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出版说明 1
序 杨牧之 1
社会二重结构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宋一夫 1
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两篇序文 傅璇琮 17
唐代学术文化的流变 李岩 23
毛泽东与中华书局版图书 崔高维 43
重新认识深入研究——试说章太炎新论之一 赵诚 52
谈谈书刊报纸的编辑工作 赵新 55
论书法艺术的辩证规律——简析传统书法理论的主要特色和精华 胡宜柔 61
卜辞伊尹考 刘宗汉 79
《蜀道难》首句音义考 王国轩 97
理学说——魏建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王国轩 99
蜡烛文化 渊源流长 刘尚荣 102
宋至清历朝官方古籍整理考略 崔文印 112
从客观实际出发研讨古代字体——学习启功先生关于古代字体论述的一点体会 柴剑虹 128
宋代官员俸禄和其他颁给分项考析 汪圣铎 132
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兼论古书的产生与流传 骈宇骞 154
元嘉赋学批评札记 冷卫国 165
庾信与南北朝后期诗歌 尹涛 169
从齐梁士庶文化优势的对比看宫体诗与永明体的关系 韩雪 193
唐人选唐诗(四种)风格概论 吕玉华 216
论王建乐府 张耕 223
论范成大反映风土民情的诗歌 宋志军 234
《白兔记》考论 李忠良 241
论《黄钟通韵》韵图的声母系统 陈乔 253
心的角度——史铁生小说论 马燕 263
20世纪的台湾都市文学 王琳 270
关于英语儿童文学汉译的思考 王瑞玲 289
典型与意境的创造之比较 齐浣心 322
作为“通才之学”的史官文化 周旻 329
略论历史典籍的文化意蕴——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陈虎 336
东汉的皇权危机与士大夫的解决之道 于涛 346
明初内阁的位置变迁 徐卫东 354
毕其功于一役走出“中世纪”——蒋廷黼与中国现代化:他的观点和方法述评 李建军 363
张之洞幕府兴盛的原因、来源和特征初探 欧阳红 371
《大同书》的宗教倾向及成因、评价 祝安顺 383
1929—1931年蒋介石的东北策略 张荣国 390
试论古罗马元首与元老院的关系 申作宏 407
王岱舆及其哲学思想 樊玉兰 418
“匆匆不暇草书”考释 刘石 424
对汉学论著翻译规范的探讨 王楠 436
北京地区小学生阅读状况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刘彤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