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王学兴起的思想史背景 1
一 明代前期理学发展大势与文清之学 1
二 康斋之学的二重性 6
三 白沙之学与心学立场的确立 9
四 崇仁之学与王学的关系 11
第一章 王学的产生:王阳明的心学 16
第一节 王阳明思想的形成 18
第二节 从心即理到良知本体 23
一 心体的重建 24
(一)心即理 25
(二)四句理 30
二 作为本体的良知 34
(一)良知即天理之昭明灵觉 36
(二)良知是是非准则 38
(三)良知是谓圣 40
(四)良知与物无对和万物一体 41
第三节 从诚意格物到致良知 43
一 诚意格物 44
二 致良知 54
(一)致良知的两层涵义 54
(二)致良知说中的《大学》诸工夫条目 60
第四节 王门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67
一 关于天泉证道的史料 69
二 四有说与四无说的论争 81
三 先天正心与后天诚意之分 86
第二章 王学的传播与分化 93
第一节 王学的传播 93
一 王阳明的讲学活动与阳明学派的形成 94
二 王门诸子的讲学与王学风行天下 100
三 王学的传播与政治 109
第二节 王学的分化 116
一 王学内部对王学分化的认识 118
二 近代以来学者对于王学分化的主要认识 122
三 本文对于王学分化及其流派划分的看法 129
第三章 良知异见:王门诸子分论 134
第一节 良知现成论 134
一 良知现成自在 138
二 尊身立本的淮南格物说 143
三 二王思想的意义 151
第二节 戒惧宗旨与良知即独知论 154
一 邹守益的戒惧说 156
(一)《学》、《庸》宗旨合一 156
(二)戒惧宗旨 158
二 欧阳德的良知即独知论 163
(一)良知即独知 163
(二)致其感应变化之知 167
第三节 归寂宗旨 170
一 归寂宗旨 172
二 罗洪先收摄保聚的主静说 178
第四章 王学的民间化与良知现成论的演进 188
第一节 王学的民间化 191
第二节 赤子良心:良知现成论的深化 203
一 颜钧的放心体仁之学 205
二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论 212
第三节 鱼馁肉烂:新名教与自然之辨 224
一 何心隐“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社会理想 226
二 李贽的童心说 235
第五章 补偏救弊与意体的挺立 249
第一节 顾宪成、高攀龙对朱学与阳明学的调和 250
一 对王学流弊的批评 253
二 以朱学工夫彰显阳明学本体 259
(一)小心工夫 262
(二)格物知本工夫 264
(三)悟修并重 267
第二节 乘流弊而起的蕺山诚意之学 271
一 意本体的建立 276
二 诚意即慎独的工夫论 284
余论:王学的终结 293
参考文献 300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