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卷一 建置 35
第一章 建置 沿革 35
第一节 位置面积 35
第二节 县境变迁 35
第三节 历史沿革 36
第四节 古县名考 37
第二章 区划 治所 39
第一节 行政区划 39
第二节 县治 53
卷二 自然地理 57
第一章 地貌 地质 57
第一节 地貌 57
第二节 地质 59
第二章 山脉 水系 59
第一节 山脉 59
第二节 水系 60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61
第一节 土壤 61
第二节 植被 63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64
第一节 气候 64
第二节 物候 65
第五章 自然资源与灾害 67
第一节 自然资源 67
第二节 自然灾害 69
卷三 农业 71
第一章 土地制度与生产组织 71
第一节 私有制的个体生产 71
第二节 过渡性土地制的生产组织 71
第三节 公有制的生产组织 71
第二章 生产基本条件 72
第一节 耕地面积 72
第二节 传统耕作工具 73
第三节 农业机械 73
第三章 农作物 81
第一节 粮食作物 81
第二节 经济作物 82
第四章 农技 农艺 8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87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88
第三节 水稻品种改良 89
第四节 病虫防治 90
第五章 经济效益 91
卷四 林业 95
第一章 森林分布与权属 95
第一节 森林面积 95
第二节 竹木分布 95
第三节 山林权属 96
第二章 造林育林 99
第一节 植树造林 99
第二节 采种育苗 102
第三章 森林保护 108
第一节 防火 109
第二节 防虫 110
第四章 购销经营 111
第一节 检验 111
第二节 收购 111
第三节 价格 112
第四节 上调 114
第五节 地销 117
卷五 水利 电力 119
第一章 水利设施 119
第一节 防洪工程 119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21
第三节 引水工程 126
第四节 电力排灌 129
第二章 水利灌溉 130
第一节 灌溉面积 130
第二节 灌溉方式 130
第三章 水土保持 132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 132
第二节 水土治理 132
第四章 水电建设 133
第一节 水电发展概况 133
第二节 水电站 134
第三节 输变电工程 137
第四节 电能利用 139
第五章 农村初级电气化 143
第一节 试点县的确立 143
第二节 基本电气化规划 143
第三节 达标验收 143
卷六 畜牧水产 145
第一章 畜牧业 145
第一节 品种 145
第二节 饲料 148
第三节饲养 149
第四节 防疫 150
第二章 水产业 153
第一节 水域 153
第二节 种类 153
第三节 养殖 153
第四节 捕捞 154
卷七 粮油 157
第一章 购销 157
第一节 征收征购 157
第二节 销售 163
第三节 价格 171
第二章 贮运 172
第一节贮藏 172
第二节 调运 174
卷八 工业 177
第一章 企业设置 177
第一节 国营工业 177
第二节 集体工业 179
第三节 私营与公私合营工业 180
第四节 手工业 181
第二章 工业门类 182
第一节 机械工业 182
第二节 森林工业 184
第三节 造纸工业 187
第四节 化工工业 188
第五节 粮油工业 188
第六节 食品工业 189
第七节 饲料加工 189
第三章 生产经营 190
第一节 生产设施 190
第二节 产品产量 190
第三节 产值与劳动生产率 192
卷九 交通 邮电 199
第一章 交通 199
第一节 陆路 199
第二节 桥梁 204
第三节 水路 209
第四节 运输 210
第二章 邮电 215
第一节 邮政 215
第二节 电信 217
卷十 城乡建设 219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19
第一节 基建 219
第二节 建材 结构 223
第三节 队伍 223
第四节 房产管理 224
第五节 环境保护 224
第六节 用水供水 225
第二章 镇 乡场 226
第一节镇 226
第二节乡 227
第三节场 234
卷十一 商业 237
第一章 经济成分 237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37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38
第三节 私营商业 238
第二章 经营网点 239
第一节 商店 239
第二节 集市 240
第三章 商品流通 242
第一节 流通渠道 242
第二节 贸易金额 244
第四章 物价 249
第一节 价格 249
第二节 管理 256
第五章 名特土产 257
第一节 农产品 257
第二节 林产品 257
第三节 其它产品 258
卷十二 财政 259
第一章 机构体制 259
第一节 机构 259
第二节 体制 259
第二章 财政收支 261
第一节 财政收入 261
第二节 财政支出 265
第三章 审计监察 269
第一节 审计 269
第二节 监察 269
卷十三 税务 271
第一章 征收管理 271
第一节 机构 271
第二节 体制 271
第三节 制度 272
第四节 票证 277
第二章 税收 278
第一节 工商税收 278
第二节 农业税 285
卷十四 金融 293
第一章 机构 293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293
第二节 银楼 金库 293
第三节 银行 293
第四节 信用社 295
第二章 货币流通 300
第一节 货币发行 300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301
第三节 转帐结算 301
第四节 基金管理 305
第三章 信贷 306
第一节 农村借贷 306
第二节 工商信贷 306
第四章 储蓄 307
第一节 城镇储蓄 307
第二节 农村储蓄 307
第五章 会计 出纳 309
第一节 会计核算 309
第二节 现金出纳 310
第六章 保险 311
第一节 种类 311
第二节 保额保费 311
第三节 赔款 312
第七章 有价证券发行 313
第一节 公债 313
第二节 国库券 314
卷十五 供销 317
第一章 机构演变 317
第一节 火纸运销合作社 317
第二节 乡镇合作社 317
第二章 民主管理 318
第一节 社员代表大会 318
第二节 理事会和监事会 319
第三节 股金与分红 319
第三章 业务经营 321
第一节 供应 321
第二节 收购 323
第四章 扶助生产 324
第一节 多种经营 324
第二节 扶助生产 325
卷十六 政党 32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奉新地方组织 329
第一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 329
第二节 县委与历次党代会 338
第三节 纪律检查机关 345
第四节 县委机关 345
第五节 党员教育 348
第六节 干部队伍 352
第七节 宣传教育 356
第八节 农村工作 357
第九节 统战工作 359
第二章 国民党奉新县党部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党员 360
第三节 党务 361
第三章 其它党派 361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 361
第二节 民盟民革 361
卷十七人大 政府 政协 363
第一章 人大 36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6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63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372
第二章 政府 372
第一节 县署 372
第二节 县政府 373
第三节 区署 374
第四节 苏维埃政府 375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 376
第六节 基层行政机构 378
第七节 革命委员会 380
第三章 政协 381
第一节 参议会 381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 382
第三节 人民政协 386
卷十八 民政 389
第一章普选 389
第一节 基层选举 389
第二节 县级选举 389
第二章 社会救济 391
第一节 救济 391
第二节 救灾 393
第三章 拥军优属 394
第一节 支援前线 394
第二节 优抚工作 395
第三节 扶助苏区 398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 399
第四章 殡葬改革 399
卷十九 政法 401
第一章 治安工作 401
第一节 治安设施 401
第二节 治安管理 403
第三节 侦察破案 405
第四节 监管设施 407
第五节 户籍管理 408
第六节 消防工作 409
第二章 检察 411
第一节 检察机构 411
第二节 检察业务 413
第三节 检察网络 416
第三章 审判工作 417
第一节 审判设施 417
第二节 审判活动 42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2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24
第二节 法制教育 425
卷二十 劳动 人事 427
第一章劳动 427
第一节 劳动就业 427
第二节 职业训练 430
第三节 劳动管理 430
第二章 人事 431
第一节 人事任用 431
第二节 人员编制 432
第三节 人员培训 436
第四节 人员考核 437
第三章 工资待遇 438
第一节 工资待遇 438
第二节 劳保福利 442
第四章 离退休制度 442
第一节 干部退休(职) 442
第二节 干部离职休养 443
第三节 工人退休(职) 444
卷二十一 群团 445
第一章 工农妇商组织 445
第一节 工会组织 445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46
第三节 妇女组织 447
第四节 工商组织 449
第二章 文侨社联组织 451
第一节 文联 451
第二节 侨联 451
第三节 社联 451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452
第一节 青年组织 452
第二节 少年儿童组织 456
卷二十二 军事 457
第一章 兵役 457
第一节兵役制度 457
第二节 兵员征集 458
第二章 驻军 460
第一节 古代驻军 460
第二节 北伐后驻军 460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 461
第三章 地方武装和民兵 462
第一节 地方武装 462
第二节 民兵 464
第四章 兵事 兵祸 466
第一节 兵事 466
第二节 兵祸 467
第五章 重大战例 468
第一节 五次反“围剿” 468
第二节 九仙汤战斗 472
第三节 干洲战斗 473
卷二十三 文化 475
第一章 群众文艺 475
第一节 文化馆、站 475
第二节 民间文艺 476
第三节 文化活动 478
第四节 文艺创作 482
第二章 戏剧 483
第一节 专业剧团 483
第二节 剧种 484
第三节 剧目 485
第四节 剧院 486
第三章 图书 486
第一节 图书藏借 486
第二节 图书发行 488
第四章 档案 492
第一节 档案室、档案馆、档案局 492
第二节 馆藏档案 493
第三节 档案利用 493
第五章 电影 493
第一节 队伍设置 493
第二节 影院场所 497
第三节 放映发行 497
第六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498
第一节 报刊 498
第二节 广播 498
第三节 电视 499
卷二十四 教育 501
第一章 书院、儒学、私塾 501
第一节 书院 501
第二节 儒学 504
第三节 私塾 505
第二章 普通教育 507
第一节 幼儿教育 507
第二节 初等教育 508
第三节 中等教育 515
第三章成人教育 527
第一节 干部教育 527
第二节 职工教育 527
第三节 农民教育 528
第四节 函授教育 529
第五节 电视大学 530
第四章 教师队伍 530
第一节 教师素质 530
第二节 干部任免 531
第三节 师资培训 531
第四节 教师待遇 532
第五节 民办教师整顿 532
卷二十五 体育 535
第一章体育管理 535
第一节 机构 535
第二节 设施 535
第三节 设备 536
第四节 经费 536
第二章 传统体育 536
第一节 国术 536
第二节 龙舟 537
第三节 游泳 537
第三章 社会体育 538
第一节 职工体育 538
第二节 农民体育 538
第三节 军事体育 539
第四节 老年体育 539
第四章 学校体育 540
第一节 幼儿体育 540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540
第三节 体育专业班 541
第四节 体育教师 541
第五章 竞技体育 542
第一节 竞技运动 542
第二节 县历届运动会 542
第三节 参加全国、省、地运动会 548
第四节 人材输送 549
卷二十六 科技 551
第一章 科技机构 5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51
第二节 科研机构 551
第三节 咨询机构 552
第二章 科技队伍 552
第一节学(协)会会员 552
第二节 科技人员 552
第三章 科普工作 553
第一节 科普知识宣传 553
第二节 科技人员培训 554
第三节 科普读物编印 555
第四节 科技引进推广 555
第五节 科技咨询服务 557
第六节 科技情报工作 558
第四章 科研成果 559
第一节 获国家奖项目 559
第二节 获省奖项目 560
第五章 其它科技工作 561
第一节 气象测报 561
第二节 水文测报 562
第三节 防震观察 562
第四节 虫情测报 563
第五节 沼气试验 563
第六节 推广省柴灶 563
第七节 人工降雨 564
卷二十七 卫生 565
第一章 预防 565
第一节 环境卫生 565
第二节 疾病预防 566
第三节 保健工作 574
第二章 医疗 576
第一节 医疗设施 576
第二节 疾病治疗 580
卷二十八 文物 583
第一章 革命文物 583
第一节 革命遗址 583
第二节 纪念墓碑 585
第二章 历史文物 586
第一节 古遗址 586
第二节 古墓葬 588
第三节 古建筑 589
第四节 石刻 592
第五节 胜迹 593
卷二十九 艺文 597
第一章 书目 597
第一节唐、宋、元、明、清县人书目 59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人书目 603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书目 604
第二章 作品选 605
第一节 诗词 605
第二节 散文 612
第三节 美术、摄影 616
第四节 碑文 616
第五节 楹联 619
卷三十 方言 621
第一章 音系 621
第一节 声韵调表 621
第二节 文白异读 624
第三节 比较音韵 624
第四节 内部语音 628
第二章 词汇 语法 631
第一节 词汇 631
第二节 语法 632
卷三十一 宗教 635
第一章 佛教 635
第一节 演变 635
第二节 禅寺 636
第三节 禅院 637
第四节 禅庵 638
第五节 禅门规式 638
第二章 道教 639
第一节演变 639
第二节观、宫、靖 641
第三章 新教 642
第四章 天主教 642
卷三十二 风俗 645
第一章 生产习俗 645
第一节 种稻 645
第二节 造纸 645
第三节 榨粉 646
第四节 煎糖 647
第二章 婚嫁习俗 647
第一节 行聘与送期 647
第二节 嫁娶与回门 648
第三节 演变与改革 648
第三章 丧葬习俗 649
第一节 入殓与祭奠 649
第二节 出殡与守孝 650
第三节 演变与改革 650
第四章 娱乐习俗 651
第一节 儿童娱乐 651
第二节 成人娱乐 652
第五章衣食住行 653
第一节 服饰 653
第二节 饮食 654
第三节 住宅 654
第四节 车乘 655
第六章 传统节日 655
第一节 主要节日 655
第二节 其他节日 656
第七章 其它习俗 657
第一节 寿诞 657
第二节 建房 657
第三节 学艺 658
第四节 喜忌 658
卷三十三 人口 661
第一章 户口变化 661
第一节 历代户口 661
第二节 人口变动 665
第二章 人口构成 667
第一节 性别构成 667
第二节 年龄构成 667
第三节 民族构成 668
第四节 文化构成 669
第五节 职业构成 669
第六节 婚姻构成 670
第三章 人口分布和姓氏 670
第一节 人口分布 670
第二节 人口姓氏 671
第四章 人口控制 677
第一节 晚婚少生 677
第二节 节育措施 678
第三节 节育效果 679
卷三十四 宗祠 会馆 祠庙 681
第一章 宗祠会馆 681
第一节 宗祠 681
第二节 会馆 681
第二章 祠宇庙坛 682
第一节 祠宇 682
第二节 庙坛 683
卷三十五 谚语 歇后语 传说 685
第一章 谚语 685
第一节 农事谚语 685
第二节 气象谚语 685
第三节 其它谚语 686
第二章 歇后语 686
第一节褒义歇后语 686
第二节 贬义歇后语 687
第三节 中性歇后语 687
第三章 传说 688
卷三十六 人物 695
第一章 人物传 695
第一节 古代人物 695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04
第二章 人物表 713
第一节 唐宋元明清县官表 71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长表 72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县长表 721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副县长(革委会副主任)表 722
第五节 全国级英模人物表 723
第六节 历届省级劳模表 724
第三章 英烈录 726
第一节 县籍革命烈士名录 727
第二节 外籍革命烈士名录 754
附录 757
一、重要文献选辑 757
二、山林水利地界纠纷文件选编 764
三、历届县志版本 770
四、历届县志序选 771
五、本届修志文件 774
修志始末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