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1
胡适和早期白话诗 10
鲁迅新诗的成就和不足 18
内在律:郭沫若对新诗的重要贡献 31
新诗奠基者的“回头路”——试论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 45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诗 60
王统照在新诗上的探索 71
闻一多、徐志摩和新月诗派 83
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幻灭——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 96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得失 111
蒋光慈、殷夫的政治抒情诗 122
象征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 130
李金发《弃妇》赏析 141
王独清《但丁墓旁》赏析 145
卞之琳《道旁》赏析 149
王辛笛《风景》赏析 152
戴望舒:别开生面的政治抒情诗人 155
《宝马》:新的史诗创作的成功尝试 171
艾青诗歌中的生死主题 182
艾青对诗歌语言的两种加工 190
语象美—绘画美—流动美——臧克家抒情诗的形象构成 203
臧克家诗歌语言和体式的演变 216
臧克家的叙事诗、报告长诗和讽刺诗 229
田间早期的三部诗集 248
高兰朗诵诗:追求诗与时代的契合点 257
《剑北篇》:老舍对诗歌大众化的重要尝试 265
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 277
诗歌大众化:一种美学境界 295
“有感而发”就是诗吗? 301
试谈民族文学传统在五四时期的现代化转换 309
中国文学现代化、民族化的踪迹 317
对诗一呼 327
先诗情 后诗艺 333
主客契合出诗情 338
灵感·构思·意象 345
华章读罢话短长 351
人的尊严 诗的风骨 357
由桑恒昌看黄河诗派 363
从欢快到深沉 373
孔孚山水诗的两种审美心态 378
孔孚山水诗的两种创作机制 387
后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