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叙述 1
五经无双许叔重 1
一 许慎《说文解字》 1
(二)多维视野 3
1 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 3
2 文字学研究的管钥 9
3 形、音、义三位一体 11
(三)要点提示 13
1 文字研究的经典 13
2 古音研究资料的宝藏 15
3 训诂研究的渊薮 16
4 熔文字、音韵、训诂于一炉的语言研究 17
(四)参考文献 18
(一)背景叙述 20
承前启后的官修韵书 20
二 《广韵》 20
(二)多维视野 22
1 中古时代汉语语音资料总汇 22
2探古求今的桥梁 23
3 按韵编排的字典 26
4 校勘辑佚古书的宝库 28
(三)要点提示 29
1 中古韵书的集大成之作 29
2 上古音研究的津梁 31
3 现代汉语方言研究的参照系 31
4 词汇训诂及校勘辑佚的宝藏 32
(四)参考文献 34
三 《尔雅》 35
(一)背景叙述 35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经典著作 35
1 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著作 37
(二)多维视野 37
2 训诂学的开创之作 40
3 《尔雅》影响深远 42
4 《尔雅义疏》是《尔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成就卓著 43
(三)要点提示 47
1 《尔雅》是训诂学建立的标志 47
2 《尔雅》对先秦文献语言研究居功至伟 48
3 《尔雅》派训诂的渊源 48
4 《尔雅义疏》是《尔雅》研究的翘楚 49
(四)参考文献 50
四 《广雅》 52
(一)背景叙述 52
乾嘉训诂学大师王念孙 52
(二)多维视野 54
1 《广雅》是继《尔雅》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 54
2 《广雅疏证》是中国语言学史一大转折点的标志 57
3 《广雅疏证》取材宏富,成就卓著 58
4 《广雅疏证》深得训诂之要 62
(三)要点提示 65
1 《广雅》是雅系辞书的代表作之一 65
2 《广雅疏证》代表了乾嘉时代训诂学的最高成就 66
(四)参考文献 68
五 《方言》 69
(一)背景叙述 69
世界方言学史上最早的比较方言词汇学著作 69
(二)多维视野 70
1 方言学的首创之作 70
2 “转语”与古代方音的研究 72
3 方言史研究的宝库 73
1 训诂学史上别开生面之作 74
4 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 74
(三)要点提示 74
2 汉语史研究的独特材料 75
3 中国古代方言学史上的扛鼎之作 76
(四)参考文献 78
六 《汉语音韵学》 79
(一)背景叙述 79
一代语言学宗师 79
(二)多维视野 81
1 重视现代语音学理论 81
2 资料收罗完备 85
3 富有特色的教科书 87
(三)要点提示 88
1 传统音韵学的现代化 88
2 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89
3 材料丰富,建构立体系统 90
(四)参考文献 91
七 《训诂学》 92
(一)背景叙述 92
英年早逝的训诂学家 92
(二)多维视野 93
1 成绩卓著,根柢深厚——《训诂学》总体评价 93
2 拓展领域——《训诂学》特色之一 95
3 注重实用——《训诂学》特色之二 97
4 着眼创新——《训诂学》特色之三 99
(三)要点提示 101
1 继承传统,强调实用 101
2 开拓领域,注重创新 102
3 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104
(四)参考文献 106
中国语言学史的草创之作 107
八 《中国语言学史》 107
(一)背景叙述 107
(二)多维视野 108
1 中国语言学史的开山之作 108
2 充分肯定中国语言学研究史上的巨大成就 110
3 精辟分析中国语言学研究史上的辉煌成就 110
4 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析得失 110
(三)要点提示 111
1 内容宏富,阐述简明 111
2 史论结合,脉络清晰 112
3 实事求是,持论公允 113
4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114
(四)参考文献 116
具有国际影响的当代最著名的文字学家 117
(一)背景叙述 117
九 《文字学概要》 117
(二)多维视野 118
1 最完善的文字学概论性著作 118
2 文字学研究与出土文字材料相结合 122
3 特色鲜明,新见迭出 123
(三)要点提示 126
1 继承前贤,后出转精 126
2 以语言学的观点研究文字学 127
3 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 128
4 别具一格的章节安排 128
(四)参考文献 129
十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130
(一)背景叙述 130
敦煌语言文字学的拓荒者 130
1 研究敦煌变文、通读其他文献必备的工具书 131
(二)多维视野 131
2 开辟俗语词研究新天地 134
3 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 135
4 语言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140
(三)要点提示 141
1 现代训诂学的成功之作 141
2 阅读敦煌文献的必备工具书 142
3 断代词汇及词汇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142
(四)参考文献 143
十一 索绪尔和《普通语言学教程》 144
(一)背景叙述 144
默默耕耘,身后留名 144
(二)多维视野 146
1 语言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总体评价 146
2 造就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潮——《普通语言学教程》方法论评价 149
(三)要点提示 151
1 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 151
2 共时和历时 153
3 符号理论 155
4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57
5 价值理论 158
(四)参考文献 159
十二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 161
(一)背景叙述 161
从实用中发展理论 161
(二)多维视野 164
1 美国语言学中的牛顿——布龙菲尔德总体评价 164
2 注重形式,为描写语言结构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布龙菲尔德的方法论评价 166
(三)要点提示 170
1 行为主义的语言观 170
2 关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 172
3 音位的特征和类型 173
4 语法中的单位 174
5 语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180
6 关于意义 181
(四)参考文献 183
十三 乔姆斯基和《句法结构》 184
(一)背景叙述 184
结构主义语言学穷途末路,穷则思变 184
(二)多维视野 189
1 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总体评价 189
2 从归纳到演绎、从语言描述到公式表达——乔姆斯基 194
方法论评价 194
(三)关于TG的一般知识 198
(四)要点提示 203
(五)参考文献 209
响应时代呼唤,建立中国的语言理论 210
十四 高名凯和《语言论》 210
(一)背景叙述 210
(二)多维视野 215
1 中国语言理论的先驱——高名凯总体评价 215
2 将结构主义方法论全面运用于语言各个领域——高名凯方法论评价 217
(三)要点提示 220
1 语言的社会本质 220
2 语言的职能 220
3 语言和言语 221
4 语言的各种变体 222
5 语言系统及其内部结构的组成 222
6 “位”和“素” 223
7 语言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223
(四)参考文献 225
以夷制夷,教育救国 226
十五 马建忠和《马氏文通》 226
(一)背景叙述 226
(二)多维视野 228
1 建立了汉语语法学——《马氏文通》总体评价 228
2 标志着中国语言研究开始步入现代语言学的开端——《马氏文通》方法论评价 230
3 朴素的普遍语法观念——当代语言学环境下对《马氏文通》的新视野 231
(三)要点提示 233
1 词法 233
2 “位次”说 236
3 句子分析——词 237
4 句读系统 238
5 关于《文通》的模仿 239
(四)参考文献 241
十六 吕叔湘和《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242
(一)背景叙述 242
锲而不舍,承前启后 242
1 中国语法学界一代宗师——吕叔湘总体评价 244
(二)多维视野 244
2 汉语语法学承上启下的著作——《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评价 245
(三)要点提示 251
1 引言部分 251
2 单位部分 252
3 分类部分 253
4 结构部分 253
(四)参考文献 254
十七 朱德熙和《语法讲义》 255
(一)背景叙述 255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西结合的产物 255
(二)多维视野 256
1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领路人——朱德熙总体评价 256
2 采用结构主义框架和方法建立新的汉语语法体系——《语法讲义》方法论评价 257
1 语法单位 262
(三)要点提示 262
2 词的构造 263
3 词类理论和描写 263
4 句法结构 264
(四)参考文献 265
十八 刘叔新和《汉语描写词汇学》 267
(一)背景叙述 267
学术冷门中的佼佼者 267
(二)多维视野 268
1 建立了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总体评价 268
2 建立了汉语描写词汇学理论体系——《汉语描写词汇学》方法论评价 272
(三)要点提示 274
1 词汇成分和词汇单位 274
2 词语的形式和意义 277
4 词汇单位类集和词汇结构组织 278
3 词汇的范围 278
5 汉语词汇体系性 281
(四)参考文献 281
十九 陈望道和《修辞学发凡》 282
(一)背景叙述 282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物 282
(二)多维视野 285
1 中国现代修辞学奠基人——陈望道总体评价 285
2 现代修辞学史的第一座里程碑——《修辞学发凡》总体评价 288
(三)要点提示 291
1 中国修辞学的第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291
2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学说 292
3 修辞“以语言为本位”的观点 294
4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学说 296
(四)参考文献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