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更生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09028420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汉语语法研究》内容包括:按构句能力划分、按构成语素的材料划分、超语段语素、语素组、按构词能力划分、按构句能力划分、按层次多少划分、词、界限、不成词语素与词、词与词组、词类划分的标准、几类有争论的词、实词与虚词、方位词、代词、状态形容词、非谓形容词、汉语词分类的设想、成分词与非成分词……

序 1

第一章 语法 1

第一节 性质 1

目录 1

第二节 单位 3

一、类型 3

二、关系 7

第三节 语法与语法学 12

二、教学语法书 14

第四节 教学语法 14

一、名称与类型 14

三、特点 19

第五节 中学教学语法的修订 21

一、语法单位 22

二、语素 22

三、词 23

四、短语 27

五、句子 28

一、语境对多义的限制 (1 33

六、句群 33

第二章 语素 34

第一节 定义 34

第二节 确定语素的方法 35

一、替换法 35

二、剩余法 37

三、音义法 39

第三节 类型 40

一、按音节多少划分 40

二、按构词能力划分 42

三、按在合成词中的作用划分 44

四、按跟词类相对应划分 44

五、按构句能力划分 45

六、按构成语素的材料划分 46

第四节 超语段语素 46

第五节 语素组 52

一 、按构词能力划分 52

二、按构句能力划分 53

三、按层次多少划分 53

第三章 词 55

第一节 界限 55

一、不成词语素与词 55

二、词与词组 56

第二节 词类划分的标准 60

一、实词与虚词 62

第三节 几类有争论的词 62

二、方位词 64

三、代词 65

四、状态形容词 67

五、非谓形容词 68

第四节 汉语词分类的设想 69

一、成分词与非成分词 70

二、体词 71

三、谓词 76

四、修饰词 79

五、独语词 80

六、介连词 81

八、同形异类词 82

七、助语词 82

九、从教学语法考虑的分类 83

第五节 几类词的区别 84

一、名词与动词、形容词 84

二、动词与形容词 86

三、形容词与副词 88

四、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 89

五、形容词与状态词 90

六、动词与状态词 90

七、形容词与区别词 91

八、区别词与副词 92

一、体宾动词 93

第六节 动词按宾语性质的分类 93

二、谓宾动词 94

三、体谓宾动词 96

第四章 词组 99

第一节 名称 99

一、词组 99

二、短语与语 100

三、结构 101

四、仂语 102

五、其他名称 102

第二节 界限 103

第三节 类型 105

一、按结构关系划分 105

二、按功能划分 111

三、按稳定性划分 112

四、按层次多少划分 113

五、按构句能力划分 114

一、内容与方法 116

六、按含义多少划分 116

第四节 分析 116

二、复杂词组分析 117

三、多义词组分析 121

第五节 多义与语境 133

二、一定语境中的多义 138

三、多义的消除与利用 139

第五章 句子 142

第一节 句法成分 142

一、一般成分 142

二、特殊成分 143

第二节 析句方法 145

一、成分分析 145

二、层次分析 150

三、变换分析 153

四、语义特征分析 157

五、语义指向分析 160

第三节 谓语及其部分的蒙后省略 163

一、能蒙后省略的成分 163

二、内部的结构关系 165

三、整体出现的框架 168

四、表达作用 170

一、紧缩句 173

第四节 紧缩句与省略句 173

二、省略句 176

第五节 连谓兼语融合句 179

一、性质 179

二、类型 180

三、界限 183

第六节 单复句的划分 184

一、划分的标准 184

二、疑难句辨析 188

一、性质 191

第七节 超句 191

二、类型 193

三、界限 196

四、意义 197

第六章 句组 200

第一节 性质 200

第二节 界限 201

一、句组与复句 201

二、句组与超句 202

一、作用 204

第三节 语法分析 204

二、类型 207

第四节 推理句组 220

一、非推理句组与推理句组 220

二、类型 222

三、几点结论 231

第七章 规范 233

第一节 承认中间状态——语法规范的原则问题 233

一、问题的提出 233

二、承认的必要 235

三、对待的方法 237

四、文学作品语言中的中间状态 238

第二节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 241

一、数量 241

二、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类型 243

三、动词和宾语的功能类型 245

四、动宾式的扩展与带宾 246

第三节 “所到之处”的用法与“转变”的词性 248

一、“所到之处”的用法 248

二、“转变”的词性 252

第四节 谁比不上谁?——“A连B也比不上”分析 254

第五节 “的、地”的分合与规范 256

一、分合的情况 257

二、分的理由 264

三、用法规范 269

第八章 评论 275

第一节 语法学史上有价值的一部专著——读易作霖《国语文法四讲》 275

一、短语的分类 276

二、辨析相关结构的运用 279

三、包孕句的处理 281

四、形附与副附内部次序的描写 282

一、词语的结构分析 285

第二节 《四讲》与《新著》的几点比较 285

二、实体词的位 287

三、短语的功能分析 288

四、析句方法 289

第三节 何容传略 292

一、生平 292

二、推行国语 293

三、论著 296

附:《汉语语法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299

主要参考论著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