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分 政治的国际制度维度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霸权稳定理论 3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国际体制理论 16
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 30
从相互依赖到全球一体:基欧汉和奈的新研究 39
第二部分 大国政治大国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传统——以美国为例 49
劈沙沥金求真相——读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62
作为冷战历史的战后美国外交——略评《战后美国外交史》 74
二战中瓜分巴尔干的大国角逐 82
大国干预与共产党的革命战略——对于中国和希腊的比较研究(1944—1946) 98
从“两大阵营”理论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看法和政策的演变 116
凯南:从遏制到缓和 128
冷战后东亚地区集体安全体制初探 133
形成中的美日轴心及其对东亚的影响 139
人权外交:内容、基础及公民自由问题——兼评毛寿龙《美国的人权外交:是保护人权还是侵害人权》 143
对人道主义干预的考察和思考(提纲) 148
第三部分 中美关系的政治白银外交和币制改革:绝处逢生的“双赢”游戏 159
陈光甫:一位被遗忘的外交家 166
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75
中国的大国地位:成败皆在1943 194
1941—1949年美国在华军事机构及其沿革 199
批判《中美关系白皮书》背后的政治 217
探求中美关系的历史谜底——评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 221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中的台湾问题 234
中美两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由来 243
脆弱而有韧性的关系:中美关系中紧张与和缓的变奏曲 249
小视角下面的大历史:中美关系中的两个23年 253
第四部分 政治的族性和民族维度Ethnicity(族性):从国内政治到国际政治 259
族性迷信与历史的意义 265
自决权的三种形式 272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定时炸弹 279
“肯定性行动”与机会均等原则的艰难平衡 284
第五部分 政治的法律维度美国宪法的形成:一个历史的考察 297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略论 311
马歇尔与美国最高法院权威的确立——从马伯里案谈起 325
美国宪政史上的马卡洛诉马里兰州案 332
美国早期宪政史上的联邦法令废止权 341
保守理念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1889—1937年的联邦最高法院为中心 353
吉迪恩:一位改写美国司法制度的小人物 379
在美国焚烧国旗是否合法 386
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的艰难平衡:美国媒体中的诽谤诉讼 390
凭什么独立的法官比民选政客更有权威 403
第六部分 政治中的个人、政党、社群与学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追记李慎之先生 413
克林顿的政治人生与性格缺陷 424
布莱尔和英国工党的与时俱进 433
英美两党制的比较研究 439
从负责任的公民到负责任的全球公民 444
对社群概念的进一步讨论——与许纪霖先生对 453
想像中的西方与真实世界中的西方 457
有那么一点儿科学,又不那么科学的科学 462
学术腐败、学术违规与学术期刊的中国特色 46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注释规范——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批评 469
一套书 二十年 三代人 479
纪念一项延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学术事业——为《战后世界历史长编》写的墓志铭 484
历史学家的责任和重大历史题材的写作 492
现代化理论评介 501
当代史鸟瞰 507
被误解的马基雅维里 510
后记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