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引言:鸦片战争——揭开绍兴近代史的序幕 1
第一章 太平军入绍和绍兴人民的反清斗争 6
第一节 诸暨莲蓬党起义 6
第二节 太平军在绍兴 9
一 太平军进军绍兴 9
二 太平天国在绍兴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11
三 绍兴保卫战 14
四 中外反动军队在绍纵兵掳掠抢劫 16
第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绍兴的兴起 18
第一节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绍兴 18
一 绍兴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 18
二 诸暨白旗党反帝反教会起义 21
三 绍兴的维新运动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出现 24
第二节 光复会、同盟会在绍兴的活动 27
一 陶成章对浙江会党的联络和策动 27
二 徐锡麟等创办绍兴大通学堂 30
三 秋瑾督办大通学堂及组织光复军 33
四 徐锡麟、秋瑾组织浙皖起义 35
五 绍兴的光复及王金发督绍 38
六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经验教训 42
第三章 反对军阀统治和新文化运动在绍兴的开展 45
第一节 军阀黑暗统治下的绍兴 45
一 动荡的绍兴政局及绍兴人民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45
二 绍兴各地抗税抗捐及夏盖湖农民的反霸斗争 49
三 孙中山莅绍畅论共和民主 51
第二节 绍兴籍人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53
一 王子余创办《绍兴白话报》 53
二 鲁迅、周作人连续发表新文学作品 56
三 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活动 58
第四章 “五四”爱国运动在绍兴 62
第一节 绍兴人民响应“五四”爱国运动 62
一 绍兴各界声援“五四”爱国运动 62
二 绍兴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65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在绍兴的深入发展 68
一 绍兴人民支持“鲁案”、“闽案”的斗争 69
二 绍兴各界支援“一师风潮” 7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绍兴的传播 76
一 绍兴一批进步刊物的出现 76
二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传入上虞 78
三 《诸暨民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79
第一节 绍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81
一 绍兴工人的觉醒 81
第五章 工农运动的勃兴及绍兴地方党组织的建立 81
二 绍兴印刷工人纪念“五一”节活动 83
三 绍兴工人声援“二七”罢工斗争及绍兴印刷工人联合会的成立 84
四 绍兴箔业工人同盟大罢工 86
第二节 绍兴第一次农民运动高潮 87
一 萧绍农民运动的兴起 88
二 开展以“减租”为中心的反封建斗争 89
三 萧绍农民运动的失败 91
第三节 中共绍兴地方组织的建立 93
一 绍籍先进知识分子为建党所作的理论准备 93
二 绍籍先进分子参加党团创建活动 96
三 绍兴党团组织的建立 99
第六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绍兴形成 102
第一节 国民党县党部在绍兴的建立 102
一 国民党绍兴县党部的建立 102
二 国民党诸暨县党部的建立 104
三 国民会议运动在绍兴的兴起 105
第二节 绍兴革命文化运动的深入 107
一 马列主义理论宣传的深入开展 107
二 绍兴女师学潮 110
三 绍兴五中学潮 113
四 绍兴非基督教同盟运动 114
第三节 绍兴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 116
一 绍兴各界支援“五卅”运动 117
二 绍兴机业工人大罢工 119
三 绍兴锡箔工人大罢工 121
四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124
第四节 反对国民党右派在绍兴的篡权活动 125
一 沈定一等右派加紧篡权活动 125
二 宣中华等左派反对国民党右派的篡权活动 126
三 国民党右派在绍兴的篡权活动被击败 127
第七章 北伐军进军绍兴及大革命在绍兴失败 129
第一节 北伐军在绍兴 129
一 夏超“独立”及驻绍陈仪部队倒戈 129
二 北伐军东路军在绍作战 131
三 绍兴各界支援北伐军 132
第二节 群众运动的迅猛发展 135
一 绍兴社会运动委员会成立及“收回国土”运动 135
二 工会组织的建立及其斗争的深入开展 137
三 农民协会及农民运动养成所的建立 140
第三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绍兴 143
一 国民党右派在绍兴加紧策划阴谋活动 143
二 反革命政变在绍兴的发动 145
三 大革命在绍兴的失败 147
一 国民党反动派在绍兴的“清党” 151
第八章 土地革命战争在绍兴的兴起 151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在绍兴的确立 151
二 反动统治在绍兴的确立 153
第二节 中共绍兴地方组织在曲折中发展 154
第三节 绍兴各县的农民暴动 158
一 甬绍线联络委员会的成立和以上虞为中心的“浙东大暴动” 158
二 绍兴县的“跪香”运动 161
三 嵊县游康茶农暴动 162
四 诸暨减租抗租斗争 164
五 新昌张万成农民暴动 167
六 诸暨暴动 171
七 绍兴锡箔工人反专卖斗争 174
第一节 绍兴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77
一 “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的发生及绍兴人民的抗日活动 177
第九章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77
二 绍兴人民声援“一二·九”运动 179
第二节 红军挺进师在新昌 181
一 红军挺进师第一次进入新昌 181
二 红军挺进师第二次进入新昌 183
第三节 反文化“围剿”和抗日文化工作的开展 184
一 绍兴抗日文化工作的开展 185
二 鲁迅在反文化“围剿”中及与党的亲密关系 186
第十章 中共宁绍特委建立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88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绍兴的形成 188
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绍兴的形势 188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绍兴的形成 191
第二节 宁(波)绍(兴)特委的建立 192
一 绍属各县党组织的恢复建立 193
二 宁绍特委的建立及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 194
一 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 198
第三节 绍兴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98
二 绍兴“妇女营”等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妇女营”夜袭王店 202
第四节 绍兴各地政工队的建立及活动 205
一 绍兴三区政工队及各县政工队的建立 205
二 各县政工队的抗日救亡活动 207
三 绍兴三区政工队在海盐抗击日军 211
四 国共两党争夺政工队领导权的斗争和政工队被改组 213
第五节 绍兴的文化救亡运动 217
一 各种抗日文化社团的建立 217
二 各种抗战报刊的出现 220
三 开设进步书店销售抗日书刊 224
第十一章 周恩来来绍和绍兴党组织进一步发展 227
第一节 周恩来在绍兴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227
一 周恩来抵达绍兴积极宣传抗日 227
二 周恩来关心绍兴及绍兴之行意义 229
第二节 中共绍属特委的建立 233
一 中共宁绍特委分为宁属、绍属两个特委 234
二 绍属特委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35
三 执行“隐蔽精干”方针,改党委制为特派员制 237
第十二章 绍兴沦陷及各县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 240
第一节 日军发动宁绍战役及绍兴反攻战 240
一 宁绍战役及绍兴各县的沦陷 240
二 日军在绍兴沦陷区的暴行 242
三 绍兴反攻战 244
第二节 绍兴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 246
一 皋北抗日自卫队的建立 247
二 绍兴浙东游击大队的建立 248
三 绍兴皋埠区队的成立及皇甫庄战斗 248
四 诸北四乡抗日自卫大队的成立 249
五 显超部队与日军作战 251
第三节 运用各种形式开展秘密斗争 253
一 进入国民党政权组织以掌握动态 254
二 进入国民党部队争取其抗日 255
三 以开店办公司名义开展秘密斗争 257
四 进入国民党联络站进行情报传送工作 259
第十三章 绍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61
第一节 绍兴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61
一 南进支队挺进会稽 261
二 “小三八”部队的建立 264
三 金萧地委和金萧支队的建立 265
第二节 绍兴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68
一 诸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68
二 诸义东抗日根据的建立 270
三 嵊新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72
四 路西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274
五 绍嵊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76
六 上虞县境内的抗日游击战斗 278
第三节 苏浙军区部队来绍开辟根据地 280
一 四纵第十一支队一渡 富春江来绍 280
二 四纵第十、十一支队二渡富春江来绍 282
第四节 绍兴地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84
一 上虞等各县民主政府的成立 284
二 讨田战役和许岙攻坚战 286
三 张俊升率部起义 290
四 对敌反攻夺取绍兴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91
第十四章 绍兴抗日武装的北撤和坚持原地斗争 294
第一节 绍兴抗日武装的北撤 294
一 抗战胜利后的绍兴局势 294
二 浙东区党委在上虞召开北撤会议 297
三 绍兴地区抗日武装的北撤 300
第二节 隐蔽精干 坚持斗争 301
一 党对坚持斗争的部署 302
二 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清剿” 303
三 隐蔽坚持斗争 306
第十五章 绍兴游击武装的建立及发展 309
第一节 绍兴游击武装的建立 309
一 石璜缴枪和会稽山抗暴游击队的成立 309
二 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和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的成立 312
三 四明地区重建武装的活动 313
第二节 人民游击战争的开展 314
一 会稽、路西、四明游击武装的反“清剿”斗争 315
二 中共路西工委和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的成立 318
三 嵊县开元、石璜战斗 320
四 中共浙东临委的成立及会稽部队上升为浙东主力 322
五 路东(会稽)、路西的分设和诸暨高城头战斗 323
第三节 “坚强”部队挺进会稽 327
一 上王岗战斗和浙东临委关于外线出击的指示 327
二 “坚强”部队挺进会稽 328
三 会稽山游击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330
四 金萧支队的成立和诸暨陈蔡战斗 333
第十六章 中共浙东临委领导中心转至会稽 337
第一节 嵊县、新昌地区的游击活动 337
一 嵊(县)新(昌)奉(化)地区的游击斗争 337
二 嵊(县)新(昌)东(阳)游击区的开辟和发展 339
三 新昌马坑等战斗和澄潭战斗 341
第二节 回山会师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成立 347
一 台西临时干部会议 348
二 浙东主力集结回山 350
三 浙东临委第二次会议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的建立 351
一 寿乃康、傅渭潮率部起义 353
第三节 浙东临委领导中心转至会稽 353
二 浙东主力武装移师会稽和中共会稽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 356
三 会稽武装外线出击和绍兴车头战斗 358
第四节 陈蔡会议 361
一 上虞地区的武装出击活动 361
二 金萧支队在诸暨路西的对敌进攻 363
三 陈蔡会议 365
第五节 绍兴游击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369
一 会稽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 369
二 鸡鸣社和《金萧报》 371
三 浙东人民革命干部学校 373
第十七章 绍兴地区的解放 376
第一节 绍兴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376
一 新昌中学的学生运动 376
二 新昌石磁村的抗租抗丁斗争 378
三 绍兴的打米店风潮 381
四 绍兴联合图书馆的革命活动 383
五 绍兴邮电工人的护局斗争 385
第二节 瓦解敌军 迎接解放 387
一 绍兴解放前夕的策反和统战工作 387
二 诸暨的敌军工作和诸城解放委员会 389
三 接管上虞县城的准备工作 391
四 嵊新地区策反敌军和县城接管准备工作 393
第三节 绍兴各县的解放 395
一 诸暨、绍兴的解放 395
二 上虞的解放 398
三 嵊县、新昌的解放 400
第四节 绍兴各级新政权的诞生 402
一 南北大军在绍兴胜利会师 403
二 绍兴专员公署及所属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