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与妥协 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华清著;林家有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960910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细介绍了章士钊调和思想的由来,调和论的哲学概念和政治主张,评价分析了章士钊调和论的意义及其变化。本书史料翔实,言论坚实,梳理详细、全面,填补了国内外章士钊研究的一个空白。

绪论 1

第一章 一个调和论者的生平与心路历程 14

一、一个激进的革命志士 14

二、从激进趋向稳健:调和论萌发的基础 21

三、留英时期:调和论萌芽(1907年~1911年) 24

四、《民立报》时期:调和论基本形成(1912年~1913年) 30

五、调和立国论:调和论成熟的标志(1914年~1918年) 39

六、新旧调和论:指向新文化运动的矛头(1918年底~1927年) 44

七、藕断丝连的革命情怀 48

八、退出论坛以后的生活(1927年4月后) 53

一、“调和”释义 57

(一)“调和”在中国文化中的释义 57

第二章 章士钊的调和论的涵义 57

(二)从对立统一律看“调和” 59

(三)从系统论看“调和” 65

(四)达成调和的两大方法: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和 67

二、章士钊的调和哲学 68

(一)调和:多元非线性的差异协同——多种异质元素的和立、和处、互补、共生、依存 69

(二)调和:二元线性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 70

(三)达成调和的两条途径 77

三、“调和”的涵义 78

(一)宽容理念 78

(二)妥协理念 79

(三)“兼两”理念 80

(五)稳健理念 82

(四)以反求正理念 82

(六)承续理念 83

(七)渐变理念 85

(八)循环理念 85

四、调和立国论(1914年~1918年) 87

(一)批判极端主义、激进主义和专制主义 87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民主与宪政 89

五、新旧调和论(1918年底~1927年):文化保守主义 90

第三章 中西文化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 91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 92

(一)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 92

(二)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的辩证思维 95

(三)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的中庸理念 97

(四)章士钊的新旧调和论与中国的循环变易思维 99

二、西方文化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 100

(一)英国的政治文化对章士钊的影响 101

(二)西方的政治思想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 110

(三)西方哲学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 129

第四章 调和立国论 131

一、民初的政治环境与章士钊调和立国论的提出 131

(一)极端敌对的党派意识和互为水火的派系斗争 132

(二)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137

(三)欧事研究会“缓和的改进主义”方针 142

二、对同盟会、国民党的极端主义、激进主义的批评 143

(一)条陈时弊,揭露袁世凯的专制秽行 149

三、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批判 149

(二)批驳古德诺,讨伐“国情论” 157

(三)指陈筹安会谬误,揭示君宪制末路 164

四、专制的“自贼性” 167

(一)史实昭告:专制必“自贼” 167

(二)理论揭示:专制必“自贼” 171

(三)章士钊的批判专制主义的理论评析 184

五、调和:立宪政治的本质 192

(一)章士钊的自由主义思想 192

(二)调和:自由主义施行的前提 197

(三)调和:立宪政治的本质 199

(四)国家是调和的组织 203

(五)政党要具备调和的品格 205

(六)内阁制:议会与内阁的调和 209

(七)联邦制: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调和 210

(八)调和立国的尝试 215

(九)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的影响 227

(十)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评析 231

第五章 新旧调和论 242

一、新旧调和论 242

(一)新旧调和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42

(二)新旧调和论的内容 247

(三)新旧调和论的发展 250

(一)与新文化运动文学主张的对立 258

二、保守主义:新旧调和论的实质 258

(二)回归传统与抵制西方文化:以农立国论的实质 270

三、一场与新旧调和论相关的论争 314

(一)什么是“调和” 315

(二)新旧调和是否可能 316

(三)调和是否可取 317

(四)中西文化能否调和 318

(五)“新思想”是什么 318

四、新旧调和论的评析 319

(一)渐变理念的误区 319

(二)循环理念的误区 322

(三)承续理念的得失:从东方文化学派来看 323

一、章士钊的调和论与民国时代 330

第六章 关于章士钊调和论的几个问题 330

二、章士钊与民国时期其他调和论者 335

(一)章士钊与李大钊、李剑农、高一涵 335

(二)章士钊与张东荪 345

(三)章士钊与蔡元培 348

(四)章士钊与严复、梁启超 351

(五)章士钊与东方文化学派诸君 357

三、调和论的理论得失 364

附录一 20世纪20年代以来章士钊研究的论著索引 374

附录二 章士钊生平编年事辑(1927年前) 379

参考书目 393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