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菁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浄空老法师讲述
  • 出 版 社:财圑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
  • 出版年份:2002
  • ISBN:
  • 页数:292 页
图书介绍:

壹、讲经缘起 1

贰、正释经文 6

一、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德遵普贤第二) 6

二、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德遵普贤第二) 14

三、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德遵普贤第二) 26

四、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德遵普贤第二) 26

五、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德遵普贤第二) 30

六、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德遵普贤第二) 34

七、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於诸眾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德遵普贤第二) 35

八、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大教缘起第三) 38

九、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法藏因地第四) 41

十、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嗔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法藏因地第四) 42

十一、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法藏因地第四) 45

十二、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至心精进第五) 53

十三、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於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至心精进第五) 57

十四、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於彼。(至心精进第五) 62

十五、住真实慧。勇猛精进。(积功累德第八) 69

十六、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积功累德第八) 71

十七、植眾德本。不计眾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於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眾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73

十八、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积功累德第八) 94

十九、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101

二十、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111

二一、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嗔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112

二二、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130

二三、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132

二四、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菩萨修持第三十) 133

二五、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菩萨修持第三十) 137

二六、遍游佛剎。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菩萨修持第三十) 141

二七、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菩萨修持第三十) 148

二八、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菩萨修持第三十) 155

二九、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161

三十、其心正直。论法不厌。求法不倦。(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166

三一、淳净温和。寂定明察。(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168

三二、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171

三三、志愿安定。求道和正。净定安乐。(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173

三四、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於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为心走使。有无同忧。(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176

三五、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178

三六、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185

三七、若曹当熟思计。远离眾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无可乐者。(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188

三八、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为眾恶。甚为大德。(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193

三九、佛教群生。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护其福德。(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194

四十、世间诸眾生类。欲为眾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後受殃罚。更相报偿。痛不可言。(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199

四一、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雠。破家亡身。不顾前後。(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00

四二、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04

四三、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妷。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12

四四、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15

四五、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惧。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19

四六、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21

四七、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27

四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眾恶。身独度脱。护其福德。(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234

四九、从小微起。成大困剧。皆由贪著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天道施张。自然糺举。(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237

五十、尊圣敬善。仁慈博爱。(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240

五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作事仓卒。败悔在後。(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241

五二、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248

五三、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未尝宁息。(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254

五四、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257

五五、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262

五六、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264

五七、阿逸多。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270

五八、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著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274

五九、复有眾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279

六十、当孝於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282

附: 287

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287

精要十念法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