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逻辑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理论来源 2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阶级观 2
二、18世纪~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观 5
三、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观 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演进 12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阶级观 13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阶级观 19
三、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阶级观 2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科学体系和重要意义 32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科学体系 32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重要意义 36
三、构建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新形态 37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演变 39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演变 39
第二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39
二、20世纪下半叶(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演变 44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的由来 45
一、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反思 45
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再认识与政策调整 47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52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基本特征 57
一、分化逐步覆盖并渗透原有阶级阶层,农民分化最为显著 57
二、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雇佣劳动者出现并迅速壮大 60
三、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 66
第三章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72
第一节 关于社会结构的两种理论和方法的比较 72
一、阶级与阶层的概念辨析 73
二、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马克思与韦伯的分歧 76
三、两种社会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实践考察 82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研究的方法选择 87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轮廓 87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的当代阐释 93
三、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轮廓 104
第四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人阶级各阶层分析(一) 105
第一节 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人 105
一、经济状况 106
二、政治地位状况 109
三、社会心态状况 113
四、关于下岗职工 117
第二节 国有和集体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 126
一、基本状况 126
二、经济状况 129
三、政治地位和社会心态状况 131
第三节 雇佣工人 133
一、基本状况 134
二、经济状况 137
三、劳动权益地位状况 138
第四节 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 140
一、基本状况 141
二、经济状况 142
三、文化消费特征 143
四、社会心态状况 146
第五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人阶级各阶层分析(二) 148
第一节 官员 148
一、基本状况 149
二、经济状况 150
三、政治地位和社会评价状况 154
第二节 国有和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 157
一、基本状况 157
二、经济状况 160
三、社会心态状况 162
第三节 知识分子 167
一、经济状况 170
二、阶层内部的分化 172
三、社会心态状况 174
第六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中间阶层各阶层分析 177
第一节 个体农业劳动者 177
一、经济状况 180
二、政治参与状况 191
第二节 个体工商业和服务业经营者 198
一、基本状况 199
二、经济状况 203
三、政治地位和社会心态状况 205
第七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资产者各阶层分析 209
第一节 私营企业主 209
一、基本状况 211
二、经济状况 220
三、政治参与状况 223
第二节 有剥削行为的官员 226
一、基本状况……………………………e 227
二、腐败方式 231
三、社会评价状况 234
第三节 有剥削行为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 237
一、基本状况 237
二、腐败方式 239
三、社会评价状况 241
第四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其他资产者阶层简析 242
一、当代“新买办” 242
二、有剥削行为的个体工商业和服务业经营者 244
三、有剥削行为的个体农业劳动者 245
第八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矛盾分析 247
第一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若干阶级阶层矛盾分析 247
一、雇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 248
二、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工人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252
三、个体农业劳动者与乡村官员之间的矛盾 256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矛盾 260
一、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矛盾 260
二、正确处理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矛盾 270
第九章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化趋势及其社会影响分析 275
第一节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化趋势分析 276
一、工人阶级各阶层变化趋势分析 276
二、中间阶层各阶层发展趋势分析 277
三、资产者各阶层变化趋势分析 285
四、社会贫富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291
第二节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化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 296
一、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将进一步增强 296
二、腐败官员将致力于财产的合法化 300
三、各类资产者的政治和经济联合将进一步增强 302
四、工人阶级和中间阶层利益受损群体保护自身利益的行动将进一步强化 306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的战略沉思 30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10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概念解析 310
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 314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辩证分析 31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317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320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选择 326
一、坚定不移地保障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27
二、切实有效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328
三、正确对待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诉求 330
四、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332
五、控制并努力缩小正在进一步拉大的社会贫富差距 333
主要参考文献 337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