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学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3048502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小学科学教育,ISBN:9787303048502,作者:赵学漱主编

目录 3

小学科学教育 3

第一章 科学教育概述 3

第一节 科学的内涵 3

一、科学是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3

二、科学是创造知识的认识活动 4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结构 6

四、科学是社会生产力 6

五、科学的文化形态 7

第二节 科学教育的目标 8

一、近四十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目标的变化 9

二、我国科学教育目标 11

第三节 科学教育的特性 13

一、客观性 13

二、理智性 13

三、实践性 14

四、准确性 15

五、进取性 16

第四节 科学教育的内容 17

一、科学知识 17

二、科学方法 22

三、科学精神 32

四、科学态度 35

五、科学价值 37

复习思考题 40

第二章 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41

第一节 脑科学研究——左右脑平衡发展 41

一、右脑开发理论 41

二、开发右脑的科学依据 43

三、创造力和大脑 46

第二节 人的认知结构——认识论的研究 47

一、知识结构 47

二、能力结构 48

三、价值规范结构 51

一、神经网络封闭性 54

第三节 建构主义哲学——神经元的研究 54

二、认知结构封闭耦合 55

第四节 内化学说理论 57

一、什么是内化学说 57

二、内化学说的发展 57

三、内在的变化是关键 58

第五节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58

一、全面地认识STS教育 58

二、全面地认识科学 60

三、STS是一项综合性教育 62

复习思考题 64

二、转变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 65

一、培养科学素质 65

第三章 科学教育的课程 65

第一节 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65

三、正确处理科技发展的无限性与课程的限定性的关系 66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双向拓展 66

第二节 科学教育教材改革 67

一、继承和创新 67

二、事实系列和概念系列 68

三、认识结论和认识过程 68

第三节 科学课程的几种类型 69

一、自然 69

二、综合理科 71

三、STS教育课程 78

第四节 科学课程中的道德教育 86

一、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作必不可少的准备 87

二、培养理性思维和守信守时的习惯 88

三、遵纪守法的观念与实践的养成 88

四、客观的科学探索和主观的参与意愿相沟通 89

五、培养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89

六、养成群体观念及协同活动的习惯 90

复习思考题 90

第四章 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91

一、发现法的含义 92

二、发现法的目的和程序 92

第一节 发现法 92

三、发现法的应用 93

第二节 创造性探讨教学 93

一、什么是创造性探讨教学 93

二、如何进行创造性探讨 94

三、创造性探讨的五个阶段 97

第三节 角色扮演 98

一、什么是角色扮演 98

二、角色扮演应用范围 99

复习思考题 100

一、评价的功能 101

第一节 评价的功能与特征 101

第五章 科学教育评价 101

二、评价的特征 102

第二节 评价的类型和指标体系 107

一、评价的类型 107

二、指标体系 109

第三节 等级评分制的现实探索 115

一、等级评分制的兴起 115

二、对等级评分制的理论思考 116

三、等级评分制的现实作用 117

复习思考题 120

第一节 当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121

一、方法化 121

第六章 当代科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121

二、整体化 122

三、社会化 122

四、定量化 123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123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 124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126

三、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129

四、科学技术为市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服务 131

复习思考题 132

第七章 21世纪若干学科发展的趋势 133

第一节 生命科学 134

一、21世纪初生命科学的重大分支学科 134

二、生物技术领域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45

第二节 物质科学 153

一、物质结构 153

二、新材料技术 159

三、激光技术 167

四、能源 172

第三节 地球和空间科学 175

一、地球科学 175

二、空间科学 181

三、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186

第四节 环境科学 195

一、环境的概念和含义 195

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95

三、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198

四、发展与环境 201

第五节 信息科学 204

一、微电子技术 204

二、计算机技术 207

三、通信技术 211

复习思考题 215

一、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 217

第一节 小学科技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217

第八章 科技活动概述 217

二、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 220

三、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 222

第二节 科技活动的原则 233

一、教育性原则 233

二、自主性原则 234

三、兴趣性原则 234

四、科学性原则 235

五、实践性原则 235

六、创造性原则 236

七、安全性原则 236

一、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需要 237

第三节 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237

二、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 238

三、考虑科技活动的辅导力量 239

四、考虑科技活动内容的教育效果 239

第四节 科技活动的方式 239

一、个人活动 240

二、科技社团活动 240

三、群众活动 242

四、班级活动 245

第五节 科技活动的方法 247

一、自学法 247

二、观察法 248

三、实验法 249

四、调查法 251

五、研究法 253

六、教练法 255

七、讨论法 256

八、制作法 257

九、评议法 258

十、创作法 260

十一、竞赛法 261

复习思考题 262

第一节 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263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263

第九章 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和辅导技能 263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266

三、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268

第二节 科学探索活动的辅导 273

一、观察实验活动 273

二、科学探索活动(小论文活动) 276

三、对辅导教师的要求 285

第三节 科技制作活动的辅导 287

一、科技制作的三个层次 287

二、几种小制作的实例 288

三、活动形式与方法 291

四、有所创造式科技制作 291

一、思维训练和创造训练活动 293

第四节 创造发明活动的辅导技能 293

二、对辅导教师的要求 295

复习思考题 296

《自学考试教材》后记 297

附小学科学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301

《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 301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302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303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320

附录 题型举例 323

《自学考试大纲》后记 325

参考书目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