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序 陆懋曾 1
序 安作璋 1
前言 1
解读范仲淹 1
政绩篇 3
一、广德治狱 3
二、泰州筑堰 5
三、南京讲学 8
四、三谏三贬 11
五、阻修宫院 18
六、江淮赈灾 20
七、睦州德政 22
八、苏州治水 25
九、捐宅建学 28
十、祸起朋党 30
十一、饶州仁政 33
十二、延州御边 35
十三、御夏和羌 40
十四、论攻守策 44
十五、降职复起 47
十六、让观察使 52
十七、心系边关 55
十八、主持新政 59
十九、惜才辩诬 64
二十、罢政巡边 68
二十一、徙知邠州 72
二十二、举贤荐才 76
二十三、杭州救荒 80
二十四、创建义庄 83
二十五、抱病青州 85
二十六、病逝徐州 89
故事篇 95
一、苦读成才 95
二、少有奇志 98
三、窑金捐僧 99
四、归还锦盒 102
五、审狱断案 103
六、俭约家风 105
七、集资筑堤 107
八、麦舟赙赠 109
九、一字之师 111
十、万笏朝天 112
十一、乐助穷困 114
十二、洁身自好 116
十三、借刀杀人 118
十四、直书墓志铭 121
十五、甘苦与共 122
十六、宽容待人 124
十七、勿轻杀人 125
十八、一笔勾销 126
十九、一网打尽 127
二十、近水楼台 129
二十一、治病救民 130
二十二、乌冠镇洪 132
二十三、亲焚画像 134
二十四、《伯夷颂》明志 136
二十五、不耻下问 138
二十六、留路不留头 139
二十七、名句救后 140
二十八、神威降怪 142
一、奏上时务书 147
[文表] 147
诗文篇 147
二、上执政书 155
三、答手诏条陈十事 173
四、岳阳楼记 189
五、遗表 190
[诗词] 194
一、睢阳学舍书怀 194
二、石汐瀑布 195
四、河朔吟 196
三、诛蚊诗 196
五、斋中偶书 198
六、谪守睦州作 198
七、题唐处士方干诗 200
八、江上渔者 200
九、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201
十、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 202
十一、越上闻子规 204
十二、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205
十三、酬李光化见寄 206
十四、依韵答蒋密学见寄 208
十五、渔家傲·秋思 209
十六、苏幕遮·怀旧 211
十七、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为百花洲亲制 212
纪念篇 217
[纪念地] 217
一、邹平范公祠 217
二、醴泉寺 220
三、礼参坡 224
四、博山范公祠 226
五、跫然岩 229
六、苏州天平山 230
七、延安嘉岭山 234
八、延安范公祠 237
九、邓州百花洲 239
十、岳阳楼 241
十一、青州范公亭 244
十二、伊川范仲淹墓 247
附1 旧志所栽范仲淹纪念地 249
附2《范文正公集》所载范仲淹纪念地 257
[纪念诗词楹联] 260
一、嘉庆六年《长山县志》录 260
二、苏州旧志古籍录 264
三、康熙十一年《益都县志》录 266
四、淄博市博山区旧志录 267
五、嘉庆七年《延安府志》录 268
六、乾隆十年《洛阳县志》录 271
七、民国十八年《邠州新志》录 273
八、嘉庆九年《如皋县志》录 274
九、岳阳旧志录 275
十、山东省邹平县醴泉寺范公祠对联 278
十一、河南省虞城县范公祠对联 278
十二、湖南岳阳楼上对联 279
十三、苏州天平山范公祠对联 280
一、山东省邹平县 281
[纪念活动] 281
二、江苏省苏州市 282
三、河南省伊川县 282
四、浙江省建德市 284
五、北京市 284
六、福建省建瓯市 285
七、江西省波阳县 286
八、台湾省台北市 286
一、范公故里在邹平 289
考论篇 289
[考证] 289
附 范文正公流寓考及序 308
二、范仲淹的祖籍 313
三、范仲淹葬洛缘解 323
四、范仲淹为何叫范履霜 330
附《履霜操》词曲 333
五、范仲淹从未到过洞庭湖 334
附范仲淹身世考(李丛昕) 342
六、范仲淹与范、朱两家的关系 359
[论证] 368
一、邹平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形成的基地 368
二、《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晚年抒怀之作 381
三、论范仲淹的悲剧人生 386
范仲淹赞(歌曲) 398
主要参考文献 399
后记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