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岭南杂文选》序 秦牧 1
广州赋 吴有恒 1
鬣狗的风格 秦牧 4
换头术之类 李汝伦 8
从“谈虎色变”说到“老虎保护区” 李汝伦 12
我的祝愿 黄雨 16
但愿长似过年时 贺青 18
出口转内销 苏晨 20
《东方红》这个歌 吴有恒 24
脊梁颂 秦牧 26
自杀动物群 秦牧 30
商品自白 杨群 34
“爱国”辨 黄浩 37
铸鼎、守法及其他 曾敏之 39
国事·党事·家事 李翰 42
“竭泽而渔”新解 何芷 44
乌鸦的诉苦和喜鹊的抗议 何芷 46
史学家之困惑 吴有恒 49
“吃祖宗”杂谈 章明 56
吴老太爷的幽灵 陈秋舫 63
圣人门下 范若丁 65
一言堂的新堂主 柯夫 68
从“辫子”说到“尾巴” 柯夫 70
一无两有三缺 木之青 74
“卑贱者”与“高贵者”的IQ 江励夫 76
哀“八旗子弟” 秦牧 79
口号种种及其他 司马玉常 87
革除这条辫子 蔡运桂 91
“鲍鹏遗风”析 岑桑 93
热不醒和骗不乖的中国人 岑桑 98
且慢“闻风而动” 郭丽鸿 101
杂说“五同”(外一“同”) 老烈 103
需要武松 赖海晏 107
闲话不倒翁 关振东 109
“球籍”与国粹 舜之 112
立身须重廉操 卢绍武 115
“无则加勉”不可滥用 陈锡忠 118
文人宜散不宜聚 黄秋耘 120
你那里有“桑德拉”吗? 陈锡忠 122
饼干、户口及其它 蔡衍棻 124
地球上有几个陈香梅? 微音 126
笑谈“老子反动儿混蛋” 微音 128
“宫”字两个口 陈锡忠 130
大公振文章引起的风波 江励夫 132
关于高级职称 木之青 136
当“长”与当“家” 何芷 138
中国的“迎光节” 黄浩 140
岂能慷公家之慨纵口腹之欲 黄秋耘 143
可贵的锐气 左夫 145
中国人的乌托邦 李晴 147
昏、混及其他 舜之 149
“擦边球” 刘百粤 153
为孙悟空鸣不平 蔡运桂 155
一篇豆腐账 老烈 158
白兰花的命运 贺青 161
堕落的开端 曾敏之 164
“书生”新释 南雁 166
“破车即公车” 南雁 168
某翁爱马 张雄 170
人狗价值比较 程羽 171
两种“佘太君” 王选 173
莫把雪莲当荷栽 黄浩 175
想起了老通宝 刘百粤 177
法网之外的角落 林超 179
“丹尼司”的悲剧及其重演 林超 181
比弄猴又如何 关振东 183
大盗与小偷 李翰 186
“弯弯绕”误事说 方小宁 188
“老马识途”另议 召耳 190
人孰无老 紫风 192
举贤尚需避亲 召耳 195
更需“放出眼光” 骆锦辉 197
王伦及其遗风 骆锦辉 199
比较的法门 柳嘉 201
从安珂之死说起 严承章 204
旗袍上的“GOAL” 严承章 206
“面子”问题 李晴 208
从“的士”、“黛安娜”想开去 陈锡忠 210
也讲几句关于夏时制的话 贺青 213
一项紧急建议 章明 215
伪科学与真神话 陈兵 218
食单新读 苏晨 221
论“脑体倒挂” 舜之 224
官商与官倒 章明 227
“能官能民”小议 陈秋舫 230
五台山的鼠与猫 柯夫 232
吊嘉美发廊 微音 234
夜谈偶记 林勇 236
“愉快的懒散”追根 江励夫 240
“甜品中心” 黄雨 243
从口吃说到官腔 木之青 245
中国女排的风格 左夫 247
故人小记 吴有恒 249
〔附:夏衍致吴有恒书〕 254
伞下 苏晨 256
筷子的风格 何芷 258
门庭冷落赞 黄雨 261
拿破仑搞经济 吴有恒 264
逃名杂识 司马玉常 266
罗振玉与疑古玄同的启示 司马玉常 274
有感于黄永胜法庭念诗 郭光豹 277
从王夫人为宝玉挑丫头说起 郭光豹 280
女强人与女犟人 何龙 282
赝品 李晴 284
三年而后颂声作 卢绍武 286
“洗脑”三题 老烈 289
谈“宽松” 杨群 293
大破“圈圈阵” 于宁 296
纯之累 方小宁 298
谈“养廉” 丁淙 300
寒山平日无钟声 蔡常维 303
点点滴滴总关情 郭丽鸿 305
师恩·师德·师颂 叶丽菲 308
“上德为水” 叶丽菲 310
春夜沉思录 何展图 313
“包围”与“解围” 林超 315
从周瑜的悲剧说开去 赖海晏 317
别遗忘了脑子 赖海晏 320
“重以周”与“轻以约” 思樵 322
“无字碑”的联想 关振东 325
人生征途上的起跑点 紫风 329
不仅为了爱而生存——给一位陌生的少女 紫风 333
不妨来点甜柠檬心理 温眉眉 337
蜡烛篇(二题) 向灿辉 339
豆蔻年华 蔡常维 344
峨眉和尚的三件宝 蔡常维 346
旧事重提话“样板” 高风 348
“否定之否定” 李汝伦 351
应有个岭南文派 吴有恒 358
祭棍子文 李汝伦 363
由流行校园歌曲想到的 陈秋舫 366
有感于“抢救画家” 蔡衍棻 368
“算了吧”和“忘了吧” 曹思彬 370
潘金莲走红与施耐庵蒙冤 江励夫 372
由“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何芷 374
借古讽今辩 黄秋耘 376
“弦箭文章” 黄秋耘 379
从“单行线”说到出闲书 南雁 381
“送去主义” 杨群 383
从“假古董”说到“洋乐园” 杨群 386
“我的朋友胡适之” 司马玉常 389
徐氏船厂的悲剧 何展图 392
伪托与抄袭 思樵 394
杂文艺术要发展 秦牧 397
匕首投枪仍然有用 黄秋耘 402
杂文五味 黄卓才 404
从杂文的“姓”说起 贺青 408
新的《桃花源记》 章明 老烈 412
给杂文先生的一封信 何龙 418
后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