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宗教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维勤攻
  • 出 版 社:新文体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永明延寿的生平时代与道迹 1

第一节 永明延寿禅师史传 6

第二节 永明之时代与佛教界 16

一 五代的更迭 16

二 吴越佛教政策 19

(一)吴越武肃王钱镠保护佛教 19

(二)佛教复兴—天台教典输入 22

三 宋初佛教融合思想初现 26

第三节 永明之行状与道迹 28

一、永明诗 29

二、永明教迹 32

(一)永明读经 32

第二章 永明之宗教观 65

第一节 缘起 65

第二节 永明宗教论 69

第三节 永明之明宗与释教 73

一 永明明宗 74

二 永明释教 85

第四节 永明禅教一致说 99

一、承继华严澄观、宗密之说 100

二、融宗密三宗三学 105

三、约教而知 109

第五节 永明禅净一致说 112

一、六度禅行 113

二、唯心净土 118

第三章 永明教义 128

第一节 知识论之建立 128

第二节 本乎因明比量 131

第三节 本乎法性法相 144

第四章 根识境三和「识相」与识根之探讨 152

第一节 六根识性—异熟与长养 152

第二节 唯根独胜与有法十如 155

第三节 识根之不决定义 157

第四节 识根性之常知与妄意 161

第五章 识性之反省 170

第一节 心、识、智、知 171

第二节 识性作用—识力与持业 173

第三节 五蕴功能即识性 175

第四节 真唯识性与妄识 178

第六章 一念生「根识五蕴」 185

第一节 色蕴与识变 186

一、识变与共相 188

二、自相与共相 188

三、共相与实相 190

第二节 受蕴与情摄 197

一、摄受作用 198

第三节 想蕴与想像、解像 200

第四节 行蕴与造作 202

第五节 识蕴与了别 205

一、识之通塞 206

二、识性与智 207

三、转识成智 210

四、真如与唯识 216

第七章 真唯识性与唯识真知 219

第一节 唯识真性 219

第二节 万法唯识 220

第三节 忆持识、初识、乱识 223

第四节 唯识观与如理思惟 225

第五节 真唯识量 228

第六节 真知与如实智 230

第八章 根识对「境」之考察 234

第一节 境界之意义 234

第二节 根识缘境 234

第三节 意根缘法境 235

第四节 外境虚妄 236

第五节 境从识生 237

第六节 心境不二即法界智境 239

第七节 境处即身受念处 240

第八节 境界即法界性境 241

第九节 智境一如 245

第十节 心境之「有无」义 248

第九章 所缘境与因缘行相 252

第一节 因缘行相 254

第二节 因缘与因缘依 256

一、因缘依有行位义 258

二、行门五位 261

第三节 十二因缘 269

一、无明 273

二、缘生与缘起 275

三、缘起力之功能作用 276

四、无明与真如 282

第十章 所缘境与等无间缘 286

第一节 心心所之等无间缘 286

一、心与心所 289

二、和合力之无间缘 290

第二节 等无间缘依 291

一、作用依处 293

第三节 等无间灭即力用 295

第四节 念 304

一、忆念即念力 304

二、正念 307

第五节 念念相续 309

第六节 无念 312

一、无念之知 313

二、无念之离、微境界 315

三、无念即涅槃 317

第七节 一念 322

一、一念心即一念相应 323

二、一念无念、具足五蕴 327

三、一念三千 329

四、一念佛事、道场即法华三昧 331

第一节 所缘缘之法理、常义 335

第十一章 有法(法界)与所缘缘 335

第二节 若有法者 340

第三节 有法是带己相心 356

一、见分与相分 358

二、变带与挟带 362

三、本质与境质 367

第四节 相应内所虑托 376

一、所虑义 376

二、所托义 376

第五节 亲疏所缘缘 378

一、亲所缘缘 378

二、疏所缘缘 381

第六节 所缘缘即法界 384

第七节 所缘缘与第八识 392

第八节 所缘缘与第七识 394

第九节 所缘缘与第六识 399

第一节 增上缘即力用 407

第十二章 力用与增上缘 407

第二节 增上缘依 412

第三节 缘起力 414

一、自力他力 415

二、佛力 416

三、十力 416

四、方便力 417

五、有力、无力 418

第四节 心力慧光之增上缘 421

第十三章 因果与缘起 425

第一节 总持因缘 425

第二节 六因、十因、五果 431

第三节 因果与法界 449

第四节 因果与缘起 451

结论 455

参考书目 466

参考论文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