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八十年代唐代文学研究述论 阎琦 1
吴筠荐李白说辨疑 郁贤皓 11
李贺诗歌艺术上的瑕疵 房日晰 李明章 16
论李白的隐逸 裴斐 20
论唐代的抒情歌词——七言绝句 王德宇 25
李商隐对北宋诗坛的影响 吴调公 29
如何评价唐代边塞诗 禹克坤 34
白居易贬谪江州的前因后果 顾学颉 37
论李杜诗歌的风格与意象 袁行霈 41
《河岳英灵集》的编集年代和选诗标准 王运熙 杨明 45
论唐代六言近体诗的形成及其影响 刘继才 50
试论杜甫绝句的得失 陈邦炎 54
李白乐府诗的创造性成就 乔象钟 59
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 裴斐 63
略论唐代乐府诗 吴庚舜 69
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傅璇琮 75
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 林庚 80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程千帆 83
论韩愈诗 舒芜 86
论韩愈的儒学与文学 孙昌武 92
李白由东鲁入京考 葛景春 刘崇德 98
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 陈允吉 102
李杜交游新考 郁贤皓 106
韩愈“阳山之贬”析 阎琦 110
唐代诗歌与小说的关系 王运熙 杨明 114
传天籁清音 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 陶文鹏 119
略论贾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 胡中行 123
论唐大历初至贞元中的文学思想 罗宗强 127
唐初诗风平议 胡国瑞 133
唐末诗坛鸟瞰 胡国瑞 137
论李白《忆秦娥》 李汉超 143
大历十才子的创作活动探索 储仲君 148
李贺诗歌的颓废主义倾向——个性和心理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张国风 151
杜甫以文为诗论 许总 154
杜甫壮游踪迹初探 陈贻焮 159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李中华 164
《蜀道难》求是 安旗 169
略论柳柳州的激愤与忧伤 梁超然 175
杜甫为郎离蜀考 陈尚君 179
唐代的诗僧和僧诗 程裕祯 187
论孟浩然的诗歌美学观 陶文鹏 192
韦应物诗的分期探讨 储仲君 196
唐诗的任侠精神 钟元凯 200
“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 赵昌平 204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札记 程千帆 210
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罗宗强 214
杜甫夔州诗中所反映的生活悲剧 张宏生 219
宏观世界话玉溪——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陈伯海 223
论刘禹锡诗歌的渊源 吴汝煜 227
白诗的得失及风格的变化 陈祖美 232
战士之歌和军幕文士之歌——从两种不同类型之作看盛唐边塞诗 余恕诚 236
“长庆体”名义辨说 刘德重 241
唐代小说与政治 卞孝萱 245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葛晓音 249
试论杜甫七律组诗的连章法 马承五 254
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 陈允吉 259
唐朝道教与李商隐的爱情诗 钟来因 263
扬州诗局是怎样编校刊刻《全唐诗》的 孙方 269
从“唐人七律第一”之争看文学观念的演变 周勋初 274
韩愈《原道》篇新证 蒋凡 278
白居易领导过新乐府运动吗? 王启兴 282
论盛唐边塞诗及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周祖譔 287
论韩愈散文的结构美 吴小林 292
温词艺术研究——兼论温韦词风之差异 袁行霈 298
边塞诗之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 胡大浚 302
元稹与永贞革新 吴伟斌 307
王勃行年辨正 徐俊 311
唐代僧人诗和唐代佛教世俗化 汤贵仁 315
李商隐与宋玉——兼论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伤主义传统 刘学锴 319
《中兴间气集》的选录标准与中唐前期的诗歌风尚 梁德林 323
论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 葛晓音 326
论唐代女诗人审美心理特征 苏者聪 331
杜甫律诗语序研究 夏晓虹 334
论《秦妇吟》的艺术真实 牖人 338
论唐代的古题乐府 商伟 345
辨牛李之争与士庶之争之关系 王炎平 350
试论杜牧的党派分野 吴在庆 355
传统的背叛和诗美的创新——浅论中晚唐险怪诗风的流变及其美学价值 陈友冰 359
贞长风概 王玮 365
盛唐李萧古文集团及其与中唐韩愈集团的关系 屈光 369
王昌龄西出碎叶辨 胡大浚 374
试论大历诗歌的社会心理特征——兼论盛中之变 陈顺智 378
李益及其边塞诗略论 赵伯陶 383
论唐代小说的演进之迹 程毅中 387
唐代诗人审美心理研究 吴功正 395
《上皇西巡南京歌》诗旨考索 薛天纬 399
王梵志诗论 项楚 403
元丹丘荐李白入朝说 安旗 410
试论杜牧与元白的公案 吴在庆 414
论戴叔伦诗 蒋寅 419
中唐苦吟诗人综论 马承五 423
陈子昂新论 刘石 428
唐代七律诗的几个主要派别 孙琴安 433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贡献与心理分析 蒋凡 438
论初唐七言古诗 王锡九 442
唐人意境说的几个问题 黄炳辉 448
盛唐田园诗的心理依据 林继中 453
论韩孟诗派的产生及其诗歌艺术风格 陈新璋 456
自由精神与理想主义——李白思想新探 葛景春 460
谈王昌龄的《诗格》——一部有争议的书 傅璇琮 464
唐诗学史之一瞥 陈伯海 468
唐代酒令与词 王小盾 476
《锦瑟》笺释述评及悼亡说新笺 黄世中 485
唐代文人的习禅风气 孙昌武 491
李商隐诗的语象——符号系统分析——兼论作家灵智活动的物化形式及其文化意义 董乃斌 496
论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 莫砺锋 502
元稹与长庆元年科试案 吴伟斌 505
浅论唐代古文运动与新乐府运动的关系 王春庭 510
关于唐诗分期的几个问题 吴承学 514
唐代文人和妓女的交往及其与诗歌的关系 孙菊园 519
科举制度与盛唐知识阶层的命运 任爽 523
论韦柳诗风 马自力 529
常建晚年隐于秦中辨 张学忠 534
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 刘尊明 537
论唐代风骨范畴的盛行 汪涌豪 541
杜审言四题 毛水清 545
唐代文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 尹占华 551
论王绩的田园诗 张明非 554
论中唐艳情诗的勃兴 张明非 558
谈唐诗语言的诗化特征 王振汉 562
论唐代咏史诗 杨恩成 566
从“辞”与“理”及其关系看李贺的诗歌创作 李浩 571
明人选唐三部曲——从《唐诗品汇》《唐诗选》《唐诗归》看明人的崇唐文化心态 朱易安 576
变奏与心源——韩诗大变唐诗的若干剖析 余恕诚 581
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 洪本健 585
论自传诗人杜甫——兼论中国和西方的自传诗传统 谢思炜 590
七言歌行体制溯源 王从仁 594
诗的明朗与含蓄——兼论李商隐的《锦瑟》 吴奔星 599
冷峭:柳宗元审美情趣和悲剧生命的结晶 尚永亮 602
论唐代无新乐府运动 周明 606
附录 610
大陆唐代文学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81-1990) 石汝清辑 阎琦删定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