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第2卷 中华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 1912年-1937年7月》PDF下载

  • 购买积分:3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再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7510980
  • 页数:12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华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的出版历史,填补了出版史著述在这方面的空白,本书是在大量搜集与研究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史而精心撰写的。

第一章 中华民国初期的出版——中国近代第一次出版高潮的出现 1

第一节 民国初期,报刊激增,特点初露 1

第七篇 初年——新文化运动(1912年1月—1920年12月) 1

表7—1 清末创办至1911年尚存世报刊分布 3

表7—2 历年报刊创刊数 1833年—1937年 6

表7—3 历年期刊创刊数增补 1815年—1911年 7

第二节 民主自由与封建独裁的较量,政论报刊和党派刊物猛增 17

文中插图 18

图7-1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 18

一 民立报、庸言和不忍杂志 22

图7-2 《民立报》报头 23

图7-3 《庸言》封面 25

图7-4 《不忍》封面 30

二 民国、国民、民国西报和甲寅 32

图7-5 《民国》杂志创刊号 34

图7-6 《甲寅》月刊创刊号 37

三 民权报、中华新报、太平洋报及其他 40

四 中华民报、民国新闻、独立周报、大共和日报和时事新报 42

图7-7 《大共和日报》 43

五 社会世界、社会日报、新世界和人道周报 44

六 亚东新闻、国风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日报、民意报 45

图7-8 《大汉报》——武昌起义后,最早创办的一张民报 47

七 大汉报、中华民国公报、民心报和震旦民报 47

八 大江报、群报、强国报、共和民报、民国日报及其他 49

图7-9 《中华民国公报》——湖北军政府机关报 49

九 长沙日报、国民日报、湖南公报、中国日报及其他 50

十 民生报、滇声报、民国日报和广州共和报 52

十一 其他规模较大报刊一览 53

第三节 学校、社团办报刊肇始,科技、教育、医药等专业性刊物勃兴 55

表7—4 民国初期教育类刊物创办情况 1912年—1916年 56

表7—5 民国初期科学技术及专业刊物创办 情况1912年—1916年 60

表7—6 部分大学办刊情况 65

一 中国学报 66

图7-10 《中国学报》创刊号 67

二 科学和中国科学社 68

图7-11 《科学》——著名的民办科学期刊 69

图7-12 《大中华》创刊号 81

三 大中华和天籁 81

四 清华学报、清华大学周刊、敬业和校风 85

图7-13 《清华周刊》中文封面 86

第四节 实业性报刊猛增,消闲性读物开始大量出现 88

五 政治学报和新纪元星期报 88

表7—7 民国初期商业类刊物创办情况 1912年—1916年 89

表7—8 民国初期农业报刊创办情况 1912年—1916年 92

表7—9 民国初期消闲类报刊情况 1912年—1916年 94

第五节 言论自由遭摧残,大批报刊被封禁 96

表7—10 民初被封禁报刊和印刷物一览 97

第二章 出版促进了文化运动和革命,新青年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作用 102

第一节 新青年创刊的背景和崭新的革命精神 102

图7-14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103

第二节 新青年的宗旨、性质和特色 106

第三节 新青年与北京大学的结合,同人刊物性质形成——新青年发展中的第一阶段 109

第四节 新青年成为党刊,同人开始分裂——新青年发展中的第二阶段 118

第五节 继续向政治理论刊物过渡——新青年发展中的第三阶段 137

第六节 大变后的新青年——新青年发展中的第四阶段 140

表7—11 新青年社出版图书目录 143

第七节 新青年的历史作用和贡献 147

历史作用之一 坚持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和愚昧开战 148

历史作用之二 揭示三大主义,开展文学革命 154

历史作用之三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绍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61

第三章 文化出版队伍在五四运动中逐步成长 165

第一节 学术思想活跃,社团林立 165

一 互助社和利群书社 165

二 新民学会 167

三 少年中国学会 169

四 学生救国会、国民杂志社和新潮社 173

五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 175

六 工学会、觉悟社、无政府主义社团及其他 180

表7—12 清末最后五年创办期刊数 1907年—1911年 184

第二节 出版兴旺,期刊与图书媲美 184

一 北京地区的出版物 185

每周评论 185

新潮 190

图7-15 《新潮》创刊号 191

晨报及晨报副镌 194

法政学报、电界、说蒙和政法学会杂志 197

国民杂志、数理杂志及中华民国医药学会杂志 199

图7-16 《国民》杂志创刊号 199

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丛书、数理化杂志和博物杂志 202

图7-17 《少年中国》创刊号 203

解放与改造、新生活和曙光 205

图7-18 《解放与改造》封面 206

平民教育、新社会和时事旬刊 212

人道、通俗医事月刊、京报及京报副刊 217

其他 219

星期评论 223

二 上海地区的出版物 223

建设 225

时事新报与学灯 229

民国日报与觉悟 233

图7-19 觉悟——《民国日报》副刊 234

太平洋 238

图7-20 《太平洋》杂志封面 239

救国日报、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和通俗丛刊 240

平民、青年进步 241

图7-21 《青年进步》——基督教青年会机关报 243

其他 244

图7-22 《湘江评论》创刊号 250

湘江评论 250

三 湖南地区出版物 250

新湖南 254

体育周报、湖南、女界钟和湖南教育月刊 256

湘潮、天问和湖南通俗日报 257

图7-23 《湖南通俗日报》 259

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端风及其他 260

四 天津地区、直隶省出版物 263

南开日刊 263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264

图7-24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报头 264

北洋大学校季刊、商学杂志和春柳 267

觉悟、新生命、平民及其他 268

五 江苏地区 271

少年世界 271

少年社会、河海月刊和哲学会刊 272

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和新教育 274

东吴学报、中华护士报、妇女评论 276

五七、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日刊及其他 277

教育潮 279

六 浙江地区 279

图7-25 《教育潮》创刊号 280

杭州学生联合会报、新乡人 281

浙江新潮、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 283

海潮音杂志和海潮音文库 285

浙江青年团月刊、钱江评论 286

浙江第一中学校学生自治会半月刊、新学报、浙人及其他 287

七 江西地区 290

南昌学生联合会周刊、寸铁 290

江西实业公报、学殖、警告与白话周刊 291

八 湖北地区 291

新声、向上和学生周刊 291

武汉星期评论、新空气 293

图7-26 《武汉星期评论》 294

新湖北、武汉中学周刊及其他 295

山东省立一师学生周刊和泺源新刊 297

九 山东地区 297

图7-27 《泺源新刊》封面 297

励新、灾民号及其他 298

十 广东地区 299

广东省会学生联合会月报和广东省会学生联合会旬报 299

南大青年、民风和群言 301

军政府公报、博济、济生和新学生 302

南风及其他 303

十一 广西地区 305

桂林三日刊、救国晨报、救国旬报 305

新中国学社会刊及其他 306

闽星、自治 307

十二 福建地区 307

福州乡师校刊及其他 308

十三 四川地区 309

国民公报和国民报 309

商务日报、星期日和四川学生潮 311

半月、威克烈、新蜀报及其他 314

十四 云南地区 315

尚志、救国日刊 315

云南学生爱国会周刊、滇潮 317

云南实业公报、民觉日报及其他 318

十五 陕西地区 319

秦劫痛话、秦钟、公民周刊及其他 319

十六 甘肃地区 320

春晓学社季报、新陇和边声周报 320

十七 安徽地区 323

新安徽、安徽教育及其他 323

太原教育报、来复、山西教育公报及其他 324

十八 山西地区 324

十九 河南地区 325

青年、豫言、心声及其他 325

达德周刊、贵州学生联合、贵州政报及其他 326

二十 贵州地区 326

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国际协报、吉林教育公报、黑龙江实业公报及其他 327

二十二 海外 327

旅欧杂志 327

二十一 东北地区 327

华工杂志 329

旅欧周刊 330

锡江报、新报画刊、工读及其他 331

第四章 民营出版企业飞跃发展 333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 333

进入民国,业务发展,逐步进行现代化管理 334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冲击与改革 335

王云五的规划与商务的发展 338

出书计划化、系统化和成套化 340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管理 344

坚持抗战,撤向后方 346

四角号码检字法和国书分类法 348

主要出版物 350

表7—13 商务印书馆历年出版物分类统计 1902年—1950年6月 350

图7-28 万有文库书影 352

第二节 中华书局 359

新中华教科书起家,适应形势,一炮打响 360

组织机构,经营状况和克服“民六危机” 363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拥有全套聚珍仿宋铜模 368

团结人才与中华书局图书馆的发展 368

坚持抗日出版工作 369

主要产品——书刊 370

图7-29 《中华大字典》书影 371

图7-30 《饮冰室合集》书影 377

第三节 广学会后期 385

进入民国,改变方针 386

坚持抗战,撤向内地,胜利后复业上海 389

民国时期出版的主要书刊 390

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学会 401

(一)联合编辑委员会时期 403

(二)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时期 404

新中国时期出版的主要书籍 405

第四节 贵阳文通书局 407

山城建厂,历尽艰苦 407

综合经营,增设图书部 409

主要的出版物 412

第五节 亚东图书馆 415

艰苦创业,质量见胜 415

“亚东版”中国古典小说的诞生 418

图7-31 《工资劳动与资本》书影 419

第六节 泰东图书局 419

郭沫若、成仿吾与泰东的关系 420

主要书刊目录 420

表7—14 泰东图书局主要书目 421

第七节 大东书局 423

印制钞票,业务兴旺 424

官僚资本侵入——杜月笙、陶百川接办 424

主要出版物 426

第八节 世界书局 432

从独资到股份有限公司 433

以言情、武打等通俗章回体小说起家 434

挤入小学教科书市场 435

坚持抗战,营业艰难 438

官僚资本侵入 440

主要出版物 441

第九节 大公报 445

宗旨与版式 447

易人和停刊 450

复刊,新记公司大公报社成立 451

标榜“四不”原则 453

表7—15 大公报各版创停刊情况 1902年—1949年 455

编辑特色 459

政治态度与报道内容 462

(一)对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积极支持的 462

(二)对抗日是坚决的 463

(三)对待国共两党的态度:小骂大帮忙 465

(四)在传递知识信息、发展文化、积累文化方面有所贡献 467

第八篇 国民革命时期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出版(1921年1月—1927年4月) 469

第一章 异军突起——激进出版业与中共成立初期的出版活动 469

第一节 各地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的成立及其出版活动 470

一 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 470

二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473

图8-1 上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476

三 长沙—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 478

四 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利群书社 487

五 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齐鲁书社和励新学会 491

六 广州—中华新报、广东群报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493

七 旅欧留学生—工学世界社、劳动学会 496

第二节 马克思学说的传入和《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出版 497

一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版本简述 498

二 马克思学说传入中国的沿革 501

最早较有系统地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学说的是广学会办的万国公报 502

从西方传来了马克思学说 508

新民从报等书刊广泛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 509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民报等积极绍介马克思学说 514

三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出版 521

图8-2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陈望道译 523

四 马克思学说其他主要著作的译载 52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出版领导机构和第一个党办出版社 527

一 中共成立初期的出版领导机构 528

二 中共最早办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529

第四节 共产党、向导、前锋等刊物的创办 533

一 最早的中共刊物——共产党月刊 533

图8-3 《共产党》月刊创刊号 534

二 向导周报 536

图8-4 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创刊号 537

三 前锋 548

图8-5 《前锋》创刊号 548

第五节 工人阶级出版物登上历史舞台 550

劳动(月刊·上海) 550

劳动界(周刊·上海) 551

图8-6 《劳动界》创刊号 552

劳动者(周刊·广州) 554

劳动音(周刊·北京) 555

工人周刊(北京) 556

劳动周刊(上海) 558

图8-7 《劳动周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报 559

劳工和劳工周刊(湖南) 560

山东劳动周刊(济南) 563

图8-8 《山东劳动周刊》封面 563

劳动周报(武汉、广州) 564

工人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周年纪念册 568

平民读本、巴黎工人旬报附伙友 569

先驱和妇女声 571

第六节 中共领导下的青年、妇女等社团出版物进一步发展 571

图8-9 《先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 572

图8-10 《妇女声》半月刊 574

青年周刊、少年和赤光 575

中国青年、新时代 578

图8-11 《中国青年》——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刊 579

图8-12 《新时代》创刊号 582

共进、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和曙滇 584

图8-13 《曙滇》创刊号 585

第七节 中共早期的发行机构——上海书店 586

一 新文艺兴起和小说月报的大改革 589

第二章 国民革命时期的出版活动 589

第一节 文学革命深入发展——新文艺兴起 589

图8-14 《小说大观》创刊号 591

图8-16 《红杂志》创刊号 593

图8-15 《红玫瑰》创刊号 593

图8-17 大改革后的《小说月报》 594

二 创造社及其创造季刊、周报和创造日的创办 595

图8-18 《创造》季刊创刊号 596

图8-19 《创造周报》 598

第二节 学术、教育、专业出版物蓬勃发展 599

图8-20 《努力周报》及其政治主张 600

一 努力周报 600

二 学衡 603

图8-21 《学衡》创刊号 604

图8-22 《国际公报》周刊 606

三 国际公报 606

四 国学季刊 608

图8-23 《国学季刊》创刊号 609

第三节 主要出版物一览 611

第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 出版新局面形成 624

第一节 以民国日报为核心的各地报刊初露头角 628

一 树起反袁旗帜,上海民国日报创刊 628

第四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中国国民党的出版活动 628

图8-24 为纪念国民党改组,《民国日报》出特刊 629

图8-25 《广州民国日报》 632

二 广州民国日报 632

三 北京民国日报、西北日报、香港晨报和北京民报 633

四 中国国民党周刊、党声周刊、党务月刊、及其他 634

图8-26 《党务月刊》创刊号 634

五 中国工人、进化周刊及其他 635

第二节 中央通讯社和民智书局 636

第五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出版机构 638

第一节 中央出版部、中央机关报编委会的成立及其发展 638

第二节 中共早期的秘密印刷厂 643

第六章 五卅运动和省港罢工期间的爱国出版活动 647

第一节 传单威力——血的控诉和揭露 647

第二节 报刊武器——痛斥英日暴行,唤醒国人 649

一 公理日报挺身而出,大声疾呼 649

二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号手——热血日报的战斗作用 650

图8-27 《公理日报》报头 650

图8-28 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 651

图8-29 《血潮日刊》创刑号 653

三 将确实情况告诉大家,血潮日刊在战斗中诞生 653

四 向导发表中国共产党告全国民众书 654

图8-30 中共发表《告民众书》 654

五 国民党左派创办民族日报 655

图8-31 《民族日报》发刊 655

六 工人阶级的声音——上海总工会日刊和工人画报发刊 656

七 上海大学出版五卅特刊 656

八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日报问世 657

图8-32 《东方杂志》五卅事件临时增刊 658

九 东方杂志发行五卅事件临时增刊 658

第三节 书籍传檄——声讨和鞭挞帝国主义 659

第七章 广州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业 661

广州民国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 662

一 主要的报纸 662

第一节 繁荣的报刊和书籍出版 662

图8-33 《汉口民国日报》 664

湖南民报、岭东和琼崖民国日报 665

南岳日报、长沙民国日报、广州国民新闻和湖南工人 667

图8-34 《政治周报》创刊号 668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务月报和政治周报 668

二 主要的刊物 668

图8-35 《中国农民》月刊 669

农民运动和中国农民 669

人民周刊、工人之路和少年先锋 670

青年工作、青年月刊、妇女之声和新商人月刊 671

图8-36 《少年先锋》——社青团广东省委机关刊 671

广东青年、广大学生周刊、新琼崖评论及其他 672

革命军日报、黄埔潮、北伐及其他 673

第二节 北伐期间出版的军办报刊 673

三 书籍出版 673

图8-37 《黄埔潮》周刊 674

一 国光书店和民智书局 675

第三节 新兴的出版机构及其出版物 675

第四节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农民运动读物 676

二 共和书局等民办出版机构 676

一 关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677

二 农民问题丛刊和农民运动读物的出版 680

图8-38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主编的“农民问题丛刊” 681

三 广西的另两个农民运动讲习所 683

第一节 压制反动言论,扶助革命报刊 684

第八章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繁荣的出版业 684

一 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 685

二 汉口中央日报创刊和向导迁汉出版 686

三 武汉评论、群众周刊、汉声周报及其他 688

第二节 繁荣的工农群众出版物及出版机构 689

图8-39 郭沫若著《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690

第三节 中共早期的出版发行机构——汉口长江书店和上海长江书店 692

一 汉口长江书店 692

表8—1 汉口长江书店出版的主要书刊目录 693

二 上海长江书店 696

第四节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出版与瞿秋白的序言 697

图8-40 首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战士》周刊 700

图8-41 瞿秋白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的《序》 702

第一节 全国出版持续发展,文艺出版物引人注目 705

第九章 国民革命时期出版活动回顾 705

表8—2 北京地区报刊创办统计 1912年5月—1927年 706

图8-42 《语丝》创刊号 708

第二节 文化艺术出版物 708

中国小说史略、玄武湖之秋、语丝、京报副刊及其他 708

现代评论、莽原、文学周报、新时代、诗镌、剧刊和新月 709

洪水、沉钟、创造月刊,鹃血、彷徨及其他 710

摄影画报、上海画报、良友画刊、文化报及其他 712

醒狮周报、国闻周报、联狮月刊、孤军和大夏周刊 713

游艺场日报、清华文艺、白露、京津解颐录及其他 713

第三节 上海地区主要出版物 713

图8-43 《醒狮》周报创刊号 714

工程、平民月刊、寰球中国学生会周刊、自然界、光华年刊及其他 715

医药学、经济学报、教育季刊、生活、同济医学及其他 715

建设、医界春秋、旅行杂志、哲学评论、真美善及其他 717

第四节 北京地区主要出版物 718

表8—3 北京地区晚报注册统计 1918年—1927年 719

一 北京世界日报 722

世界晚报的创办 722

续创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 726

创办北平、桂林、台北新闻专科学校 727

关于成舍我 729

二 北京大早报、中外日报、世界晚报(英文)、甲寅日刊和周刊 731

三 北平晨报、北平导报(英文)、北京益世报、和平日报及其他 732

四 民国大学半周刊、民生日刊、燕报、佛教警钟报及其他 734

五 平民新报、北京午后报、孤军周报、中华日报、太平洋日报及其他 735

六 北京新闻报、维纳丝日报、经济报、宪政日报及其他 736

七 北洋日报、边事季刊、广告日报、国际日报及其他 737

八 京都新报、法学新报、北京时报、劳工日刊、畿辅日报及其他 738

九 括苍、爱国白话报、新新日报、国际协报、大亚细亚日报及其他 739

十 人权杂志、国民新报、北京大公报及其他 740

十一 交通日报、光华日报、工报、新春秋日报、京师市报及其他 741

十二 科学、中国报、清华大学校刊、真理与生命、新共和报及其他 742

十三 实业日报、矿冶会志、燕京学报、北洋周刊、新闻学刊、民彝及其他 743

图8-44 《燕京学报》创刊号 744

第五节 其他地区出版物 745

农林新报、希望、广济医刊、中国天文学会会报、闽潮和台湾民报 745

南鸿、振华女校校刊、汉口中华基督教会月报、归纳学报 746

河南中华圣公会会刊、湖南地质调查所报告、矿冶及其他 747

第十章 北洋政府对出版自由和新思想的反动 748

第一节 采用法律手段,摧残出版自由——袁记出版法和修正报纸条例出笼 748

一 袁氏出版法颁布与剖析 748

二 修正报纸条例的出笼经过与剖析 750

第二节 玩弄政治手腕——报纸条例的废止和借尸还魂 763

一 内务部废止报纸条例致各省长、督军咨文 764

二 借尸还魂:防范新思潮传播办法和管理新闻营业规则的出笼 767

第三节 厉行扼杀政策:邮电检查、禁邮禁售和封闭报馆 771

第四节 实施两手谋略:威胁、利诱、送钱、杀人 780

第一章 刀光剑影中的出版活动——革命出版转入地下 785

第九篇 十年内战阶段 两种意识形态在出版领域中的较量(1927年5月——1937年7月) 785

图9-1 胡愈之、郑振铎、章锡琛等七人联名写信抗议“四·一二”暴行 787

第一节 中共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在血雨腥风中诞生 787

图9-2 《布尔塞维克》在血雨腥风中诞生 789

图9-3 在战场上发现的另一份《布尔塞维克》 793

红旗 795

第二节 高举红旗,继续战斗——中共中央机关报持续创办 795

图9-4 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创刊号 795

上海报 796

图9-5 《上海报》——上海总工会也即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 797

红旗日报 799

图9-6 《红旗日报》创刊号 800

《红旗》周报 802

图9-7 《红旗》周报创刊号 803

第三节 中共秘密的出版印刷机构 805

一 华兴书局 805

二 华新印刷公司 808

三 北方人民出版社 809

第四节 各省市中共地下党的主要出版物 813

一 江苏、上海、浙江地区 813

江苏省委通讯、平民日报、每日通讯和上海工人 813

前锋、教育周刊、妇女生活和列宁生活 814

少年真理报、真话报、省委通讯和每周通讯 815

图9-8 上海红色工会机关报《上海工人》 815

二 两广地区 816

图9-9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红旗》半周刊 817

红旗半周刊、省委通讯、琼崖红旗、霄征及其他 817

三 山东地区 819

省委通讯、红旗、山东红旗及其他 819

北方火线、实话报、保属火线及其他 820

四 河北地区 820

五 天津地区 821

北方红旗、无产青年及其他 821

红灯、萍乡声报和新萍周报 822

七 江西地区 822

火山、救亡 822

六 云南地区 822

第二章 围剿与反围剿的又一战场——左翼文学的战斗和发展 823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提出和发展 823

郭沫若《英雄树》发表、春野书店和太阳月刊 824

图9-10 《太阳月刊》创刊号 825

文化批判、新月和新月社、流沙、战线和文化战线 826

图9-11 《文化批判》创刊号 827

我们社和我们月刊、奔流、现代文化、大众文艺及其他 829

图9-12 《我们》月刊创刊号 829

朝花社、朝花周刊、艺术剧社和艺术月刊、萌芽、拓荒者 830

图9-13 《拓荒者》月刊封面 832

巴尔底山、文化斗争、世界文化、文艺新闻、前哨和北斗 833

十字街头、现代文学月刊、文学月报、文化月报及其他 835

文学、文学季刊、人间世、太白、读书生活及其他 838

世界文库、世界知识、生活知识、大众生活和新文化 840

图9-14 《世界知识》创刊号 841

海燕、新文化、夜莺、作家、文学界、光明及其他 843

图9-15 《作家》创刊号 844

现实文学、新认识、野草、倪焕之、战争与和平及其他 846

家、毁灭、铁流、子夜、伪自由书、雷雨及其他 849

图9-17 巴金著《家》 850

图9-16 茅盾著《子夜》 850

八月的乡村、死魂灵、生死场、海上述林及其他 851

苏联作家二十人集、恩格斯等论文学、安娜·卡列尼娜及其他 852

图9-18 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 852

第二节 围剿与反围剿的搏斗 853

一 左翼文艺界社团的成立 853

图9-19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 856

文化围剿手段之一:炮制法律,严加限制 859

二 多方谋划,部署力量,进行围剿 859

文化围剿手段之二:查禁书刊,封闭出版机构 862

文化围剿手段之三:威胁恐吓,捕人杀人 864

文化围剿手段之四:制造御用文学,推行新生活运动 866

图9-20 《社会主义月刊》创刊号 868

第三章 红色根据地的斗争——苏维埃区的出版活动 872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出版领导机构和政策 872

一 中央出版局和中央出版委员会 873

图9-21 《民众革命与民众政权》书影 874

图9-22 中共中央出版局旧址——江西瑞金叶坪村 875

二 出版科、编辑委员会和文化工作委员会 876

三 中央出版部和中央发行部 878

四 苏区中央出版局和苏区总发行部 879

五 中央发行部、中央出版发行部和中央出版局 881

六 出版委员会和出版总署 882

表9—1 中共中央出版领导机构沿革图表(1921—1949) 883

第二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的出版活动 88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84

湘赣苏区 885

图9-23 《教练官之教练士兵注意》(油印) 885

图9-24 《茶陵实话》报(石印) 886

图9-25 《耒阳农民》旬刊,中共耒阳县委1928年油印 887

第三节 中央苏区的出版机构及活动 888

一 广泛的出版机构 888

苏区中央出版局、中共中央局党报编委会 888

中革军委出版局、编译委员会和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审委员会 890

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编译部、共产主义学校编审处 891

工农红军学校出版科、红军大学出版科及其他 892

二 中央苏区的印刷机构 893

中央印刷局、中央印刷厂 893

青年实话印刷所、教育人民委员部印刷所 894

中革军委印刷所及其他 895

三 中央苏区的发行机构 896

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中央局发行部 896

红军总政治部出版发行科、红军学校发行所 897

青年实话总发行所及其他 898

四 闽西苏维埃区 898

毛铭新印刷厂、闽西列宁书局和龙岩尚文印刷所 898

第四节 中央苏区的主要报刊 900

一 红色中华——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报 900

图9-26 《红色中华》创刊号 902

图9-27 红军长征后,瞿秋白负责编的《红色中华》 905

二 斗争——跨越三个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909

图9-28 《斗争》创刊号 910

斗争的西北版 920

斗争的上海版 921

三 红星报——中央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 923

图9-29 《红星》报——中革军委机关报 924

四 青年实话——中国共产青年团中央苏区局机关报 927

第五节 闽浙赣苏区——方志敏领导下的出版活动 931

一 方志敏生平和艰苦创业 931

图9-30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可爱的中国》等遗著 933

二 党报委员会、印刷出版机构和造纸厂的建立和发展 934

三 主要的报刊——红旗周报、工农报、支部生活和突击 936

四 肃反扩大化,出版业夭折 937

第六节 湘鄂赣苏区 937

一 出版机构——红旗报社、赤色石印局、列宁图书馆及其他 938

二 主要出版物——工农兵报、红旗、战斗报和列宁青年通讯 939

图9-31 湘鄂赣省苏印制的公债券 939

图9-32 中共湘鄂赣省委机关报《斗争》(石印) 940

第七节 湘鄂西苏区 940

一 出版机构——省苏文化部编委会、列宁书店和省苏石印局 941

二 主要出版物——红旗日报、布尔什维克周刊和工农日报等 943

第八节 鄂豫皖苏区 943

一 出版机构——苏区石印科、红日印刷厂、皖西北特区石印局 944

二 主要出版物——列宁周报、红旗、苏维埃、少年先锋等 945

第九节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945

主要的报刊——右江日报、工农兵报、红旗周报 947

第十节 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陕甘革命根据地 948

一 川陕根据地主要报刊:川北穷人、共产党、苏维埃、战场日报及其他 949

二 与剿赤军作战要诀和曾中生 951

三 陕甘根据地主要出版物:布尔什维克生活和陕甘宁省委通讯 953

第十一节 一度在长沙出版的红军日报 953

图9-33 《红军日报》 955

第四章 苏维埃区出版物综观 957

第一节 苏维埃区出版物鸟瞰 957

一 书刊的门类和统计 958

二 苏区最早出版的书报刊物 960

表9—2 苏区出版物分年统计 1928年—1937年 960

三 出版高峰与印刷、发行方式 961

四 苏维埃区出版物特点 963

第二节 苏维埃区出版物通览1927年——1937年 966

表9—3 苏维埃区出版物通览 1927年—1937年 967

第十篇 全国出版形势——近代第二个出版高潮的出现(1927年5月——1937年7月) 1029

第一章 中心南移 高产十年 1029

第一节 出版中心从南北对峙至南移上海 1029

第二节 近代第二次出版高潮的出现 1031

表10—1 五四时期出版期刊数 1917年—1922年 1033

第二章 建立全国学术研究系统,学术、专业出版勃兴 1035

第一节 中华民国大学院成立 1036

一 大学院公报发刊 1036

二 大学院制订三项战略方针 1037

第二节 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创建,最早一批学术成果的编纂和出版 1038

一 国立中央研究院 1038

二 国立北平研究院 1040

第三节 教育部设编审处,负责编译图书、审定课本 1041

第四节 国立编译馆成立,国家有计划编译专著肇始 1046

一 组织机构及主要任务 1046

二 专著的编译和出版 1048

第三章 党派和民间报纸竞相出版 1051

第一节 国民党党营出版机构和报纸 1051

革命军日报、国民革命军日报和中央日报 1051

图10-1 国民革命军机关报《革命军日报》 1052

图10-2 重新创刊于上海的《中央日报》 1053

河北和天津民国日报、华北日报、武汉日报和扫荡报 1054

西京日报、南昌民国日报、福建民报及其他 1055

第二节 国民党人办或受党派支持的报刊 1057

南京京报、上海晨报、救国日报和贯彻日报 1057

第三节 民办和社团办报刊 1060

民生报、立报、北平实报、南京朝报和新民报 1060

天津庸报、商报、苏报、金融报及其他 1062

昆山农民报、抗日阵线、南昌新闻日报和晚晚报 1063

力报和工人日报 1064

图10-3 《力报》报头 1065

第一节 期刊的出版 1066

第四章 书刊市场日趋繁荣 1066

三民周报、中外评论、广播周报、革命及其他 1066

三民主义、征言、汗血、文化批判、西风、独立评论及其他 1068

图10-4 《革命》周刊 1068

申报月刊、文学年报、文学季刊、国论及其他 1073

图10-5 《申报年鉴》书影 1073

文哲学报、图书季刊、方志、岭南学报及其他 1074

图10-6 《图书季刊》创刊号 1075

燕京学报、燕京新闻、燕京月刊及其他 1076

俄罗斯研究、社会科学杂志、自然界及其他 1077

图10-7 《俄罗斯研究》创刊号 1078

图10-8 《社会科学杂志》创刊号 1079

社会科学论丛、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和自然科学研究所汇报 1081

图10-9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创刊号 1082

图10-10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创刊号 1083

新中华、自由言论、自由评论、论语、时事类编及其他 1084

图10-11 《同行月刊》封面 1085

新医药刊、新医药、民生医药、中山医报、骨鲠、枕戈及其他 1086

图10-12 《骨鲠》创刊号 1087

中学生、民权、民众周刊、中央公论、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及其他 1089

图10-13 《枕戈半月刊》创刊号 1089

图10-14 《中央公论》创刊号 1091

骆驼草、现象月刊、国风、地理学报、再生、大声、新建设及其他 1093

图10-15 《大声》周刊刊载孙科、冯玉祥、邹鲁等六中委提议特赦政治犯 1096

革新月刊、女声、湘流报、太平洋、时代和救亡情况 1097

第二节 书籍的出版 1098

表10—2 内政部审查图书分类统计 1932年—1935年9月 1100

这一时期出版的主要书目 1101

表10—3 内政部核准注册著作物统计 1928年—1935年 1101

第一节 国民党改组派的出版活动及其主要出版物 1111

第五章 反对派的出版活动 1111

一 改组派成立前创办的主要报刊 1112

革命评论、前进和夹攻 1112

图10-16 国民党改组派的主要刊物——《革命评论》和《前进》 1113

二 改组派成立后创办的出版物 1117

图10-17 海外反蒋报刊比较图(民国十八年度) 1118

民众先锋、护党周刊、检阅、暖流、民心及其他 1118

表10—4 国民党查禁各党派刊物分类表 民国十八年度 1118

革命青年、革命战线、革命日报、民主日报及其他 1121

图10-18 国民党改组派机关报——《革命日报》 1122

青年呼声、革命出路、北平民报、青年先锋及其他 1123

三 被查禁的改组派报刊、小册子和传单 1124

表10—5 国民政府查禁改组派报刊一览 1930年7、8、9三月 1124

四 改组派在海外的报刊和通讯社 1126

国民日报、民气日报、国民、民号报、检讨及其他 1126

图10-19 福建人民政府机关报——《人民日报》 1127

第二节 福建人民政府的出版活动 1127

人民日报和人民通讯社 1127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者的出版活动 1128

一 晦鸣学舍和民声杂志 1128

图10-20 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机关报——《晦鸣录》创刊号 1129

二 民声社纪事录、伏虎集、新世纪丛书、总同盟罢工及其他 1131

第六章 主要的出版机构和重大事件 1132

第一节 新民报 1132

一 政治态度、办报政策和成立股分公司 1134

二 战时西迁,重庆版日晚刊诞生 1139

三 从为刘湘为主的四川地方势力服务,转变成为资产阶级立言 1142

四 成都版的创办和广泛作者队伍的组成 1142

五 “中间偏左,遇礁即避”路线的产生 1143

六 胜利后大发展:复刊南京版,创办上海、北平版 1144

七 南京新民报被勒令永久停刊 1148

八 南京版复刊和重庆、成都版被迫停刊 1151

九 北平版新民报创办始末 1153

十 上海版的创刊与奋斗历程 1154

第二节 正中书局 1157

一 组织机构和经营政策 1158

二 战时迁重应,坚持战时出版工作 1159

三 复员回南京,业务大发展 1161

四 迁台湾后概况 1162

第三节 中央日报 1163

一 国民党中央直属党报,重新编号创刊 1163

图10-21 在南京出版的《中央日报》 1165

二 抗战西迁,继续在长沙、重庆出版 1165

三 抗战胜利,复员南京 1168

第四节 扫荡报 1169

一 反共急先锋与坚持抗日 1169

二 抗战胜利改名和平日报——从积极扩展到终刊 1171

第五节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 1172

一 生活书店及其前身《生活》周刊 1172

图10-22 《生活》周刊创刊号 1173

发展壮大与早期的期刊 1175

《生活》系列期刊 1176

图10-23 《大众生活》创刊号 1178

早期出版的报纸和书刊 1180

抗战西迁,业务大发展 1182

横遭迫害,在困境中坚持斗争 1186

适应新形势,制订新方针 1187

二 读书出版社及其前身《读书生活》半月刊 1189

改组为出版社和初期的重要出版物 1190

图10-24 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书《哲学讲话》 1191

战时西迁武汉、重庆 1193

领导中心重返重庆、开展新斗争 1196

三 新知书店创立和初期的主要出版物 1198

图10-25 《中国农村》创刊号 1198

战时西迁及其大发展 1199

广设分店,坚持战斗 1200

斗争在孤岛和苏北等根据地 1202

四 抗战胜利、三店合并和总管理处成立 1203

第六节 开明书店 1209

一 从新女性月刊到开明书店 1209

二 从兄弟书店到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三 主要出版物和总办事处内迁 1211

四 关于章锡琛 1215

第七节 龙门书局——龙门联合书局 1216

一 从翻印讲义到办书局 1217

二 引进先进技术,艰苦创业 1218

三 与科学院编译局合并组成科学出版社 1220

第八节 益世报 1221

四 关于严幼芝 1221

一 言论方针:反共、爱国、支持学生运动 1222

二 社长宁死不屈,不改办报方针 1223

一 概况、沿革与宗旨 1224

第九节 东方杂志 1224

图10-26 《东方杂志》早期封面 1225

二 改革更新,跟上时代 1226

三 五卅事件中的杰出贡献 1229

四 一二八事变后的停刊和新生 1234

五 战时西迁,坚持抗战 1236

第十节 北新书局 1238

一 艰苦创业 1238

六 胜利后复刊和终刊 1238

二 以出版鲁迅著作著称 1240

图10-27 北新书局出版李大钊著《守常文集》 1240

第十一节 江声日报及江声日报惨案 1241

一 正直报人,惨遭杀害 1242

二 监院弹劾,各方抗议,“领袖”庇护,免职了事 1245

第十二节 《新生》周刊和新生事件 1246

一 事件缘由和日方横蛮施压 1247

图10-28 艾寒松写的杂文《闲话皇帝》 1248

二 顾大局,体念时艰,一致对外 1250

三 为国忘家,忠魂赖有天护,关于志士杜重远 1255

少帅来信寄哀思 1255

一 出版法 1258

附录 1258

二 报纸条例 1260

三 修正报纸条例 1264

四 出版法 1265

五 出版法施行细则 1270

六 修正图书杂志审查办法 1273

七 著作权法 1275

参考文献 1280

索引 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