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何谓内圣外王 4
第一节 “内圣外王之道” 4
一、道术与方术 5
二、“内圣外王”的准则 8
第二节 “内圣外王之道”的儒化 9
一、庄子儒化 10
二、道为儒用 13
第三节 “内圣外王”的近义语 15
一、先秦术语 16
二、秦后术语 18
三、术语综论 21
第一节 开创的时代 23
一、“内圣外王”的雏形 23
第二章 儒家内圣外王学说的发展历程 23
二、孔子: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开创者 24
三、子思、孟子:孔子“内圣”学说的发展者 26
四、荀子:孔子“外王”学说的发展者 28
第二节 转型的时代 30
一、汉代的转型 30
二、玄风佛雨下的儒学低潮 33
三、隋唐儒家的呼唤 36
第三节 精致的时代 40
一、内圣成德之教的凸显 41
二、外王事功之学的抗衡 44
第四节 碰撞的时代 54
一、改良风云 55
二、“死的”拖住“活的” 59
第五节 会通的时代 63
一、现代新儒家的崛起 64
二、“内圣外王”的现代诠释与要求 67
三、当代海外新儒家的拓展 73
第三章 儒家内圣外王人格的原型 78
第一节 儒家模式人格的三种发展形态 78
一、开物成务型 78
二、圣君贤相型 85
三、传道布教型 93
第二节 儒家对七圣的构想与连接 97
一、天命纽带 98
二、血缘纽带 100
三、道统纽带 102
四、榜样纽带 104
五、禅让纽带 106
第三节 儒家理想人格模式的二律背反 109
一、儒家三种人格模式之异同 109
二、儒家人格崇拜的二律背反 112
三、儒家人格崇拜的内在矛盾 118
第四章 儒家理想人格范畴 120
第一节 儒家人格范畴的由来 120
一、中国古代道德范畴的由来 120
二、从道德范畴到人格范畴 122
三、人格范畴的特点 125
四、人格范畴的原始界说 126
第二节 先秦儒家的人格范畴理论 127
一、孔子的人格范畴理论 127
二、子思和孟子的人格范畴理论 132
三、荀子的人格范畴理论 137
四、《易传》的人格范畴理论 143
五、《礼记》的人格范畴理论 146
六、先秦儒家人格范畴概述 147
第三节 宋明儒家的人格范畴理论 149
一、人格本体化 149
二、人格层次论 151
三、做人与为圣 153
第四节 近现代儒家的人格范畴 156
一、近代人格范畴理论 156
二、现代新儒家的人格范畴理论 159
第五章 成己成物——内圣外王的人格要求 172
第一节 人的地位与心性修养 172
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172
二、心性论 176
第二节 成己之道 189
一、志·学·行 189
二、修身 200
第三节 成物之道 221
一、成己所以成物 222
二、成物之道 224
三、时止时行道与偕 232
一、天·君·民 236
第一节 民为邦本 236
第六章 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政治要求 236
二、民为邦本 241
三、治民之要 244
第二节 王道政治 250
一、王道观的形成与发展 250
二、礼·乐·刑·政 252
第三节 修齐治平 263
一、修齐治平理论的演变 264
二、修身 265
三、齐家 269
四、治国 281
五、平天下 285
第七章 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学术要求 288
第一节 攻乎异端 288
一、儒家对“异端之异端”的批判 289
二、儒家对“吾儒之异端”的批判 296
三、儒家学术批判的意义 304
第二节 道统意识 306
一、道统的构成 306
二、确立道统的意义 308
第三节 经世致用 310
一、“道在六经” 310
二、通经致用 317
第八章 返本开新——内圣外王的现代要求 329
第一节 返传统儒学之本 329
一、“本”的失落 330
二、返本 333
三、“本”的重建 335
第二节 道德的形上学 339
一、重振儒家的人文精神 339
二、现实世界的二元分立 343
三、道德形上学的重构 347
第三节 开新外王 352
一、疏导与开新 353
二、“新外王”的具体表现 357
第九章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391
第一节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特征 391
一、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体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391
二、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393
三、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体现了体与用的统一 395
第二节 儒、道、墨内圣外王之道的异同 396
一、儒道内圣外王之道的异同 396
二、儒墨内圣外王之道的异同 403
第三节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当代价值 408
一、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价值 408
二、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当代价值 413
参考文献 420
附录:张岱年先生对论文的学术评语 422
后记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