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道家思想的历史定位(代序) 萧萐父 1
引论 1
奴隶制解体时期(春秋—战国)道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一编 道家思想的创立 2
第一章 道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 2
第一节 道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3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
二、政治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 6
《道家思想史纲》题辞 唐明邦 9
三、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9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理论渊源 13
一、对《金人铭》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14
二、对《周易》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20
三、对《尚书》、《国语》、《左传》等文献中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24
第二章 关于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31
一、从孔、老的关系看,可知老子就是老聃 32
第一节 老子就是老聃 32
二、老莱子、太史儋均非老聃 34
第二节 关于《老子》这本书 37
一、《老子》的基本思想属于老聃 38
二、《老子》成书不能晚于战国前期 39
三、关于《老子》的作者 40
一、《老子》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42
二、《老子》不代表统治阶级的上层 42
第三节 《老子》的阶级属性 42
三、《老子》代表由小奴隶主向小地主转化的那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 43
第三章 《老子》的学术思想 47
第一节 《老子》的哲学思想 47
一、关于《老子》对宇宙本原的探讨 48
二、关于《老子》的辩证思维观念 51
三、关于《老子》的认识原则 54
第二节 《老子》的政治思想 55
一、“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 55
三、以《庄》归《易》的“化迹”论 59
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59
三、“不得已”而用兵的战争原则 61
第三节 《老子》的论理思想 64
一、提倡朴实无华的道德 65
二、主张废弃儒家道德,实现返朴归真 66
三、主张与世无争 67
第四节 《老子》的养生之道 68
一、保养精气 69
二、寡情少欲 70
三、不自益其生 72
第二编 老子学说的传播和分化 75
第四章 关于老学的传播 75
第一节 关尹和列御寇 76
一、关尹其人 76
二、列御寇其人 78
第二节 杨朱其人及其思想特色 80
一、杨朱是老聃的弟子 81
二、杨朱的基本思想属于道家 82
三、杨朱思想中的名家因索 86
第五章 稷下黄老道家的理论形态 88
第一节 稷下道家产生的历史条件 89
一、稷下学宫为黄老道家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学术环境 89
二、黄老道家的思想体系符合田齐政治上的需要 90
三、田齐与黄帝、老子的特殊关系 91
第二节 稷下学者慎到等人的思想倾向 92
一、宋钘、尹文的思想倾向 92
二、慎到、田骈的思想倾向 97
第三节 “《管子》四篇”的道家思想特色 101
一、“道”即精气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01
二、“静因之道”及其认识论特色 102
三、关于“道生法”的思想 103
第一节 《庄子》其书和庄周其人 105
一、《庄子》其书 105
第六章 庄周学派的思想体系 105
二、庄周其人 107
一、《庄子》的本体论 109
第二节 《庄子》的哲学思想 109
二、《庄子》的规律观 110
三、《庄子》的发展观 111
第三节 《庄子》的政治思想 117
一、“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117
二、“建德之国”的社会理想 119
第四节 《庄子》的人生观和养生之道 120
一、反对世俗对人生的桎梏,强调个体生命的价值 120
二、重生养生思想 122
第三编 道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融合 126
第七章 道家思想对儒法诸家的影响 126
第一节 荀况从儒学角度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改造 126
一、用道家的天道自然观改造儒家的天命神权论 127
二、用儒家的积极有为思想改造道家的消极无为观念 128
三、把道家的“静因之道”改造为“虚壹而静”的认识原则 130
第二节 韩非从法治角度对道家思想的改造利用 132
一、从法治需要出发,对老子的“道”作了改造 133
二、继承和发挥了黄老道家关于“道理”的基本思想 134
三、把道家“无为”改造为术治理论 137
第三节 杂家著作《吕氏春秋》中的道家思想因素 138
一、继承并改造了道家的本体论 139
二、吸取并改造了道家的“无为”理论 142
三、崇尚道家清静养身之术 145
第八章 战国末年黄老新道家的理论形态 148
第一节 《文子》的成书时代及其黄老道家特色 149
一、关于《文子》的成书时代 149
二、《文子》的黄老新道家特色 157
一、《黄老帛书》非《黄帝四经》 168
第二节 标志黄老之学新水平的黄老帛书 168
二、《黄老帛书》当成于战国末年 169
三、《黄老帛书》很可能是齐人所作 171
四、《黄老帛书》的基本内容 173
第三节 《鹖冠子》也是黄老新道家著作 180
一、关于《鹖冠子》的真伪及其成书时代 180
二、《鹖冠子》的思想倾向 183
第四节 《黄帝内经》对道家养生学的发展 190
一、把阴阳之气看作化生万物之本和建立养生论的根据 190
二、以“天人一体”作为理论基础的养生学说 192
三、对早期道家养生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195
封建社会前期(汉—唐)道家思想的演变发展 198
第四编 黄老之学在西汉前期的新发展 198
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治概述 198
第一节 汉初崇尚黄老之治的社会历史根源 198
一、当时人心思安、思治 198
二、当时人们不满于秦代苛政 199
三、黄老道家思想发展到汉初已经相当成熟 200
第二节 盛况空前的汉初黄老之治 200
一、君主崇尚黄老之治 201
二、大臣努力实践黄老之治 202
三、“文景盛世”的太平景象 203
第十章 汉初黄老之治的理论总结 204
第一节 《淮南子》的理论贡献 204
一、对“无为”思想作了积极的改造 204
二、继承并改造了先秦道家关于君臣关系的思想 206
三、对先秦道家关于君主自身修养学说的继承与发挥 208
第二节 司马谈对汉初黄老道家基本特征的概括 209
一、司马谈论道家 209
二、汉初黄老道家的基本特征 209
第五编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时期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 211
第十一章 严遵、河上公等对道家学说的新贡献 212
第一节严遵的《老子指归》浅论 213
一、《指归》真伪辩析 214
二、《指归》的哲学思想 216
三、《指归》的社会政治思想 218
第二节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道家思想 220
一、《章句》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220
二、《章句》的哲学思想 222
三、《章句》的养生论 223
四、《章句》的政治思想 224
第十二章 东汉社会批判思潮中的道家意识 225
第一节 王充“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的思想倾向 226
一、从元气本原论到元气自然论 226
二、“依道家论”批判神学目的论 227
三、对道家“无为”思想的重要补充 229
四、王充陷入了“命定论” 230
五、对王充思想的简略评价 231
一、在本体论上继承和发挥了道家的元气说 233
第二节 王符《潜夫论》中的道家因素 233
二、用道家思想批判社会现实 234
三、对道家“无为”思想的改造 235
第三节 仲长统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236
一、“思老氏之玄虚”,向往精神自由 237
二、运用道家思想批判社会现实 238
第十三章 道教的产生及其理论表现 240
第一节 道教的产生 240
一、道教与中国古代宗教的渊源关系 240
二、黄老思想的宗教化 243
一、关于《想尔注》的作者 245
第二节 《老子想尔注》及其对道家思想的曲解 245
二、《想尔注》变道家哲学为宗教神学 247
第三节 《太平经》及其把道家思想宗教化 251
一、《太平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251
二、《太平经》将道家思想宗教化 253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及其对道家哲学的运用 259
一、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259
二、《参同契》关于炼丹思想的合理内核 261
三、对《参同契》的简略评价 268
第六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思想对玄学、佛学和道教的影响 269
第十四章 玄学思潮中的道家因素 269
第一节玄学思潮出现的必然性 270
一、玄学的产生是门阀土族政治上的需要 270
二、玄学是汉魏思想变迁合乎逻辑的产物 271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何晏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273
一、何晏的生平及著作 274
二、何晏揉合儒道的初步尝试 275
三、何晏将道家思想改造为玄学理论 276
一、王弼的生平 278
第三节 魏晋玄学的奠基者——王弼的道家思想 278
二、从宇宙生成论到本体论 279
三、“得意忘言”的认识论 284
四、王弼的自然名教之辩 285
第四节 “竹林”学派的代表人物阮籍、稽康的玄学特色及道家倾向 287
一、阮籍的万物一体、物我一体的思想 288
二、稽康的唯物主义形神观及养生论 290
三、稽康的《声无哀乐论》 291
四、阮籍、稽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293
第五节 郭象以“独化”为特征的玄学理论及其对庄学的修正 296
一、物各自本其性的“本体论”和“独化说” 297
二、郭象对庄学的修正 302
第十五章 汉代黄老道术和魏晋玄学对佛学的渗透和影响 307
第一节 汉代黄老道术和魏晋玄学对佛学的渗透影响 307
一、《四十二章经》之译文打上了黄老色彩 308
二、安世高、支类迦谶等翻译的佛经亦打上了黄老色彩 309
三、牟子《理惑论》中的黄老道术特色 312
第二节 魏晋玄学对佛学的渗透 314
一、以“六家七宗”为代表的般若学与玄学的关系 316
二、以鸠摩罗什和僧肇为代表的般若学与玄学的关系 317
三、道生的“涅槃佛性说”与玄学的关系 320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及其理论的深化 322
一、关于葛洪的生平 323
第一节 葛洪及其《抱朴子·内篇》的道教思想体系 323
二、《抱朴子·内篇》所建构的道教理论体系 324
第二节 寇谦之及其新道教 333
一、改革旧天师道的必然性 333
二、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的步骤 334
三、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的基本纲领 336
四、寇谦之新道教是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339
第三节 陆修静对建构道教理论的贡献 340
一、整理道书,“总括三洞”,使道经系统化 341
二、造作道书,大倡斋醮科仪 342
三、创立南天师道新的宗教组织 342
一、陶弘景的生平 343
第四节 陶弘景及其道教理论 343
二、陶弘景对道教理论的贡献 345
三、陶弘景所创立的神仙谱系 347
第七编 隋唐时期道家和道教的兴盛 350
第十七章 隋唐道家(道教)的兴盛及其原因 350
第一节 隋唐道家(道教)兴盛概述 351
一、道家(道教)地位显著提高 351
二、道家学说广泛传播理论日益深化 352
三、道家意识笼罩唐代整个文坛 353
第二节 隋唐道家(道教)兴盛的原因 354
一、一批政治道士参与现实阶级斗争,为道教争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354
二、统治者需要借助道教来维护王权 355
三、道教方术符合统治者需要 356
四、隋唐对期经济迅速发展,为道教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357
第一节 李世民运用道家思想实施“贞观之治” 359
第十八章 李唐统治者对道家思想的运用 359
一、坚持黄老“贵清静”的思想原则 360
二、对道家“君无为,臣有为”思想的改造利用 364
第二节 魏征运用道家思想辅佐唐帝 367
一、强调“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369
二、运用道家宽柔之术抚外安内 372
三、提倡用“诚信”协调君臣关系 374
第三节 唐玄宗崇道和注疏《道德经》 375
一、玄宗崇道的主要表现 376
二、玄宗注疏《道德经》之思想特征 379
第十九章 唐中后期社会改革和社会批判思潮中的道家思想 386
第一节 柳宗元、刘禹锡思想中的道家成分 387
一、对道家元气学说的继承与发挥 388
二、对道家天道自然论的继承与发挥 390
三、对黄老道家“人道有为”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392
第二节 罗隐《谗书》、《两同书》中的道家思想 394
一、《谗书》中的道家思想 395
二、《两同书》中的道家思想 398
第三节 《无能子》的自然哲学和社会批判思想 402
一、《元气自然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403
二、国家起源论和政治策略思想 405
三、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否定 407
第四节 陆希声以儒解道的思想特色 409
一、关于儒道相通的学说 409
二、哲学上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411
三、关于名实关系、权实关系的论述 414
第二十章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理论的深化 417
第一节 成玄英、李荣“重玄之道”的思想体系 418
一、关于“重玄之道”概述 419
二、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422
三、“重玄之道”——长生成仙的修养方法 423
第二节 孙思邈的医学养生论 426
一、把人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考察的医学理论 426
二、以“养性”为主的养生论 427
第三节 王玄览关于修道成仙的道教理论 429
一、关于“常道”与“可道”相互关系的思考 429
二、关于“众生俢道可得道”的说教 430
第四节 吴筠的宇宙观和修道论 432
一、宗教唯心主义宇宙观 433
二、注重修炼精、气、神的修道论 435
第五节 杜光庭“道通一气”的宇宙本体论 436
一、融合易老的“道气”观 436
二、“道气生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 441
三、“道气唯心”的神学归宿 443
第六节 谭峭《化书》的道教哲学及社会批判思想 444
一、《化书》的宗教变化观 444
二、《化书》的社会批判思想 446
第二十一章 道家思想向隋唐佛学中渗透 448
一、佛教世俗化过程需要道家的自然范畴 449
第一节 道家的自然主义对佛学的影响 449
二、道家的自然主义使佛学发生异化 452
第二节 道家思想对佛教修行论的影响 452
一、佛学在修行对象上涂上了道家神秘主义色彩 452
二、佛学在修行途径上吸收了道家的“无为”理论 453
三、佛学在成佛状况上吸收了道家的神仙说 454
第三节 佛学方法的相对主义化 455
一、用相对主义说明理事关系 456
二、关于“大小”、“一多”关系的相对主义论证 457
第八编 宋明时期道教的藩演 460
第二十二章 宋明时期道教兴盛概述 460
第一节 宋明时期道教兴盛的社会根源 460
一、统治者政治上需要道教安邦定国 460
封建社会后期(宋—清)道家思想的延续和影响 460
二、社会的苦难使道教成为人们精神上的避难所 463
第二节 道教教派的发展演变 463
一、符箓派道教的发展演变 464
二、内丹派道教的发展演变 465
一、道教理论著作的涌现 468
第三节 道教经典得到整理和丰富 468
二、道教经典得到进一步整理 469
第一节 陈景元及其《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470
第二十三章 道教学者在注《老》中传播和深化道教学说 470
一、道教唯心主义的本体论 471
二、提倡“悟常道”以养生 472
第二节 张嗣成及其《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474
一、“从无而有”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474
二、清静无为的治国之道 476
第二十四章 宋以后内丹学理论的发展 476
第一节 陈抟及其内丹理论 477
一、关于“先天图”和“无极图” 477
二、“服气辟谷,以恬默自处” 482
一、张伯端《悟真篇》的内丹理论 483
第二节 南宗和北宗的内丹理论 483
二、全真派的内丹学说 485
第九编 宋明官方学说与道家思想 488
第二十五章 道家思想渗入宋明道学 488
第一节 道家思想是宋道学的重要渊源之一 489
一、周孰颐的《太极图说》与道家渊源 489
二、邵雍的先天象数学及其道家渊源 493
第二节 程朱理学中的道家思想因素 499
一、程朱理学的“理”与道家的“道” 500
二、程朱理学的“灭欲”与道家的“不欲” 501
三、理学家“自一身以观天地”与道家的“静观玄览” 503
第三节 陆王心学中的道家思想因素 504
一、心学家的“心”与道家的“道” 505
二、心学家的“安坐”与道家的“坐忘” 506
三、心学家的“减”与道家的“损” 507
第四节 张载气学中的道家思想因素 508
一、张载的“太虚即气”和庄子的“通天下一气耳 508
二、张载的朴素辩证法同道家有血缘关系 510
第二十六章宋明统治者对道家思想的利用 512
第一节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512
一、以儒解道,使儒道合一 512
二、鼓吹相对主义,宣扬矛盾调和论 514
三、关于“无为”的见解 516
四、提倡“以神道设教” 517
第二节 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 518
一、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改造利用 519
二、发挥老子“爱民治国”的思想,注重“安民” 520
三、把“道”等同于理学家的“理” 521
第十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道家著作及各派学者对老庄的说解 524
第二十七章 《关尹子》、《叔苴子》的道家特色 524
第一节 《关尹子》以道为宗、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 524
一、成书年代 525
二、思想特征 531
第二节 《叔苴子》以道融儒佛的思想特色 536
一、“意与气皆始于至无”的本原论 536
二、关于政治与道德的朴素辩证法 537
三、关于“学道贵化”的方法论 539
四、“治人者非必儒术”的政治观 541
第一节 王安石对老子思想的改造 544
第二十八章 宋元时期注老学者的道家思想 544
一、道有体用,体“无”用“有” 545
二、生物者“无为”,成物者“有为” 547
三、“新故相除”,“刚柔相济” 548
第二节 苏辙《老子解》和会三家的思想特征 551
一、以“性”解“道”,和会三家 552
二、消极无为的保守哲学 555
第三节 吴澄《道德真经注》打上了道学烙印 557
一、本体论的理学烙印 558
二、认识论的心学倾向 562
三、发展观的二重性 563
第二十九章 明代注《老》学者的道家思想 566
第一节 薜蕙政治思想的道家倾向 566
一、肯定道家思想可以经世 567
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569
三、以易简为政的施治原则 571
第二节 焦竑以佛解老的思想特色 572
一、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572
二、“有即无”、“色即空”的世界观 574
三、“以无应有”的相对主义归宿 575
第三十章 明末至清末启蒙思想家与道家 578
第一节 李贽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579
一、三教融通的思想格局 580
二、政治上倾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 582
三、哲学上相对主义的归宿 585
第二节 傅山思想的道家倾向 587
一、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587
二、淡泊名利、傲视王侯的人生观 589
三、启蒙的思想意识 590
第三节 方以智《药地炮庄》的思想内容 592
一、以儒解庄的“托孤”说 593
二、以避世全天年的“救世”说 596
第四节 王夫之及其《老子衍》对道家学说的批判继承 601
一、对老子哲学实行了唯物主义改造 602
二、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 604
三、《老子衍》的不足之处 607
第五节 魏源《老子本义》与经世致用的黄老学说 610
一、肯定黄老之学是“经世致用”之学 611
二、对黄老之学丰富内容的论述 613
第六节 严复的天演哲学与老庄思想 617
一、中国近代唯物主义的先声 617
二、“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社会政治思想 620
三、“天演”与老庄思想 623
后记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