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第一章 本质与对象第一节 揭示民俗的真正奥秘 1
民俗的起源 1
目录序叙论第一节 民俗学的发生历程 2
作为主体性的文化选择 5
第二节 中国民俗学评析 6
选择导致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9
透视社会生活的广角镜 13
第三节 兴起与发展:民俗文化学 14
第二节 关于本质与定义的表述 17
“民俗”语源与中国人的译述 17
第四节 民俗文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20
众说歧出的“民俗”定义 20
第五节 走向新的综合 23
民俗的基本问题 24
第六节 关于本书的篇章结构 28
民俗定义及其文化属性 28
区别一般意义的特殊文化 32
第三节 民俗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36
判断研究对象的根据 36
对象是诸要素的系统联系 40
研究对象的中介性质 44
寻求新的哲学基点 47
第四节 多维视野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52
民俗与文化基因 52
民俗与文化心态 56
民俗与文化变迁 58
民俗与精神生活 61
第二章 范围与任务第一节 民俗文化学的本体结构 67
本体说略 67
学科基石——本体构架 70
本体结构的研究“视角” 74
本体与应用 78
加强和发展应用研究 82
第二节 学科目标及其衍化 86
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回顾 86
人与社会的统一 89
四大要素:生理、地理、物理、心理 92
诸要素的衍化与整合 97
本学科新的含义和特色 100
第三节 多重交叉而又独树一帜 100
民俗文化的流向与辐射 103
交叉的三大层面 107
相关学科述略(上) 111
相关学科述略(下) 116
第四节 融会古今与贯通现实 120
完善学术体系 120
阐释现代价值 124
高扬中国气派 127
第三章 性质与特征第一节 决定性质的“土壤”和生态分析 133
地理与自然环境 134
经济与生产方式 138
社会与制度组织 142
宗教文化与儒家礼制 146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四大性质 150
符号迁移 150
物化象征 155
复合隐喻 159
角色心理 163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五大特征 167
社会普同 168
信息共有 172
模式整合 176
乡缘风土 180
贯通古今 183
第四节 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187
人伦为本的社会准则 188
和合圆满的理念追求 191
积极入世的务实态度 195
直观直觉的思维方式 199
第四章 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点面结合的组合系统 206
民俗——富有个性的文化事象 206
从“个体”到“模式” 210
民俗模式成因的外在结构 214
“场”理论与民俗组合系统 218
第二节 隐显互动的复合形态 223
内核与外壳 223
意象与言象 227
心知与外化 232
思维与表征 235
第三节 微观领域:调节人心的功能 239
心理认知 241
精神平衡 244
娱乐身心 248
审美感受 251
生命意识 254
第四节 宏观视野:规范世道的功能 257
传统威严的“堆垒” 257
民间信仰的“图腾” 261
社会关系的“阀门” 265
民族个性的“标的” 269
原始混融 276
第五章 类型与分类第一节 民俗文化类型评估 276
双向回流 281
神秘投影 284
区系渗透 288
第二节 分类的实质:秩序与解释 292
对分类的定位 292
系统中心与整体研究 296
西哲阐述“文化”的启示 299
中国民俗文化的“思想素材” 304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分类原则 308
民俗文化的基本类型 308
欧美日本学者对分类的探索 312
当今通行之分类原则 319
一项基础性研究 324
第四节 民间知识共同体 324
分类还是交叉? 327
民俗文化分类之我见 334
下编第六章 发展与流变第一节 超越主体的历史生成 340
本原意义的主体性 340
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 343
民俗文化的主体心理分析 347
深层的心理躁动 351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内在冲突 355
民族同化与风俗渗透 356
农耕稻作与游牧狩猎 359
官僚习气与平民意识 363
群体效应与个体行为 367
第三节 交流与变异 370
交流与形式 370
蔓延与回归 374
层次推进的张力 378
新观念的萌动 382
第四节 民俗流变是一个过程 386
从渐变到突变 386
从神圣到世俗 389
从鲁朴到细微 394
从兴起到衰亡 398
第七章 物态与崇拜第一节 物质劳动与民俗文化 404
物质劳动观新说 404
农业文明的璀璨成果 407
节气文化的产生意义 411
通向未来的历史记录 416
第二节 消费与民众的生存状态 420
生产习俗的伴随物和对应物 420
生活习惯与消费差异 423
世相百态的人文展现 426
看不见的手和无声的调节 430
第三节 民俗文化中的崇拜 434
生命的归宿 434
崇拜与无意识 439
精神偶像:天、神、人 443
现代迷信的根源 447
禁忌之由来 451
第四节 由崇拜说到禁忌 451
趋吉避邪的“法术” 455
巫文化的遗风 458
迷信与俗信 462
第八章 交感与积淀第一节 个体在民俗文化中的位置 469
个体是什么? 469
“人欲”横流吗? 473
个体与社会 476
对“交往”作界定 480
第二节 突破个体生命的局限 484
“君子之交”的哲学含义 484
人类交往的自觉意识 487
交往与馈赠礼俗 491
交往与社会结构 495
第三节 交感网络与制度习俗 498
“五缘”与社会繁盛 499
“认老乡”的文化意义 503
姓名文化与谱牒之学 507
家族与家教 511
第四节 对交往世俗流弊的批判 514
小国寡民 515
平均主义 518
锁国心态 522
“刑礼相隔” 525
第九章 传播与风行第一节 人为载体的传播方式 530
约定俗成的口语传播 530
耳濡目染的经验传承 535
标志程式的共性传播 538
音乐舞蹈的艺术传播 542
神话传说的心理传播 546
第二节 等级森严的传播组织 549
家族祭祖 551
乡社立约 555
帮会行规 559
信仰聚会 562
第三节 色彩斑斓的传播流向 565
古老媒体探源 565
语言在信息符号中的地位 570
空间中的扩播 573
时间上的递传 577
从兴起到接受 581
第四节 力度受制的传播流程 581
扩散与回馈 586
市井散播和文化滤筛 590
习惯制涉和地域抗衡 593
第十章 行为与价值第一节 难以磨灭的民族印痕 598
人格的塑造 598
心绪的情结 602
造物的象征 606
色彩的喜好 610
吉祥的图腾 613
第二节 感染与模仿 617
群体感染 617
从众效应 621
东施效颦 625
美学理想 628
第三节 源远流长的价值学说 632
原始价值观 632
文化核心论 635
易经术数学 638
“中和方圆说” 643
第四节 民俗文化的价值坐标 647
生生不息 647
革故鼎新 650
不变求变 654
追寻真理 659
后记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