件的关系 77

4—4 变质带的角闪石研究 82

4—5 红柱石晶体结构的再测定及顺磁共振的研究 93

第五节 稀土元素和稀土矿物研究 107

6—1 长乐—南澳变质带的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124

第六节 O、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24

6—2 钕同位素 129

6—3 结论 131

第七节 变质带的变质岩岩石化学及原岩特征 132

第八节 闽、粤沿海变质构造岩固态流变构造特征 141

8—1 固态流变构造宏观特征 141

8—2 光学显微镜下变质构造岩及变形石英塑性变形主要表象 142

8—3 变形石英位错组态特征 143

8—4 差异流动应力值的半定量估算 144

8—5 应变速率估算 144

8—6 主要认识 146

8—7 变质带的主要地质构造背景 147

第四章 萍乡-象山中压相系变质作用带 148

第一节 陈蔡群变质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149

第二节 变质矿物研究 150

第三节 中压相系——陈蔡群变质岩岩石化学特征 165

3—1 陈蔡群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特征 167

3—2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数值所提供的原岩信息 169

第四节 萍乡—象山边界变质带的中压型变质相 169

第五章 高压变质杂岩 172

第一节 秦岭—大别山古缝合线的高压低温变质杂岩 172

1—1 区域变质岩的岩石类型 173

1—2 秦岭—大别山地区低温高压变质带的变质矿物学 174

第二节 大别山地区变质岩原岩恢复的探讨 220

第三节 “大别杂岩”变质相的划分和特征 224

3—1 蚌埠—东海地区变质相的划分 224

3—2 大别山地区变质相的划分 227

第四节 蛇绿岩特征 230

4—1 蛇绿岩剖面 230

4—2 蛇绿岩的产状及时代 238

第五节 秦岭—大别山构造带的构造特征 239

参考文献 243

外文摘要 248

图版说明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