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全面评价冯友兰(代序) 方克立 1
导言 1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史统一的开端——最初的哲学活动与《人生哲学》 22
第一节 从柏格森哲学到实用主义再到新实在论——美国留学时期对西方哲学的学习及其哲学观的变化 22
一、研究西方哲学 22
二、哲学观的变化 25
第二节 哲学者,求好之学也——《人生哲学》中的哲学观 30
一、究竟什么是哲学 31
二、什么是“较对之人生论” 33
第三节 同情的了解与善意的批评——《人生哲学》中的哲学史方法论 37
一、同情的了解与善意的批评 37
二、比较研究,不分东西 39
三、叙述式与选录式之统一 40
第四节 重理性、轻直觉——《人生哲学》中的哲学创作方法 41
一、重理性、轻直觉 41
二、“照着讲”与“接着讲”相统 43
第五节 三道十派——中外人生哲学与派别 44
第六节 吾人之生活即人生——一个新人生论 46
第七节 冯学的源头——《人生哲学》在冯友兰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49
第二章 哲学史家地位的确立——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66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 66
第二节 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72
第三节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78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 78
二、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 80
第四节 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 82
一、同情的态度 82
二、释古的立场 85
三、宋学的方法 86
第五节 史料的处理 87
一、史料的取舍 87
二、史料的真伪 89
第六节 学术贡献及成就 91
一、诸子之起源 91
二、先秦儒家 95
三、道家及新道家 97
四、先秦名家 99
五、秦汉之际之儒家 102
六、宋明道学 104
七、清代思想 107
八、中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107
一、动力与条件 116
第三章 哲学家地位的确立——新理学体系的创立 116
第一节 新理学体系的创立 116
二、基本原则 118
三、创立过程 123
第二节 新理学体系的内容 126
一、理气论 127
二、文化论 130
三、人生境界论 137
第三节 新理学体系的方法 141
第四节 新理学体系是传统哲学的延长和继续 145
一、《新理学》是接着中国哲学史中的共、殊关系问题往下讲 145
二、《新原人》是对中国哲学史中各派人生哲学的总结和升华 148
三、《新知言》是对传统中国哲学方法的总结和开发 154
一、哲学的三种类型 163
第一节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关于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新观点 163
第四章 展开于哲学史中的新理学 163
——《新原道》与《中国哲学简史》 163
二、以哲学代宗教 164
三、哲学与环境的关系 167
第二节 新理学方法的哲学史运用 169
第三节 新理学观点的哲学史展开 171
一、儒家哲学思想的开合发展 172
二、道家哲学思想的开合发展 173
三、儒家与道家的关系 174
四、名家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177
五、禅宗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179
第四节 哲学与哲学史的统一 180
第一节 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哲学观的初步形成 193
一、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基础 193
第五章 新哲学观与重写哲学史(一)——《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 193
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199
三、由“理在事先”到“理在事中”,完成由客观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209
四、新哲学观的初步形成 212
第二节 在新哲学观的指导下尝试重写哲学史 216
一、研究方法 216
二、学术观点 228
三、简单评价 233
第六章 新哲学观与重写哲学史(二)——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 243
第一节 对《新编试稿》的反思及重写《新编》的内在动力 243
一、对《新编试稿》的反思 243
二、重写《新编》的内在动力 247
第二节 新哲学观的形成 249
一、哲学的定义、方法与作用 249
二、哲学史观 258
三、哲学史方法论 261
第三节 中国哲学发展的线索和规律 269
一、中国哲学发展的线索 269
二、中国哲学发展的规律 274
第四节 具体学术贡献与成就 278
一、关于先秦诸子 278
二、关于两汉经学 283
三、关于魏晋玄学 288
四、关于隋唐佛学 289
五、关于宋明道学 294
六、关于现代新道学 299
第五节 哲学史与哲学的统一 301
一、玄学的精神境界 302
二、道学的精神境界 305
三、孔颜乐处 309
第六节 冯学之集大成 311
一、《新编》与《新编试稿》 311
二、《新编》与《中国哲学简史》和《新原道》 315
三、《新编》与新理学体系 317
四、《新编》与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318
五、《新编》与《人生哲学》 320
第七章 哲学与哲学史之间——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作用以及世界哲学的未来 337
第一节 哲学的性质和作用 338
第二节 世界哲学的未来 343
结束语 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353
附录 360
后记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