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李建军 1
不从的精神与反对的自由(代序) 1
王彬彬 3
我的文学观 3
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 4
金庸:雅俗共赏的神话 18
流氓的变迁——谈王朔与“大院文化” 29
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 36
在文学的名利场上 41
王兆胜 49
我的文学观 49
超越与局限——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散文 50
困惑与迷失——论当前中国散文的文化选择 61
作家与评家 80
谈20世纪文学的价值失误 84
赵勇 91
我的文学观 91
骨灰盒里的秘密——冯氏贺岁片的文化解读 92
从小说到电影:《手机》的硬伤与软肋 101
____使男人____,使女人____——由“季节”系列长篇小说引出来的话题 109
文学在炒作中走向前台?——关于“文学先生”与“文学女士”的调查报告 113
吴俊 125
我的文学观 125
瓶颈中的王安忆——关于《长恨歌》及其后的几部长篇小说 126
90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关于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 135
泡沫批评 148
我们时代的精神症状 151
傅谨 157
我的文学观 157
冷眼旁观京剧节 158
平民视角与波普手法——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纵横谈 163
理想与人道的二律背反——解读话剧《切·格瓦拉》 170
“故事新编”与“万家灯火” 181
肖鹰 191
我的文学观 191
后现代文学的统治——一个中国跨世纪的文化症候 192
文化批评与非象征-表现性写作 206
当前中国诗歌缺少什么? 215
海子死了 220
黄发有 225
我的文学观 225
自我重复媒体时代的文学病毒 226
文学期刊与90年代小说 235
文学出版与90年代小说 245
宏大梦魇与平衡游戏 258
邵燕君 265
我的文学观 265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常销书”生产模式分析 266
残酷以“酷”流行——“卫慧复制棉棉现象”与“青少年亚文学”的生产 281
大师的“大家”,还是大众的“大家”——从“大家红河奖”的评选看“民间奖”的市场化倾向 296
“综合化”与“专志化”——“市场化”转型中文学期刊的两种改版模式 308
刘川鄂 331
我的文学观 331
论池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332
作家明星化——90年代流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学现象 341
创作自由:文学制度的指归 346
唠叨风格与恶俗趣味——池莉市民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 350
李建军 359
我的文学观 359
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学病象及其他 360
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 371
像蝴蝶一样飞舞的绣花碎片——评《尘埃落定》 384
话语刀客与“流氓批评学”的崛起 403
新文学改良宣言(代跋) 亚伯拉罕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