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哲学、文化与社会(代前言) 1
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质疑 9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问题 30
“统一相对,斗争绝对”含义的再探讨 50
评苏联哲学界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的研究 70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的沉思 90
列宁论辩证法与诡辩论的界限 107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真理定义的探索 118
论创新思维的几个重要特征 128
必须区分“对抗”与“对抗性矛盾” 155
论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及其根源 161
政治家与哲学家 171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 181
为什么“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同志一百周年诞辰 193
思维特征与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 213
道德中心主义与政治进步 232
对儒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不宜 251
估计过高 251
博采众长,加速文化现代化 264
吸取历史教训,把改革推向深入 288
赫鲁晓夫:功大于过 295
论中苏(俄)两国改革路线的异同及其根源 350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