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人 3
柳信 3
哭小弟 7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 13
安波依十日 17
九十华诞会 24
道具 29
心的嘱托 32
三松堂断忆 36
三松堂岁暮二三事 42
花朝节的纪念 47
今日三松堂 54
一九九三年岁末五日记 56
梦回蒙自 61
向历史诉说 64
三松堂依旧 73
蜡炬成灰泪始干 78
送黎遄 83
忆旧添新 85
三幅画 87
夹竹桃知己 90
刚毅木讷近仁——记张岱年先生 93
人老燕园 99
水仙辞 104
霞落燕园 108
悼张跃 114
《丛竹间燕园的家书》读后 117
久病延年 120
悼念陈岱孙先生 123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127
仙踪何处 130
在曹禺墓前 132
景 139
一年四季 139
暮暮朝朝 142
热土 146
湖光塔影 150
废墟的召唤 154
萤火 158
紫藤萝瀑布 162
丁香结 164
秋韵 166
我爱燕园 169
燕园石寻 173
好一朵木槿花 176
燕园碑寻 179
燕园树寻 184
燕园墓寻 188
燕园桥寻 192
报秋 195
送春 198
松侣 201
促织,促织! 205
比尔建亚 208
山溪——小五台林区即景 210
西湖漫笔 212
墨城红月 216
爬山 219
鸣沙山记 224
三峡散记 227
岭头山人家 233
三访鳌滩 236
“热海”游记 239
孟庄小记 242
养马岛日出 249
三千里地九霄云 251
澳大利亚的红心 256
不要忘记 262
羊齿洞记 266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270
在黄水仙的故乡 275
恨书 281
事 281
卖书 284
乐书 287
读书断想 290
答《中学生阅读》编辑部问 292
对《梁漱溟问答录》中一段记述的订正 294
致丁果先生信 299
一封旧信 301
致人民出版社信 304
潘彼得的启示 306
彩虹曲社 311
京西小巷槐树街 314
绿衣人 317
冬至 319
辞行 321
酒和方便面 325
风庐茶事 329
从“粥疗”说起 332
猫冢 335
偶感 339
客有可人 341
一九六六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 346
药杯里的莫扎特 352
风庐乐忆 355
一点希望 358
祈祷和平 359
《幽梦影》情结 364
“辞典”的困惑 368
小议十二生肖 370
下放追记 373
小东城角的井 377
星期三的晚餐 380
谁是主人翁 385
雕刻盲的话 387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389
告别阅读 393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397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记清华大学图书馆 401
拾沙花朝小辑 406
新世纪感言 410
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 412
书当快意 419
文 419
有感于鲜花重放 422
行走的人 424
——关于《关于罗丹——日记择抄》 424
无尽意趣在“石头”——为王蒙《〈红楼梦〉启示录》写 427
真情·洞见·美言——《女性散文选萃》序 431
痛读《思痛录》 435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437
钢琴诗人——肖邦 440
试论曼斯斐尔德的小说艺术 448
说节制——介绍《曼斯斐尔德短篇小说选》 471
打开常春藤下的百叶窗——伊丽莎白·波温研究 477
论哈代 494
我的澳大利亚文学日 525
没有名字的墓碑——关于济慈 534
他的心在荒原——关于托马斯·哈代 538
写故事人的故事——访勃朗特姊妹故居 545
看不见的光——弥尔顿故居及其他 551
浅谈雅俗共赏 555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烟台笔会上的发言 555
冷暖自知 557
独创性作家的魅力 558
说虚构 562
《红豆》忆谈 566
广收博采,推陈出新 569
给克强、振刚同志的信 572
有生命的文学——读《外国文学——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专号》 575
关于《西湖漫笔》之漫笔 578
致彭世强书 580
写给《作家》 581
也是成年人的知己 583
小说和我 586
吴宗蕙《中南海之恋》序 591
序钱晓云《飘忽的云》 593
《先燕云散文集》跋 595
《世界文学》和我 596
致金梅书 600
致法国读者——为法译小说集《心祭》而作 603
找回你自己——《燕园拾痕》代自序 604
答问:为什么写作——《宗璞文集》自序 606
《铁箫人语》题记 607
《宗璞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序 608
过去的瞬间——《宗璞影记》自序 611
岁暮感怀——《未解的结》代序 614
《风庐故事》自序 616
乘着歌声的翅膀——《记得当时年纪小歌曲集》序 618
《永远的清华园》序二 620
《风庐短篇小说集》自序 622
《宗璞小说散文选》后记 624
《风庐童话》后记 626
未解的结——《丁香结》代后记 628
《宗璞》后记 630
《宗璞文集》后记 631
后记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