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 1
一、早期文明 1
二、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 2
第二节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位置 3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4
第一节 牙龈 4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特征 4
二、正常牙龈的结构和代谢特征 5
第二节 牙周膜 10
一、牙周膜纤维 11
二、牙周膜的细胞成分 12
三、牙周膜的基质 13
第三节 牙骨质 13
一、牙骨质的结构 13
二、釉牙骨质界 14
三、牙骨质的吸收和修复 14
第四节 牙槽骨 15
第五节 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16
第六节 机体防御机制对牙周组织的作用 16
一、上皮屏障 16
二、吞噬细胞 17
三、龈沟液 17
四、唾液 19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22
第一节 牙周病的分类 22
一、分类的原则和发展 22
二、几种主要分类法的简介 22
三、1999年的新分类法 24
第二节 牙周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27
一、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28
二、牙周病流行病学指数的发展简史 28
三、方法学的简介和评价 29
第三节 牙周病的流行情况 30
第四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 32
第四章 牙周病的病因学 35
第一节 概述 35
一、牙周生态系 35
二、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 36
第二节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37
一、牙菌斑生物膜 37
二、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39
三、牙菌斑的生态学 41
四、白垢 42
五、非特异性菌斑学说和特异性菌斑学说 42
六、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 43
七、主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 47
第三节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54
一、牙石 54
二、牙面着色 56
三、食物嵌塞 57
四、?创伤 58
五、解剖因素 61
六、不良习惯 62
七、其他局部促进因素 63
第四节 牙周病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 64
第五节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 67
一、遗传因素 67
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 69
三、性激素 70
四、吸烟 70
五、有关的系统病 71
六、精神压力 72
第五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75
第一节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75
一、临床病理 75
二、临床表现 78
第二节 牙周袋的形成 80
一、牙周袋形成的机制 80
二、牙周袋的病理 81
三、牙周袋的类型 83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83
一、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84
二、牙槽骨吸收的病理 84
三、牙槽骨破坏的形式 85
四、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 87
第四节 牙松动和移位 88
一、牙松动 88
二、牙的病理性移位 88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 89
第六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92
第一节 病史收集 92
一、系统病史 92
二、口腔病史 92
三、牙周病史 93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93
一、口腔卫生状况 93
二、牙龈状况 95
三、牙周探诊 97
四、牙的松动度 98
第三节 ?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99
一、?的检查 99
二、颌位的检查 99
三、早接触的检查 100
四、?干扰的检查 100
五、?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100
六、?创伤的临床指征 101
七、食物嵌塞的检查 101
第四节 X线片检查 102
一、正常牙周组织的X线像 102
二、牙周炎时的X线像 102
第五节 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 103
第六节 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103
一、微生物学检查 104
二、压力敏感探针 105
三、X线片数字减影技术 106
四、牙动度仪 106
五、?力计 106
六、龈沟液检查 106
七、基因检测 107
第七章 牙龈病 109
第一节 慢性龈缘炎 109
第二节 增生性龈炎 112
第三节 青春期龈炎 113
第四节 妊娠期龈炎 114
第五节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116
第六节 药物性牙龈增生 117
第七节 牙龈纤维瘤病 119
第八节 牙龈瘤 119
第九节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120
第十节 急性龈乳头炎 123
第十一节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124
第八章 牙周炎 126
第一节 慢性牙周炎 126
第二节 侵袭性牙周炎 130
一、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130
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132
第三节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134
一、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134
二、Down综合征 135
三、白细胞功能异常 135
四、糖尿病 136
五、艾滋病 137
第九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139
第一节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139
第二节 根分叉病变 142
第三节 牙周脓肿 146
第四节 牙龈退缩 148
第五节 牙根敏感及根面龋 149
第十章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150
第一节 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 150
一、口腔病灶感染学说 150
二、牙周医学的兴起 151
三、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152
四、可能的机制 153
第二节 全身疾病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 154
一、糖尿病 154
二、心血管疾病 155
三、凝血机制异常 155
四、传染性疾病 155
五、老年患者的治疗特点 156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 157
第一节 牙周病的预后 157
一、牙龈病的预后 157
二、牙周炎的预后 158
第二节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160
一、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 160
二、治疗程序 161
第三节 牙周治疗中应控制医院内感染 163
第十二章 牙周基础治疗 165
第一节 菌斑控制 165
一、显示菌斑的方法 165
二、菌斑控制的方法 166
三、特殊人群的菌斑控制 169
第二节 洁治术 169
一、适应证 170
二、超声波洁牙机洁治 170
三、手用器械洁治 171
第三节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172
一、龈下刮治器械 173
二、操作要点 174
第四节 基础治疗的效果与组织愈合 175
一、龈上菌斑控制的效果 175
二、洁治术的效果 176
三、根面平整术的效果 176
第五节 牙?治疗 177
一、创伤性?的治疗 177
二、食物嵌塞的?治疗 180
第六节 松牙固定术 181
一、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 182
二、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原理 182
三、夹板的种类 182
第十三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185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185
一、牙周病药物治疗的种类及目的 185
二、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 186
第二节 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 186
一、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 186
二、调节宿主防御反应的药物治疗 190
第三节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191
一、含漱药物 191
二、涂布药物 192
三、冲洗用药物 193
四、缓释及控释抗菌药物 194
第十四章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197
第一节 总论 197
一、牙周手术的发展简史 197
二、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198
第二节 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 200
一、适应证 200
二、非适应证 200
三、手术方法 200
四、术后的组织愈合 202
第三节 翻瓣术 202
一、切口的设计 203
二、龈瓣的种类 205
三、刮治和根面平整 205
四、龈瓣的复位 206
五、缝合 207
六、牙周塞治 210
七、术后护理 211
八、术后的组织愈合 212
第四节 磨牙远中楔形瓣切除术 214
一、适应证 214
二、手术方法 214
第五节 切除性骨手术 215
一、适应证 215
二、手术方法 216
第六节 再生性手术 216
一、牙周植骨术 217
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218
三、对新附着和牙槽骨再生的评价 221
第七节 根分叉区病变的手术治疗 222
一、根分叉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 222
二、截根术 223
三、分根术 224
四、牙半切除术 225
第八节 牙冠延长术 225
一、适应证 226
二、禁忌证 226
三、手术方法 226
四、术后修复的时机 227
第九节 膜龈手术 228
一、游离龈瓣移植术 228
二、侧向转位瓣术 230
三、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术 231
四、系带修整术 232
第十五章 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 234
第一节 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234
第二节 疗效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234
第十六章 牙周病学与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 239
第一节 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239
一、修复学治疗的时机及前提 239
二、与牙周健康有关的修复体设计要求 239
三、牙周治疗对修复工作的辅助作用 241
第二节 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241
一、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241
二、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 242
三、防止出现牙周问题 243
第十七章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 244
第一节 种植体周围组织 244
一、种植体周围粘膜 244
二、种植体-骨界面 245
三、天然牙周组织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比较 246
第二节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246
一、病因 247
二、临床表现 248
三、治疗 250
四、预防和疗效维持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