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1.老子:华夏第一大哲学家 7
1.1李耳——“柱下史” 8
1.2《老子》与神秘的“道” 12
1.3神秘的“道”与朴素辩证法 20
1.4老子唯心的认识论和历史观 25
2.庄子:战国时代的辩证法家 30
2.1不合流俗率性循真 31
2.2《庄子》及基本思想 38
2.3“知者,接也”与齐“是非” 44
2.4“标枝,野鹿”观与养生术及道家 46
3.陆贾:秦汉之间的智者 50
3.1刘邦的智囊人物 51
3.2“道基”论及其矛盾的宇宙观 54
3.3“无为”论及其政治哲学 57
4.王充:东汉战斗的无神论者 62
4.1王充与《论衡》 63
4.2“元气自然”的唯物论 66
4.3人、神、鬼、祸、福论 69
4.3.1关于人的生死寿夭问题 70
4.3.2关于神鬼问题 72
4.3.3关于善恶福祸与符瑞谴告的问题 74
4.4“耳目精思”论与矛盾的历史观 75
5.范缜:南北朝反迷信的斗士 81
5.1范缜及其《神灭论》 82
5.2“西邸”的因果关系大论战 87
5.3御前形神关系的大论战 89
5.4“神灭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92
6.李觏:北宋变法的先驱 95
6.1“旴江先生”好学不第 96
6.2“气”一元论及解《易经》 100
6.3“变法”改革的先驱 106
7.陆九渊与朱熹:南宋“鹅湖之会”的两位辩主 111
7.1陆九渊及其“心学” 113
7.1.1神童——才子 113
7.1.2“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及从政 114
7.1.3“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116
7.2朱熹及其“理学” 119
7.2.1从小好学,青年进士 119
7.2.2尽忠皇室,为官清正 120
7.2.3热心教育,集成理学 121
7.3朱陆的异同与“鹅湖之会” 125
7.3.1朱陆之同主要有四 125
7.3.2朱陆之异也主要有四 127
7.3.3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 129
8.王阳明:明代“心学”的发挥者 131
8.1为学广博而“三变” 132
8.2“知行合一”论及其两重性 136
8.3“良知”与“致良知” 140
8.4成于学败于仕 145
9.黄宗羲:明清之际启蒙民主的思想家 147
9.1“党人”、“游侠”、“儒林” 148
9.2“理从气立”的唯物论及其不彻底性 152
9.3多重矛盾的知行观 155
9.4批判专制启蒙民主 157
10.方以智:《物理小识》与《东西均》 162
10.1富家子弟有志于学 163
10.2《物理小识》及其唯物论倾向 166
10.3《东西均》与“合二而一” 171
11.王夫之:“天地日新”与“行可兼知” 178
11.1青山秀水育俊才 179
11.2破“无”立“有”和“天地日新” 181
11.3“行可兼知”的认识论 185
11.4两重性的社会历史观 188
12.魏源:“师夷长技制夷”的倡导者 192
12.1“腹内孕乾坤”与爱国抗英 193
12.2“太虚精气”与辩证法思想 199
12.3坚持发展观和改革论 202
12.4《海国图志》及其他论著 206
13.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11
13.1清末翰林爱国志士 212
13.2总长——校长与“兼容并包” 215
13.3含辛茹苦科教救国 223
13.4希望破灭抗日反蒋 227
14.章太炎:激变时代多变的学子 234
14.1曲折多变的人生与思想 235
14.2爱国的民主革命文豪 237
14.3从无神论到无神的宗教论 240
14.4战将歧途余晖 244
15.熊十力:自学成才的重要新儒家之一 248
15.1亦工亦读终究成器 248
15.2儒佛之间与《新唯识论》 251
15.3人生论——“仁”的创新 255
15.4“内圣外王”——治世论 258
16.陈独秀:“‘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263
16.1“独秀山民”与第一秀才 264
16.2“思想界的名星” 266
16.3“他创造了党,有功劳” 271
16.4总书记 被开除出党 退隐辞世 273
17.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279
17.1“神童”与爱国情怀 279
17.2传播马列主义和参加建党 283
17.3与毛泽东的友谊 287
17.4坚持真理的楷模 290
18.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95
18.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297
18.2“本原者,宇宙之真理” 302
18.3“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307
18.4“人间正道是沧桑” 314
19.金岳霖:融会中西的哲学家 320
19.1柏拉图式的爱情与“老顽童哲学家” 321
19.2爱祖国爱真理 325
19.3我国逻辑教学研究的开创者 327
19.4“论道”——中西结合的本体论 330
19.5《知识论》——中国气派的科学哲学 333
20.杨献珍:新中国三大哲学论争的焦点人物 339
20.1老革命与“罪魁祸首” 340
20.2经济基础“单一”与“综合”的争鸣 343
20.3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争鸣 346
20.4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 348
21.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52
21.1嘉陵江——塞纳河——莫斯科河 354
21.2浴血奋战磨炼“三落三起”大成 357
21.3改革开放发展马克思主义 374
22.孙冶方:坚持真理的新中国经济学家 381
22.1坎坷一生矢志不渝 382
22.2为商品、价值和“阿堵物”恢复名誉 384
22.3为价值规律的“罪恶”和“野性”平反 388
22.4政治经济学与经济体制都必须改革 391
主要参考文献 398
后记 400
总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