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 1
建制沿革 1
目录 1
简史 5
第一章 山东师范馆山东全省师范学堂时期(1902—1909) 6
第一节 山东师范教育的诞生 6
第二节 山东师范教育创立的历史意义 8
第三节 山东大学堂师范馆、师范学堂时期的教育与教学 9
第一节 山东全省优级师范学堂的管理体制 15
第二章 山东全省优级师范学堂时期(1909—1912) 15
第二节 山东全省优级师范学堂的历史成就 16
第三节 山东优级师范学堂时期的教育与教学 17
第三章 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时期(1912—1914) 19
第一节 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建立的历史背景 19
第二节 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的革新 20
第三节 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教育与教学 21
第四章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期(1914—1934) 25
第一节 民国初年全国师范学校的调整与重组 25
第二节 王祝晨校长的教育革新 27
第三节 走在五四运动前列的省立一师 30
第四节 王尽美的建党活动 34
第五节 革命先烈庄龙甲和省立一师党组织的创立 38
第六节 国民革命中的省立一师 41
第七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省立一师 43
第八节 省立一师时期的教育与教学 46
第五章 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时期(1934—1950) 50
第一节 党组织的重建与抗日救亡运动 51
第二节 流亡中的省立济南师范学校 54
第三节 日伪“省立济南师范学校” 56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省立济南师范学校 58
第五节 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时期的教育与教学 60
第六节 济南女子师范学校 66
第七节 济南乡村师范学校 67
第六章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时期(1950—2002) 69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 69
第二节 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济南师范学校 77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济南师范学校 81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教学与教研 83
第五节 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91
第六节 中师转型期的探索之路 97
人物志 109
丁毅 109
丁世峄 111
于云亭 114
于明信 117
马克先 120
马晓玲 122
马继孔 123
马霄鹏 125
马馥塘 127
王讷 129
王彬 132
王凤岐 134
王幼平 135
王尽美 139
王希坚 149
王若杰 154
王俊千 157
王树成 158
王祝晨 160
王振麟 167
邓广铭 169
丛禾生 171
丛琯珠 171
史若虚 174
宁范玲 176
刘仁 177
刘 汉 179
刘震 181
刘仲羽 186
刘芝言 188
刘其人 192
刘国杰 194
刘冠三 197
刘培园 202
刘培源 204
吕雨雪 206
孙正 207
孙兆彭 210
孙伯龙 212
孙宝诚 213
孙鸣岗 214
孙衷文 215
孙常印 218
孙善师 221
安波 223
庄龙甲 225
延伯真 231
朱道南 232
吴军 238
吴悟 239
吴天墀 240
吴鸣岗 243
吴秋辉 244
张翼 247
张玉山 249
张芹香 251
张捷三 255
张福林 257
李淦 259
李蓉 263
李广田 264
李长庚 270
李永祥 272
李佐民 273
李芸生 276
李国榕 278
李宗鲁 279
李善阶 281
李微东 283
李殿杰 285
杨一辰 286
杨希文 290
杨格非 292
杨殿奎 293
沈延年 295
沈百贞 296
沙月坡 298
肖道军 300
陆绍闵 301
陈莉 303
陈会文 305
陈裕国 307
陈锐霆 309
周立汾 312
季羡林 313
林茵如 316
范予遂 318
范明枢 321
侯宝星 328
宫钧民 329
弭菊田 330
赵太侔 334
赵笃生 336
赵殿昌 337
郝建仁 338
郝振菊 341
项堃 342
唐家隆 348
唐毓斌 349
夏页文 351
徐胜三 352
聂在富 354
袁驼 356
袁复荣 360
郭绍虞 363
陶钝 364
高平 369
高荆 370
屠风林 372
隋灵璧 374
彭畏三 376
蒋衍升 378
谢鸿焘 381
韩作云 384
鲁之沫 386
褚斌杰 388
路遇 390
綦际霖 393
臧克家 395
鞠思敏 402
附:济南师范学校先进人物名录 412
大事记 415
主要参考书目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