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和红学研究的新思路 7
一、动力过程说 7
二、接受形态说 10
三、两极创造说 14
四、能动曲解说 17
五、“不即不离”说 20
六、空白填充说 23
七、期待视野说 25
八、比较分析说 28
第三章 《红楼梦》主题之接受 31
第一节 《红楼梦》主题接受史上的三大范式 31
一、王国维范式:“私欲解脱说” 34
二、胡适范式:“自叙传说” 37
三、李希凡范式:“封建社会阶级斗争说” 42
一、“复合式主题说”:对于新范式的呼唤 54
第二节 主题接受史考察之结论 54
二、对高鹗续书思想性的重新肯定 56
三、《红楼梦》主题接受史的启示 60
第四章 《红楼梦》悲剧艺术面面观 69
第一节 关于悲剧艺术接受的宏观思考 69
一、悲剧艺术的社会接受与个人接受 69
二、对于悲剧理论精华的接受美学概括 72
第二节 《红楼梦》悲剧美学意义新探 78
一、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红学悲剧观 78
二、《红楼梦》悲剧美学意义的重新阐释 82
第三节 高续四十回:《红楼梦》悲剧价值的实现 104
一、原著与续书在悲剧结构上的关系 105
二、宝黛爱情悲剧的信息输出 108
三、回味不尽的人生悲歌——《红楼梦》结尾的艺术接受 118
第五章 《红楼梦》人物接受 127
第一节 文学人物接受的抽象规定 127
一、文学人物接受的三点推论 127
二、文学人物接受论文的特点 133
第二节 红楼人物接受试验 136
〈一〉虚实相生——甄、贾宝玉形象的超越性内涵 137
〈二〉六对矛盾——金陵十二钗蕴含的人生哲理 147
〈三〉三种需要——袭人、晴雯、香菱人格之能动曲解 178
〈四〉“象外之象”——刘老老、贾母性格“空白”探微 190
〈五〉荒漠栖身——对三女自杀案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202
〈六〉“河东狮吼”——夏金桂、宝蟾形象的认识论作用 210
〈七〉“隐性读者”——超现实人物的接受美学意义 216
〈八〉结语——兼论何其芳“典型共名说”的接受美学意义 225
第六章 对《红楼梦》诗歌文本的三级接受 (以《葬花辞》为例) 234
第一节 初级的直觉性审美接受 236
第二节 中级的知觉性反思接受 242
第三节 高级的抽象性历史接受 248
第七章 《红楼梦》叙事艺术接受美学探索 256
第一节 小说叙事艺术接受的三点推论 257
第二节 小说叙事艺术接受 262
〈一〉幻境红尘,有隐有见——虚实相生的总体结构 262
〈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情节演变的预示结构 267
〈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情节发展的复线结构 272
〈四〉奇峰对插,秀水分流——情节设置的对峙结构 279
〈五〉插柳穿花,烘云托月——情节安排的穿插映带 286
〈六〉云龙雾豹,变化无方——情节发展的曲折多变 291
〈七〉鹜飞长天,珠落玉盘——生动细节的运用 297
〈八〉诗情画意,韵味无穷——活动场面的意境 303
〈九〉骏马下坡,鸷鸟将翔——情节趋向的动势 309
〈十〉空谷传声,余音袅袅——情节收煞的余势 314
〈十一〉烟云模糊,囫囵难解——叙事的模糊化艺术 320
第八章 民族文化传统与《红楼梦》艺术接受 327
第一节 “传统”的内涵及与艺术接受的关系 327
一、“传统”的内涵 327
二、“多元交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 329
三、文化传统与艺术接受的关系 335
第二节 《红楼梦》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339
一、“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340
二、“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 347
三、“实录”与“奇幻” 363
四、“悲剧”与“喜剧” 367
五、“出世”与“入世” 371
六、“情不情”与“情痴” 376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