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荷载组合公式 1
说明 1
目录 1
第一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公式 3
一、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与构件抗力设计值的关系式 3
二、非抗震建筑结构的基本组合公式 3
三、抗震建筑结构的基本组合公式 4
四、非抗震及抗震建筑结构的荷载分项系数和荷载组合值系数 4
五、地震作用组合中关于风荷载及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 4
六、一般多层民用建筑的荷载组合公式及直接算式 5
七、高层民用建筑的荷载组合公式及直接算式 6
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三类荷载组合公式 8
八、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8
第二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公式 8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直接算式 9
第二章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和层间位移角限值 11
说明 11
第一节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3
一、顺风向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13
二、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及双向风荷载的效应组合 18
第二节 建筑抗震的设防类别及建筑场地的类别 20
一、抗震建筑的分类和设防标准 20
二、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 20
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选用 22
第三节 地震作用计算 22
一、需作地震作用计算的建筑 22
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和特征周期Tg值 23
四、结构阻尼比 23
五、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j的算式 24
六、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7
七、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9
八、结构底层和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 31
九、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32
十、弹性时程分析法 34
十一、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37
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46
第四节 弹性及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46
一、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46
第三章 结构计算的一般原则和计算方法 48
说明 48
第一节 结构计算的一般原则及基本假定 48
一、结构分析 48
二、结构计算的一般原则及基本假定 51
第二节 常用结构分析程序基本假定、模型及其适用范围、计算结果的分析判别 55
一、规范对结构计算的基本要求 55
二、常用结构分析程序的基本假定及适用条件 56
三、程序总信息中各调整参数的取值 58
四、程序主要计算结果的分析判别要点 60
五、有限元分析程序的基本单元 65
第三节 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工作法 69
第四节 空间分析法 72
第五节 有限元组合分析法 76
第六节 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倾覆验算 78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验算 78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倾覆验算 79
第四章 结构及构件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80
说明 80
第一节 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及划分时的设防烈度调整 81
一、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适用高度 81
二、确定结构抗震等级时的设防烈度调整 83
三、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 84
四、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 88
第二节 非抗震及抗震结构通用性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89
一、框架结构梁端弯矩的调幅及跨中最小正弯矩的调整 89
二、错位剪力墙的内力增大系数 89
三、剪力墙连梁的弯矩调幅系数 90
四、落地剪力墙及框支柱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90
第三节 抗震框架的梁柱内力增大和调整 91
一、按强柱弱梁要求增大框架柱的柱端弯矩 91
二、按强剪弱弯要求增大框架柱端部截面的剪力 93
三、按强柱根要求增大框架柱柱根弯矩 95
四、框架角柱的弯矩及剪力增大系数 96
五、按强剪弱弯要求增大框架梁的梁端截面剪力 97
六、按强节点要求计算框架节点的剪力设计值 98
第四节 抗震剪力墙结构墙肢和连梁的内力增大 99
一、一级剪力墙墙肢内力的增大系数 99
二、双肢剪力墙的受压墙肢内力增大系数 100
三、按强剪弱弯要求增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剪力 100
四、按强剪弱弯要求增大连梁的剪力 102
第五节抗震框剪结构及构件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102
一、框架楼层总剪力Vfi的增大和调整 102
第六节 抗震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及构件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104
一、框支柱截面内力设计值的调整 104
二、框剪结构中框架梁柱、剪力墙及连梁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104
二、框支柱柱端梁内力设计值的调整 106
三、框支梁(转换梁)内力设计值的调整 106
四、落地剪力墙内力设计值的调整 106
五、落地剪力墙中受压墙肢的剪力增大系数 107
第七节 抗震的筒体结构及构件内力的增大和调整 107
第八节 特一级构件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107
第九节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调整汇总 109
一、整体调整 109
二、局部调整 109
三、构件调整 110
说明 113
第五章 非抗震及抗震构件截面的配筋面积计算公式 113
第一节 构件截面承载力的基本表达式及基本假定 115
一、构件截面承载力的基本表达式 115
二、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γO 115
三、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值 116
四、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116
第二节 梁的纵向钢筋和箍筋面积计算 118
一、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计算 118
二、梁的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20
三、弯剪扭梁的抗剪扭箍筋面积及抗扭纵向钢筋面积计算 122
二、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24
一、连梁的最小受剪截面面积 124
第三节 剪力墙连梁的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24
第四节 柱的纵向钢筋面积和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25
一、轴心受压柱的受压钢筋面积计算 125
二、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及偏心距增大系数η 126
三、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纵向钢筋面积及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28
四、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纵向钢筋面积及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30
五、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柱的纵向钢筋面积计算 132
六、轴心受拉柱的全部受拉钢筋面积计算 135
七、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柱的钢筋面积及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35
八、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拉柱的纵向钢筋面积 136
一、框架节点的最小抗剪水平截面面积 137
第五节 一、二级抗震框架节点的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37
二、框架节点的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38
三、圆柱框架梁柱节点的抗剪箍筋面积计算 138
第六节 剪力墙端部纵向钢筋面积及分布筋面积计算 139
一、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剪力墙端部纵向钢筋面积计算 139
二、对称配筋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剪力墙端部纵向钢筋面积计算 140
三、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抗剪水平分布筋面积计算 142
四、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端部纵向钢筋面积计算 143
五、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抗剪水平分布筋面积计算 143
六、一级抗震剪力墙在施工缝处的竖向钢筋面积计算 144
七、框支梁上剪力墙的配筋计算 144
一、叠合梁 145
第七节 叠合梁及叠合板的组合内力及承载力计算 145
二、叠合板 147
第八节 深梁的纵向钢筋及水平分布筋面积计算 147
一、深梁的定义及内力计算方法 147
二、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计算 147
三、深梁的抗剪水平分布筋面积计算 148
第六章 梁板的挠度与裂缝宽度计算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 150
说明 150
第一节 梁板的挠度计算及允许挠度值 150
一、梁板的长期刚度B计算 150
二、梁板的允许挠度值 151
一、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ωmax计算 152
第二节 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及其允许值 152
二、裂缝控制等级 154
三、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154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155
一、混凝土的环境类别 155
二、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155
三、耐久性的其他要求 156
第七章 地基及基础计算 158
说明 158
一、地基基础设计时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S与相应抗力限值R 160
第一节 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及荷载组合 160
二、可不进行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 161
第二节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162
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62
二、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63
三、预压地基的地基承载力 164
第三节 地基承载力验算 164
一、非抗震结构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164
二、抗震结构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165
三、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及基础偏心距要求 165
四、基础底面的压力设计值计算 167
五、软弱下卧层顶面的承载力验算 168
一、需作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 169
第四节 地基变形验算 169
二、建筑物地基变形的控制特征及地基变形允许值 170
三、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172
第五节 基础计算 178
一、矩形独立柱基 178
二、墙下条形基础在墙边的弯矩设计值 181
三、柱下条形基础 181
四、柱、墙下筏形基础 182
五、箱形基础 192
第六节 桩基计算 193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确定 193
二、桩基(群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195
三、群桩中桩顶竖向力及单桩承载力验算 196
四、群桩中单桩桩顶的水平承载力 197
五、桩身强度验算 197
六、承受拔力的桩基 198
七、桩侧的负摩擦力 198
八、大直径扩底墩计算 198
九、桩基沉降计算 199
十、特殊土对桩基的影响 201
第七节 桩基承台计算 201
一、柱下桩基承台板的弯矩计算 201
二、承台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03
三、承台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204
四、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206
说明 20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07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07
第八章 非抗震建筑上部结构构造规定 207
二、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 208
三、梁纵向受拉及受压钢筋的截断位置和延伸长度 209
四、纵向钢筋的连接 210
五、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213
第二节 伸缩缝及沉降缝的设置和做法 214
一、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及做法 214
二、沉降缝的设置 216
一、现浇板的配筋 218
第三节 现浇板 218
二、板的抗冲切钢筋 219
第四节 一般梁及框架梁 221
一、梁的纵向钢筋 221
二、梁的抗剪箍筋及抗扭箍筋 225
三、框架梁的截面 228
四、框架梁纵向钢筋的配置及锚固 229
第五节 叠合梁、叠合板及装配式楼盖 230
一、叠合梁 230
二、叠合板 231
三、装配式楼盖 231
二、深梁的配筋 232
第六节 深梁 232
一、深梁的截面及其与柱子和楼板的连接 232
第七节 柱及框架柱 236
一、框架柱的截面 236
二、柱及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及箍筋 236
三、顶层框架柱纵向钢筋的锚固 237
第八节 剪力墙结构 238
一、一般剪力墙 238
二、短肢剪力墙 242
第九节 框架-剪力墙及板柱-剪力墙结构 243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 243
三、小墙肢的配筋 243
二、板柱-剪力墙结构 244
第十节 复杂结构 251
一、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251
二、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254
三、错层结构 255
四、连体结构 255
五、多塔楼结构 255
第十一节 筒体结构 256
一、筒体结构的一般要求 256
二、外框筒梁和内筒连梁配筋 257
二、预制板与剪力墙或梁的连接 258
一、预制板板缝 258
三、内筒剪力墙的配筋 258
四、筒体结构中的其他构件及其构造规定 258
第十二节 预制板与梁和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258
第九章 抗震建筑上部结构构造规定 260
说明 26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60
一、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钢筋的采用 260
二、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 261
三、箍筋的弯钩 264
一、防震缝的设置及做法 265
二、防震缝的最小宽度 265
第二节 防震缝的设置 265
第三节 预制楼板的现浇层 266
一、“高层规程”对装配整体式楼盖的限制规定 266
二、现浇层的设置 267
三、预制板的构造连接 267
第四节 框架梁 267
一、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267
二、框架梁的纵向钢筋 268
三、框架梁的箍筋 270
第五节 框架柱 272
一、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272
二、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制 272
三、框架柱的纵向钢筋 273
四、框架柱的箍筋 274
第六节 剪力墙结构 279
一、剪力墙厚度及端部边缘构件的设置 279
二、剪力墙的开洞及洞边的暗柱和暗梁 285
三、剪力墙的配筋 286
四、剪力墙连梁的配筋 288
五、剪力墙及连梁的小洞口洞边配筋 288
六、短肢剪力墙 288
七、小墙肢的截面及配筋 289
二、周边有梁柱的剪力墙配筋 290
一、抗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要求 290
第七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 290
三、框剪结构中的其他构件及其构造规定 291
第八节 复杂结构 291
一、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291
二、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294
三、错层结构 294
四、连体结构 295
五、多塔楼结构 295
第九节 板柱-剪力墙结构 295
第十节 筒体结构 297
一、筒体结构的一般要求 297
二、外框筒梁和内筒连梁配筋 298
三、筒体剪力墙的加强部位 299
四、筒体结构中的其他构件及其构造规定 300
第十一节 特一级抗震等级的构造要求 300
第十二节 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301
第十章 基础及桩基的构造规定 303
说明 303
第一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沉降缝 303
一、基础的埋置深度 303
第二节 各类基础的构造要求 305
一、框架柱基的拉梁(系梁) 305
二、沉降缝 305
二、独立柱基及墙下条形基础 306
三、柱下条形基础 306
四、筏形基础 307
五、箱形基础 309
第三节 混凝土预制桩及灌注桩 313
一、预制桩及灌注桩的一般规定 313
二、预制桩的桩身构造及配筋 315
三、灌注桩的选用及配筋 317
四、桩基承台及拉梁 320
五、钢桩 321
一、大直径扩底墩的基本尺寸及进入持力层深度 323
二、扩底墩的配筋 323
第四节 大直径扩底墩 323
三、扩底墩的墩帽 324
四、墩顶拉梁 325
附录A 楼面及屋面的活荷载和特殊荷载 326
附录B 计算梁、柱、墙及基础时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 329
附录C 常用建筑材料重量表 330
附录D 混凝土及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强度标准值及弹性模量 332
附录E 建设部建质[2003]46号文件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334
附录F 各类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340
一、简化算法的计算假定 340
三、剪力墙结构的等效刚度法及各类单片剪力墙的等效刚度 341
二、框架结构的简化算法 341
四、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及框支剪力墙的计算方法 347
五、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简化算法 349
六、简体结构的简化算法 353
附录G 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及计算图表 358
一、框架柱的剪力分配 358
二、考虑框架梁刚度及节点转角影响的柱子抗推刚度D值 358
三、框架柱的柱端弯矩及反弯点高度 359
四、框架水平位移计算 364
附录H 连续化法计算框剪结构的位移和内力系数图 366
附录J 单片框支剪力墙的内力系数表 371
一、垂直荷载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的内力系数表 371
二、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支梁的剪力及轴力系数表 373
三、墙体有洞口时框支梁的内力系数表 374
附录K 等效角柱法计算框筒翼缘框架柱轴向力的分配系数表 375
附录L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摘录 378
说明 378
第一节 灌注桩构造配筋的基本要求 378
第二节 大直径桩及扩底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79
第三节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380
一、桩周有液化土层 380
二、桩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 380
三、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381
第四节 灌注桩及预制桩的单桩横向承载力设计值 383
一、低配筋率灌注桩的单桩横向承载力设计值 383
三、复合基桩的横向承载力设计值 385
二、预制桩及高配筋率灌注桩的单桩横向承载力设计值 385
第五节 桩基沉降计算 388
一、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假定 388
二、最终沉降量s计算 388
附录M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01—501—92)摘要 398
说明 398
第一节 基本规定 401
一、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401
二、天然地基及桩基可不进行地震作用验算的建筑 401
三、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的换算关系 401
四、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物及其地基 401
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402
五、基础埋置深度 402
第二节 地基承载力计算 402
二、地基承载力验算 403
第三节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及地基变形许可值 403
一、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403
二、地基变形许可值 404
第四节 桩基计算 406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 406
二、桩基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及桩基竖向承载力 406
三、单桩横向承载力及桩基中单桩横向力 407
第六节 桩基的持力层及部分构造规定 408
一、桩基持力层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408
一、不设沉降缝的措施 408
二、设置沉降缝时需采取的措施 408
第五节 高层部分与裙房间的沉降缝 408
二、桩基的主要构造规定 409
附录N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表 410
附录P 规范采用的计量单位及结构计算时的运算单位 439
一、现行规范采用的主要计量单位 439
二、结构计算中的运算单位 439
三、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 440
附录Q 钢筋的截面面积及重量表 441
参考文献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