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 1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
三、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8
四、全国大陆的统一,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10
五、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 13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17
第二节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7
二、剿匪反霸,清除社会遗毒 22
三、抗美援朝运动 26
四、土地改革运动 32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34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及对外关系 37
一、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37
二、“三反”、“五反”运动 39
三、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整顿 43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5
五、对旧有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47
六、建国初期的外交关系 52
第二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56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5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62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5
四、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 70
第二节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2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2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78
三、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0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2
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87
六、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89
七、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的形成 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94
一、军队建设的开展 94
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98
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00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04
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06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111
第一节 解决历史新任务的理论和实践 111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的国内外形势 111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5
三、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 12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的失误 126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126
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31
三、“大跃进”运动 132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 137
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及其曲折 141
一、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141
二、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146
三、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 147
四、“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152
五、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54
第四章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56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156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156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58
三、七千人大会 160
四、西楼会议 163
五、农业生产责任制在部分地区的推行 165
六、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调整 168
第二节 维护国家统一与反对霸权主义 171
一、困难时期的国内外形势 171
二、平定西藏武装叛乱 172
三、中苏关系的破裂 174
四、反对美国的侵略扩张 178
五、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81
六、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184
第三节 经济调整的胜利完成与“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185
一、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三年 185
二、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召开 188
三、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和十年建设成就 189
四、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 191
五、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 194
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197
七、思想文化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 201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203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20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03
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大动乱 207
三、上海“一月风暴”和全国大夺权 208
四、二月抗争 210
五、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211
六、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召开 214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15
一、中共九大的召开 215
二、“斗、批、改”运动的开展 216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18
四、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 219
五、“九一三”事件 221
第三节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25
一、“批林整风”与中共十大 225
二、“批林批孔”运动与“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 229
三、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各条战线的整顿 233
四、“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与天安门事件 239
五、粉碎“四人帮”与“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244
一、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247
第四节 动乱中的经济、文教、科技与对外关系 247
二、文教事业的严重破坏 251
三、科技事业的艰难发展 252
四、对外关系的曲折发展 253
第六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257
第一节 全国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257
一、全国揭批“四人帮” 257
二、拨乱反正任务受阻 259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260
四、教育科学事业的明显变化 264
五、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的召开 266
六、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69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的全面开展 273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73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278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新的“八字方针”的制定 280
四、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282
五、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84
六、中日、中美关系的新进展和对越自卫反击战 286
一、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288
第三节 改革开放 288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291
三、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 293
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初步改革 294
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97
六、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体制改革 301
第七章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04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04
一、中共第十二大的召开 30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和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的召开 308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312
四、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恢复和发展 314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319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319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322
三、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25
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328
五、国防建设 332
第三节 “六五”计划的完成与“七五”计划的制定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 335
一、“六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335
二、“七五”计划的制定 340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43
第四节 “一国两制”的推进与对外关系的调整 349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349
二、中英、中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协议的签订 353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59
四、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362
第八章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3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确定实施 36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367
二、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的召开 370
三、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373
四、1989年政治风波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375
五、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377
六、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制定 380
七、开创外交工作的新格局 383
第二节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387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387
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390
三、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的召开 394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