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环境安全性概论 1
1 绪论 1
1.1对象和范围 1
1.2基本概念 2
1.3特征与趋势 4
1.4现状与应用 5
2 基础反应 9
2.1分子键合作用 9
2.2氧化-还原反应 12
2.3水解反应 16
2.4生物反应动力学 17
3.1生物代谢 20
3生物过程 20
3.2生物浓缩 21
3.3生物放大 23
3.4生物转化 23
4生态过程 28
4.1分配与挥发 28
4.2吸附与吸收 31
4.3溶解与沉积 36
4.4降解与蓄积 37
4.5迁移与归趋 43
4.6生态污染与健康 47
5环境毒理与健康 50
5.1环境毒理学基础 50
5.2剂量与效应关系 55
5.3毒性动力学机制 57
5.4生物标志物与毒性 63
6联合毒性作用 66
6.1联合作用基础 66
6.2联合作用类型 67
6.3毒性作用机制 69
6.4联合作用评定 72
7生态毒性与健康 75
7.1污染物毒性 75
7.2生态毒作用类型 79
7.3环境流行病学基础 81
8.1急性毒性试验 84
8环境毒性试验 84
第2篇 环境安全与健康研究应用 84
8.2亚急性毒性试验 94
8.3慢性毒试验 96
8.4行为毒理学试验 98
8.5迟发神经毒性试验 100
9健康免疫毒性 101
9.1免疫过程 101
9.2非特异性免疫 101
9.3特异性免疫 102
9.4免疫毒性试验 103
10遗传毒性效应 107
10.1环境遗传毒性 107
10.2化学诱变机制 110
10.3损伤的修复 111
10.4遗传毒性试验 113
11环境安全效应评价 118
11.1安全评价基础 118
11.2环境安全初筛试验程序 120
11.3人群健康效应评价 121
11.4剂量反应评价 123
12环境辐射污染 126
12.1环境辐射基础 126
12.2辐射的生物毒性效应 127
12.3电磁辐射污染 128
13.1 QSAR方法现状 131
13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131
13.2结构参数 132
13.3研究方法 133
13.4数学方法 136
1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38
14.1主要污染物类型 138
14.2环境行为特征 140
14.3污染与健康影响 142
1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146
15.1基本概念 146
15.2作用机制 147
15.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148
15.4活性鉴别方法 150
16.1基本概念 153
16环境绿色化学 153
16.2内容与方向 154
16.3产品与技术 155
17废物资源化技术 159
17.1资源化概述 159
17.2废气资源化技术 161
17.3废水资源化技术 165
17.4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170
第3篇 环境安全性管理与对策 174
18环境污染应急 174
18.1基本概念 174
18.2方法与对策 177
18.3应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185
19.1生物化学检测 189
19样品检测与处理技术 189
19.2物化处理技术 191
19.3有机样品预处理 193
20化学品安全管理 194
20.1化学品管理现状 194
20.2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模式 195
20.3化学品优先控制筛选 197
附录 199
附录1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99
附录2 核应急管理导则——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 207
附录3 美国水污染控制管理法的294种优先污染物名单 212
附录4 推荐的我国有毒有害化学品筛选参考名单 214
主要参考文献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