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同义修辞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聂焱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81485
  • 页数:4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观点是:(1)对“同义”不能仅限定在“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上,因为“义”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同义”也是异彩纷呈的。(2)最高层次的“同义”是“类”范畴的同义,因此,语言系统和言语中的任何一种类聚都可看作是一种同义手段。(3)汉语中广义的同义不仅存在于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篇之中,还存在于文字符号、汉字群体造型、标点变异使用、辞格、语言风格中。

第一章 引论:人类的交际和修辞 1

第一节 交际活动与修辞活动 1

一、交际活动 1

二、修辞活动 2

第二节 交际效果与修辞效果 2

第三节 修辞学的定义 3

一、“修辞”的含义 3

二、修辞学的定义 4

第四节 修辞学的性质 9

第五节 修辞与同义手段的选择 11

一、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选择的结果 11

二、修辞是同义手段选择的过程 12

三、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义手段的选择 13

第二章 同义手段理论的研究历程 15

第一节 同义手段修辞学说的发展 15

一、理论的萌芽期 15

二、理论的引进期 16

三、理论的发展期 17

四、理论的成熟期 18

第二节 王希杰的同义手段研究历程 19

一、积累形成期 19

二、发展成熟期 22

三、延伸扩展期 25

第三章 意义 27

第一节 意义观 27

第二节 意义的分类 29

一、语言义 30

二、言语义 31

第三节 语言世界的意义和非语言世界的意义 46

一、语言世界的意义 46

二、非语言世界的意义 46

第四章 “义”“形”关系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51

第一节 “义”与“形”的关系 51

一、复杂多样的“义”和“形” 51

二、复杂多样的“义”“形”关系 53

第二节 意义之间的关系 62

一、类义 62

二、反义 64

三、上下位义 76

四、同义 79

第三节 “转换”与同义手段 79

第五章 语音的同义手段 81

第一节 什么是同义手段 81

第二节 语音的同义手段 83

一、音韵不同的同义手段 84

二、音节不同的同义手段 85

三、叠音与否的同义手段 86

四、节律不同的同义手段 89

五、音位变体的同义手段 90

六、语流音变的同义手段 91

七、古今音变的同义手段 93

八、多音符号(词/语素)中的同义手段 93

九、方普不同的同义手段 94

十、有意误读的同义手段 95

十一、反切与非反切的同义手段 95

第六章 词语的同义手段 97

第一节 词汇词语的同义手段 97

一、语素的同义手段 97

二、词的同义手段 98

三、固定短语的同义手段 112

第二节 语法词和自由短语的同义手段 120

一、词的结构类型构成的同义手段 121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构成的同义手段 127

三、词类的同义手段 130

四、自由短语的同义手段 131

第七章 句子的同义手段 138

第一节 语言的句子和言语的句子 138

一、语言的句子 138

二、言语的句子 139

第二节 语言的同义句和言语的同义句 139

一、语言的同义句 139

二、言语的同义句 142

第三节 单句的同义手段 143

一、成分移位构成的同义手段 143

二、成分转化构成的同义手段 150

三、成分错位构成的同义手段 153

四、语法形式不同构成的同义手段 154

第四节 复句的同义手段 156

一、条件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 156

二、因果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 157

三、转折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 158

四、目的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 158

五、承接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 159

六、并列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 159

第五节 单、复句互转构成的同义手段 160

第六节 四种句子的同义手段 162

一、语音同义句 162

二、语义同义句 163

三、语法同义句 164

四、语用同义句 164

第七节 各种句式的同义手段 164

一、主动句和被动句同义 165

二、把字句与兼语句同义 168

三、把字句与一般句同义 169

四、其他特殊句式与一般句同义 170

五、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义 172

六、长句和短句同义 179

七、整句和散句同义 189

八、紧句和松句同义 195

第八节 各种句类的同义手段 197

一、各种句类及其修辞功能 197

二、句类的同义手段 213

第九节 各种变体句的同义手段 220

一、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同义 220

二、共同语句和方言句同义 222

三、文言句和白话句同义 223

四、方言句和方言句同义 226

第八章 超句同义手段 228

第一节 句群的同义手段 229

一、句群的基本特征 229

二、句群与句群的同义手段 230

三、句群、复句互转构成的同义手段 230

第二节 语篇的同义手段 233

一、文本翻译的语篇同义手段 233

二、不同语体、不同风格的文本表达构成的同义手段 242

第九章 超语言要素的同义手段 248

第一节 文字符号的同义手段 248

一、异形字构成的同义手段 248

二、析字同常规用法构成的同义手段 249

三、字趣格与常规手法构成的同义手段 255

第二节 汉字群体造型的同义手段 258

一、小说文字群体造型与常规排列同义 258

二、诗歌文字群体造型与常规排列同义 259

三、散文文字群体造型与常规排列同义 268

第三节 标点变异使用的同义手段 269

一、有标点与无标点形式构成同义手段 269

二、在不需标点处插入标点与常规用法构成同义手段 272

三、标点的迭用与非迭用构成同义手段 274

第四节 停顿与不停顿构成的同义手段 274

第十章 辞格的同义手段 277

第一节 辞格的定义与本质 277

一、辞格的定义 277

二、辞格的本质 280

第二节 辞格的地位和价值 281

一、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 281

二、辞格的价值 282

第三节 辞格的同义手段 283

一、辞格的语义结构模式与同义手段 283

二、相同辞格中的小类构成的同义手段 288

三、不同辞格构成的同义手段 291

四、辞格和非辞格构成的同义手段 296

第十一章 语言风格的同义手段 305

第一节 风格与同义手段 305

一、风格概说 305

二、风格与同义手段 306

第二节 语体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07

一、语体的类型及其特点 309

二、语体风格的同义手段 324

第三节 语言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31

一、语言的民族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31

二、语言的时代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34

三、语言的地域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36

第四节 言语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39

一、言语的个人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39

二、言语的表现风格及其同义手段 350

第十二章 方法论角度的同义手段 362

第一节 语言的同义手段和言语的同义手段 362

一、语言的同义手段 362

二、言语的同义手段 362

第二节 四个世界的同义手段 364

一、语言世界的同义手段 365

二、物理世界的同义手段 367

三、文化世界的同义手段 368

四、心理世界的同义手段 371

第三节 显性和潜性的同义手段 372

一、显性同义手段 373

二、潜性同义手段 374

第四节 零度和偏离的同义手段 375

一、零度同义手段和偏离同义手段 375

二、正偏离同义手段和负偏离同义手段 376

第五节 历时同义手段和共时同义手段 377

一、语音的历时、共时同义手段 377

二、词汇的历时、共时同义手段 378

三、语法的历时、共时同义手段 378

第十三章 同义手段的选择 382

第一节 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语境 383

一、语境概说 383

二、语言语境对同义手段选择的制约 387

三、非语言语境对同义手段选择的制约 388

第二节 同义手段的选择和得体性原则 405

一、得体性原则概说 405

二、同义手段的选择与得体性原则 407

第三节 同义手段选择的单一性和共现性 437

一、同义手段选择的单一性 437

二、同义手段选择的共现性 438

第十四章 修辞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444

第一节 修辞研究的方法 444

一、方法及其重要性 444

二、修辞研究的辩证法 444

第二节 修辞研究的策略 447

一、修辞研究的联系性策略 447

二、修辞研究的分化性策略 448

三、修辞研究的转化性策略 454

第三节 修辞研究的策略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456

主要参考资料 458

后记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