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编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临震前兆及临震预报的历史记载 2
第二章 临震预报现状 10
第三章 当前地震预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第四章 作者的临震预报进展实况 43
第一章 激光锁相应变仪 49
第一节 基本原理 49
第二编 前兆仪器与临震前兆 49
第二节 仪器的安装 52
第三节 临震前兆 53
第四节 基岩应变突变前兆的物理意义 63
第二章 基岩地电记录仪 64
第一节 仪器的结构与安装 64
第二节 基岩地电前兆及其与地震三要素的对应关系 65
第三节 基岩地电突跳的物理意义 99
第四节 关于地电前兆的一些报道 100
第二节 地震前后的电磁辐射现象 107
第一节 仪器结构 107
第三章 电磁辐射包络记录仪(天电记录仪) 107
第三节 合作系统 118
第四节 电磁辐射前兆的物理意义 118
第五节 关于电磁辐射前兆的一些报道 121
第三编 地震的突变气象前兆 126
第一章 地震云 126
第一节 确有其事 128
第二节 地震云的外形特征及所发现的新的地震云类型 130
第三节 系统地观测验证 131
第四节 抽样检查 133
第五节 中国各地对地震云观测验证五十例 134
第六节 研究地震云的意义 138
第二章 风 138
第三章 天气图 146
第四章 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报 149
第四编 突变前兆的特性 151
第一章 突变前兆的四项基本特性 151
第一节 突变前兆的全球性 151
第二节 突变前兆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及其与日、月、地运动参数的相关性 152
第三节 各强震的突变前兆的相互独立性 153
第四节 与强震的孕震区域对应的突变前兆的变化形态(前兆模式)的重复性及周期性前兆波形的相似性 155
第二章 关于地震云是一种地震突变前兆的确认 156
第三章 突变前兆按时间分布的规律 157
第一节 关于二倍法 157
第二节 极值重合法 162
第三节 突变前兆按时何分布的规律 163
第四章 突变前兆按孕震区分布的规律 166
第一节 前兆模式的概念 166
第二节 按时间轴展开的几种前兆模式及综合前兆模式 168
第一节 缓慢地震 174
第五编 机理与成因探讨 174
第一章 应力波、应变波动与缓慢地震 174
第二节 强烈远震临震前具有缓慢地震的条件 178
第三节 应变波动与正常地震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 180
第四节 关于长周期的应变波动与缓慢地震的一些研究报道 181
第二章 地震云的时空特征及成因探讨 182
第一节 地震云的时空特征 182
第二节 地震云的空间特征 185
第三节 关于凝聚中心或形成云的有利因素的讨论 188
第四节 关于辐射状地震云的讨论 190
第三章 关于前兆模式的理论探讨 191
第四章 日、月、星、地的相互作用与地震前兆 193
第一节 短临前兆 193
第二节 临震前兆 194
第五章 孕震区临震时期的物理图象 195
第六编 地震预报唯象物理学的协同学描述 197
第七编 临震预报 206
第一章 试论目前临震预报之若干关键 206
第一节 突变前兆用于临震预报的优越性 206
第二节 关于全球强震中的有效地震的临震预报 207
第三节 突变前兆与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具有一定周期的变量 211
第二章 临震预报方法和预报效果 214
第一节 临震预报方法 214
第二节 有感近震的预报 226
第三节 关于预报成功率的估计 227
第四节 关于虚报和漏报 228
第五节 临震预报效果 229
结束语 240
附录 作者临震预报事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