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上编 本体论 3
第一章 文化背景与生成机制 3
第一节 史官文化之背景机制 3
第二节 深沉的历史意识 13
第二章 本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 24
第一节 资治与借古鉴今 24
第二节 劝惩的精神 34
第三节 实录的原则 42
第四节 史书论赞与史传文学的关系 51
第五节 本体意识与史传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 61
第一节 从言事分纪到言事相兼 67
第三章 形式的萌生与成熟 67
第二节 多种体裁的探索 75
第三节 形式的成熟 80
第四章 文学化的历史画卷 86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共性特质 86
第二节 形象与情节解绎的历史 94
第三节 文学化的叙事模式 102
第四节 “众美兼善”的表现手法 111
第五节 “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 127
第五章 史学中的美学 136
第一节 结构之美 136
第二节 叙事之美 142
第三节 史传文学人物形象的美学意义 155
第六章 横向的渗透与影响 162
第一节 史传文学与神话传说 162
第二节 史传文学与先秦诸子 172
第三节 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 178
下编 流变论 189
第一章 史传文学之发轫 189
第一节 记言为主的《尚书》 189
第二节 专于记事的《春秋》 194
第二章 史传文学的奠基——《左传》 198
第一节 《左传》的诞生 198
第二节 《左传》的思想倾向 202
第三节 《左传》的人物形象 206
第四节 《左传》的叙事写人与语言艺术 212
第五节 《左传》的战争描写 217
第三章 《国语》与《战国策》 222
第一节 “深闳杰异”的《国语》 222
第二节 “敷张扬厉”的《战国策》 229
第一节 《穆天子传》 240
第四章 小说化的《穆天子传》与《晏子春秋》 240
第二节 《晏子春秋》 248
第五章 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 259
第一节 伟大的人格 259
第二节 宝贵的思想财富 265
第三节 宏伟的历史人物画卷 274
第四节 “无韵之《离骚》” 282
第五节 写人艺术的新成就 287
第六章 史传文学的转折与回落 296
第一节 《新序》、《说苑》、《列女传》 296
第二节 班固的《汉书》 303
第三节 史学与文学的分流 313
第四节 史传文学的转型 323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