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科学管理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仲良,王鸿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同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5937966
  • 页数:826 页
图书介绍:暂缺《现代城市科学管理(上下)》简介

第一章 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523

第一节 城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 523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524

(二)城市文明的内涵 524

一、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的概念 524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 524

(三)是城市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途径 525

(二)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525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25

四、我国城市文化的现状与特征 526

三、城市文化的主要功用 526

五、首都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527

第二节 城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529

(二)营造高品位的形象文化 530

(一)培养高素质的城市市民 530

(五)发展高规格的文化产业 531

(四)组建高水平的文化团体 531

(三)挖掘高价值的历史资源 531

第三节 现代化城市对城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532

(六)开展高质量的群众活动 532

(一)要求城市成为立足本地、面向世界的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533

(三)要求城市建设更加完善的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文化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534

(二)要求城市全面构建现代化文化体系,培育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新格局 534

一、以制度创新推动城市文化全面发展 535

第四节 城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535

四、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536

三、努力扩展城市文化内涵 536

二、进一步加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536

五、“人文奥运”对首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537

二、知识经济的特点 539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539

第二章 城市科技管理 539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现代化城市管理 539

(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要求 540

三、知识经济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技管理的要求 540

(二)北京市肩负着发展知识经济与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 541

一、科技体制的基本内容 543

第二节 科技管理体制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543

(二)计划科技体制 545

(一)自由型科技体制 545

二、科技管理制度的类型 545

三、北京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546

(二)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转换问题 547

(一)科研的市场导向问题 547

四、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548

(四)中央在京资源与地方经济的结合问题 548

(三)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问题 548

(一)区域创新体系 549

五、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9

(三)首都区域创新体系 550

(二)区域创新方法 550

(一)北京市出台的有关人才引进政策 552

一、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的现状 552

第三节 科技型人才的管理 552

(二)人才增长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553

二、适应时代要求,壮大北京科技型人才队伍 554

(二)适应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 555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人才开发机制 555

(三)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千方百计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 556

(四)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人才技术业务素质 557

(六)加强人才市场管理,推进人才资源市场配置进程 558

(五)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558

(七)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559

(一)人才 560

一、人才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560

第三章 城市人才资源管理 560

第一节 人才资源管理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560

(二)人才资源 561

(三)人才资源的特点 562

二、评价人才资源的若干指标 563

(四)人才资源管理 563

三、人才资原管理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565

(二)系统原理 566

(一)以开发为先导的原理 566

第二节 现代城市的人才资源管理 566

一、现代城市人才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566

二、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567

(三)人本原理 567

(二)制度现代化 568

(一)观念现代化 568

三、现代城市人才需求的类型 569

(三)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569

(一)人才资源规划 570

四、现代城市人才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570

(二)人才培养 571

(四)人才使用 572

(三)人才吸引 572

(一)确立了人事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 573

一、北京市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 573

第三节 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首都人才资源管理 573

(三)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574

(二)分类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574

(五)加强人才法制建设,人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575

(四)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增强,人才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575

(二)人才结构和人才布局不尽合理 576

(一)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使用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576

二、北京市人才资源的比较分析 576

(三)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577

(四)强大的人才资本及科技优势与人才效益弱势不相称 578

(一)战略定位 579

三、北京人才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和思路 579

(五)人才的国际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579

(三)基本思路 580

(二)目标设计 580

(一)转变政府人事行政管理的职能与方式,实现政府管理与国际接轨 582

四、北京人才资源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582

(二)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机制 583

(三)大力发展人才市场,构建完善、开放、国际化的首都人才市场体系 584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585

(五)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人事政策法规,将人事管理全面推向法制化 586

(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都市 587

(六)坚持教育培训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587

一、教育管理和城市教育管理的内涵 589

第一节 城市教育管理现代化概述 589

第四章 城市教育管理 589

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590

(四)教育管理创新化 591

(三)教育管理法制化 591

(一)教育管理民主化 591

(二)教育管理理性化 591

(二)教育管理设施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592

(一)教育管理体制合理化 592

三、城市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592

(三)教育管理队伍现代化 593

二、北京市教育管理的现状 594

一、北市市教育的基本情况 594

第二节 城市现代对教育管理提出的要求 594

三、城市现代化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595

一、创新教育的特征 596

第三节 新世纪教育新理念与现代教育管理 596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96

二、终身教育的特征 597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内涵 599

四、信息化与现代教育管理 600

(二)互联网为交互式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的工具和环境 601

(一)互联网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601

(一)现代教育管理观念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前提 602

第四节 推进城市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策略 602

(三)互联网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 602

(三)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03

(二)变革教育组织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保证 603

(四)实施民主管理和法制管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604

一、文物的基本含义 606

第一节 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述 606

第五章 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606

(一)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607

三、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 607

二、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 607

(二)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保护 610

(三)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的保护 611

一、北京的发展历史 612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612

(一)城市传统风貌特点 613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特点和主要遗存 613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614

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 614

(二)主要历史文化遗存 614

(五)综合治理城市水系 615

(四)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615

(二)制定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15

(三)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615

(九)制定保护文物与名城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 616

(八)加大文物修缮力度,整治文物周围环境 616

(六)在城区道路改造中保护文物和传统风貌 616

(七)大力开展地下考古发掘工作 616

(二)六七十年代建设速度放慢,文物古迹被破坏、拆除了一批,城市重点区域建设要求统一标准 617

(一)20世纪50年代,北京掀起旧城改造和第一个建设高潮 617

四、城市建设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影响 617

(三)改革开放后,房地产开发使北京城市发展过快,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受到较大的冲击 618

(一)老北京的轮廓线逐渐消失 619

五、北京城市建设给古都风貌带来的冲击 619

(二)城市的基础色调打乱 620

六、北京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621

(三)建筑风格不统一,缺少历史文化名城应保留的文化内涵 621

三、“十五”期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任务 622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原则 622

第三节 “十五”期间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思路 622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指导思想 622

(二)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 623

(一)保护旧城格局 623

(四)整治京城水系 624

(三)加强危旧房改造中的名城保护工作 624

(六)保护和修缮文物古迹 625

(五)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625

(八)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贯彻“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 626

(七)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保护地下文物埋藏区 626

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保障措施 627

(一)学习型城市遵循“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629

一、学习型城市的特点 629

第六章 创建学习型城市 629

第一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629

二、创建学习型城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630

(三)学习型城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630

(二)学习型城市必须有一个学习型政府,才能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 630

(一)知识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变化加速 631

(二)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知识社会就是学习型社会 632

三、全球性的城市竞争要求创建学习型城市 633

二、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 634

一、首都的地位决定了北京应该率先成为学习型城市 634

第二节 21世纪首都发展要求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 634

四、新的城市化浪潮要求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 635

三、“新北京、新奥运“要求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 635

一、科技教育、人才、文化资源方面的优越条件 636

第三节 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具有优越条件 636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普及学习型城市新理念 637

第四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637

二、首都城市功能产生的优越条件 637

二、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639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城市载体 640

(二)创建学习型城区 641

(一)创建学习型社区 641

(六)创建学习型家庭 642

(五)创建学习型单位 642

(三)创建学习型乡、镇、村 642

(四)创建学习型企业 642

(八)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643

(七)创建学习型政府 643

(三)保证学习型城市建设资金落实 644

(二)搞好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评估活动 644

四、加强对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的理论指导和物质保证 644

(一)深化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工作 644

第6篇 城市社会管理 645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 647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功能 647

第一章 城市社会保障 647

(一)稳定功能 648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648

(四)保障功能 649

(三)促进功能 649

(二)互助功能 649

(二)失业保险 650

(一)养老保险 650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650

一、社会保险 650

(四)工伤保险 651

(三)医疗保险 651

三、社会福利 652

二、社会救济 652

(五)生育保险 652

(一)社会保险制度基本确立 653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53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653

(三)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655

(二)社会救济机制逐步完善 655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656

一、社区的含义 657

第一节 城市社区和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 657

第二章 城市社区管理 657

二、社区建设的含义 658

二、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社区服务活动逐步开展 659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社区问题被隐含在“单位”中 659

第二节 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 659

四、新世纪,我国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60

三、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 660

一、建立社区自治体制是社区体制改革的核心 661

第三节 实行社区自治的重大意义 661

二、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 662

三、社区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664

(三)三大板块的关系 665

(二)三大板决的运行原则和机制 665

四、实行社区自治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必然要求 665

(一)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三大板块结构 665

(四)我国城市社会的组织结构正在从一大板块的传统社会组织结构走向三大板块的现代社会组织结构 667

(二)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668

(一)在构建新的社区组织工作中,要把社区党组织建设好 668

第四节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668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668

(三)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669

(四)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 670

二、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671

(五)努力扩大和提高社区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671

三、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 673

四、发展社区服务组织 674

五、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677

一、人口及其基本属性 678

第一节 人口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678

第三章 城市人口管理 678

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79

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最新动态 680

四、中国人口城市化所面临的基本国情 681

五、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的选择 682

(一)人口数量 683

一、人口规模控制的几个重要概念 683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规模控制 683

(二)人口承载量 684

(三)适度人口 685

二、城市的人口规模控制 686

一、人口质量与人口素质 688

第三节 城市人口的质量管理 688

二、人口质量的测量 689

三、提高城市人口质量的途径与内容 690

一、流动人口的含义 691

第四节 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691

二、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 692

一、人口素质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693

第五节 提高人口素质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关键 693

二、提高市民素质的基本措施 694

一、就业 695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的基本概念 695

第四章 城市就业管理 695

第二节 历史回顾 696

二、失业 696

第三节 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再就业工程 698

一、再就业工程 699

二、再就业基本政策 700

一、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701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 701

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阶段 702

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方向 703

三、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703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就业 704

一、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发展与就业 704

第五节 就业岗位开发 704

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就业的方针政策 705

第六节 农村就业 705

三、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与就业 705

三、北京的农村就业情况 706

二、农村就业的形式 706

一、我市劳动就业工作的现状 707

第七节 北京市劳动就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707

一、宏观经济政策 708

第八节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方向 708

二、劳动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708

二、微观经济政策 709

二、现代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 710

一、公共卫生的基本内涵 710

第五章 公共卫生建设与管理 710

第一节 公共卫生慨述 710

三、现代公共卫生具有的基本功能 711

一、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712

第二节 我国公共卫生基本情况 712

四、公共卫生系统的含义 712

二、与其他国家比较 713

三、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① 715

第三节 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① 716

(二)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客观需求 717

(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717

一、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717

二、对我国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几点建议 718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 718

(二)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 719

(一)加强公共卫生法制建设 719

(三)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720

(五)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721

(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721

(七)加强公共卫生的政策和策略研究 722

(六)建立多学科的人才队伍 722

(一)主体 723

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723

第六章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723

第一节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范畴 723

(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对象 724

(三)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 725

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作用 726

一、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的含义和分类 727

第二节 城市社会治安问题 727

(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728

(一)当前城市社会治安问题严重,治安形势十分严峻 728

二、当前影响城市社会治安的主要问题 728

第三节 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730

(一)进一步完善对人口的管理 731

二、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控制体系 731

一、建立社会治安监测评估体系 731

(三)加强对治安重点地区的防范控制 732

(二)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切实扭转漏管失控状态 732

四、建立新型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733

三、建立专门机关打防控一体化工作体系 733

五、健全新形势下社会治安工作保障体系 734

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渊源 735

第四节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735

(二)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遵守 736

(一)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 736

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方式 736

(四)执法监督保障 737

(三)法制教育保障 737

三、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保障 737

(一)立法保障 737

(二)执法保障 737

(二)连续性 739

(一)严重性 739

第七章 城市应急管理 739

第一节 城市灾害的特点 739

(六)城市灾害具有防御性 740

(五)特殊性 740

(三)密集性 740

(四)扩散性 740

一、城市应急管理的内涵 741

第二节 城市应急管理的内涵 741

(七)城市灾害具有社会性 741

(二)控制诱因的原则 742

(一)可能预防的原则 742

二、城市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742

第三节 城市应急计划 743

(四)消除隐患的原则 743

(三)控制损失的原则 743

一、城市应急计划应符合的要求 744

(一)灾害预防阶段应急计划的制定 745

二、城市应急计划的制定 745

(四)灾害恢复阶段应急计划的制定 746

(三)灾害发生阶段应急计划的制定 746

(二)灾害成长阶段应急计划的制定 746

三、城市应急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 747

一、城市应急管理的方针 748

第四节 城市应急反应组织 748

(一)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体制 749

二、我国城市的应急反应组织 749

(一)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749

(二)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749

(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749

(四)应急决策指挥机构 750

(三)辅助救灾部门 750

(二)灾害管理职能部门 750

第五节 灾后的恢复工作 751

三、我国现行的城市灾害分级管理体制 751

(五)综合灾害管理协调组织 751

(二)灾后评估的过程、内容和方法 752

(一)灾后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752

一、灾后评估 752

(一)受灾城市基础设施的恢复 753

二、灾后恢复行动 753

(三)灾后的治安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恢复 754

(二)受灾城市生产的恢复 754

(二)制定重建计划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755

(一)制定重建计划的基础和主要内客 755

三、灾后重建计划 755

四、灾后恢复的组织管理 756

(三)形式多样性 758

(二)过程性 758

第八章 城市社会稳定管理 758

第一节 城市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758

(一)相对性 758

(一)政治局势的稳定 759

一、城市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 759

(三)思想情绪的稳定 760

(二)经济形势的稳定 760

(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761

二、保持城市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761

(四)社会秩序的稳定 761

(二)改革开放的胜利保证 762

(一)经济方面的因素 763

—、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国内因素 763

第二节 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763

(二)政治方面的因素 764

(一)经济方面 765

二、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国际因素 765

(三)思想方面的因素 765

(四)社会治安方面的因素 765

(二)意识形态方面 766

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767

第三节 实现我国城市社会长期稳定的基本思路 767

(三)军事威胁和武装侵略 767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768

三、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政治领导集团和政府管理机构 768

四、两个文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770

五、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稳定机制 772

第七篇 城市对外交往管理 773

第一章 城市国际交往管理 775

第一节 国际交往与现代化城市发展 775

一、北京市开展国际交往活动成果丰硕 775

二、国际交往活动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777

(一)当今世界城市的国际分工日趋细化 777

(二)经济发展对全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778

(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舞台上的作用明显增加 778

三、以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首都国际交往工作 779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在外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中注入新的内容 779

(二)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779

(三)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特有的作用 780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提高对外宣传工作水平 780

(五)关注世界各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知识经济的发展规律 781

(六)提倡创新意识,提高外事干部队伍素质 781

—、城市国际交往活动的运行方式 782

(一)友好城市间的交往 782

第二节 城市国际交往活动 782

(一)相互尊重的原则 783

二、我国城市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的原则 783

(二)讲求实效的原则 783

(二)其他城市间的交往 783

(一)中央对地方外事的管理 784

三、我国城市国际交往工作的管理体制 784

(二)市及区县外事管理体制 784

(三)互利互惠的原则 784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785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785

(一)国际机构数量众多 785

(三)市属各单位外事管理体制 785

(二)国际交流活动频繁 786

(三)国际交往人口规模庞大 786

(四)城市魅力较强 787

(五)国际交往设施发达 787

二、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首都发展的客观要求 788

(一)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首都的基本功能 788

(六)接待服务系统完善 788

(二)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首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789

三、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 790

(一)机遇 790

(一)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91

四、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展望 791

(二)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791

(二)北京的国际交往能力现状水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791

(三)大力开展友好城市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国际交往主渠道作用 792

(四)完善政府管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培育良好的交流环境 793

(五)营造良好的涉外环境 793

二、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794

一、自然和经济概况 794

(一)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储量巨大 794

第一节 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794

第二章 加强区域联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794

(二)农业生产稳固发达,粮棉充足 795

(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海陆空运四通八达 795

(六)科研机构数量众多,研究开发潜力巨大 796

(五)人力资源素质较高,教育培训领先一步 796

(七)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人和地利信息汇集 796

(四)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基础产业先进发达 796

第二节 加强区域联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797

一、北京的发展有赖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支持 797

(八)腹地广阔,经济互补,联手合作大有可为 797

二、北京对周边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798

三、加快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799

第三节 北京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 800

一、北京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状况 800

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基本情况 80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803

(一)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804

(二)产业链“缺节少环” 804

(三)“中心”太重,制约经济梯度发展 805

(四)核心城市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805

二、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几种方案 806

一、明确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格局 806

(一)“大北京计划” 806

第四节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建议 806

(三)“秦皇岛特区”计划 807

三、北京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建议 807

(二)“京津合并”计划 807

第一节 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衡量标准 810

一、城市规模的衡量 810

第三章 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发展战略 810

二、城市现代化的衡量 811

三、城市国际化评判标准 813

第二节 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815

一、历史发展趋势 815

二、全球转移趋势 816

三、空间结构调整趋势 817

四、经济功能转换趋势 818

第三节 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820

一、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战略管理的内涵 821

二、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822

(一)分析战略发展资源 822

(二)确立战略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823

(三)设置战略总体目标及相应目标体系 823

(四)制定战略举措 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