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重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意旨与界域 1
一、回到学术层面 1
二、填补研究空白 3
三、客观把握思想 5
四、公正评估价值 7
五、制约与界域 9
第一章 马克思文稿的构成及其命运 12
一、马克思文稿的组成及其保存与流传 12
二、马克思全集有独立价值的五种版本 14
三、马克思重要文本的刊布情形 19
四、马克思文本流传和研究史上的重要事件 21
第二章 马克思著述知多少——从“书志学”(bibliography)方面所进行的清理与统计 24
一、这一问题探讨的意义、难度与可能的途径 24
二、恩格斯和列宁文章中所罗列出的马克思著述 27
三、几类语种的马克思全集的编辑、出版历程及书目统计 29
四、几种马克思著述的综合性“书目志” 34
五、MEGA2已经出版的卷次及其收文情形 38
六、单独统计、剔除重复者之后的统计及其结论 42
一、按题材、专题分类与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 47
第三章 马克思的文本世界——对马克思53部重要著述的写作与出版情况的梳理、考证 47
二、少年习作(5部) 51
三、笔记世界(10部) 57
四、时事评论(17部) 79
五、思想创构(8部) 114
六、写作《资本论》的历程(13部) 138
第四章 马克思文本的研究现状 175
一、“通行本”研究中的遗漏 176
1.非“经典”著作 176
2.时事评论 178
3.笔记 179
4.书信 180
二、经典研究中的空白 181
1.《共产党宣言》 181
2.《资本论》 182
3.《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 184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6
第五章 马克思文本解读中的五种类型 188
一、战友和学生的阐释和宣传 188
二、政治领袖的理解和推动 191
三、文本研究中的“苏联模式” 193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嫁接”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发现” 195
五、“马克思学”的归旨和MEGA版的编纂原则 196
第六章 前苏联马克思文本研究的特点——以《共产党宣言》为例 199
一、资料的收集、出版与考证 199
二、写作过程的梳理与甄别 205
三、文本结构的探析 212
四、重要思想的提炼和分析 219
五、从对《宣言》的探讨看文本研究中“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得失 228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个新的研究动向 231
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231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类型 232
三、“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 235
附录:《论在马克思主义之后恢复马克思》 236
第八章 目前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史论关系 250
一、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疏离 250
二、从文本学研究的视角看《回到马克思》 253
三、方法论上的三点疑虑 257
四、马克思研究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研究 260
第九章 文体、文本及其相关问题 262
一、目前我国哲学研究中的文体问题 262
二、西方文体学理论在本质上并不排斥哲学文体 265
三、西方一些哲学派别所涉及到的哲学文体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268
四、哲学文体问题研究的一般图景 273
第十章 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再省思 275
一、近年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场争论 275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 277
三、学术性与思想性 279
四、本真性与主体性 281
五、公度性与个性化 284
一、从网上的讨论谈起 289
第十一章 哲学教学中的文本问题 28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现状 290
三、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水平提高的内在阻障 293
四、探求一些可能的思路 298
第十二章 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定位 302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地位的两种极端的评论 302
二、“比较研究”与“文本研究”、“现实研究”的关系 306
三、马克思是“哲学终结论者”吗? 308
四、比较的前提、比较的态度与比较的逻辑 311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