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友华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5044016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现代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方法学既需有计算机的相关技术作支撑,又要有管理、系统及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渗透的课程。本书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阐述方面注重科学严谨,同时也从实际应用出发,对每个新概念的引入均以应用实例开始,做到概念明确、通俗易懂、相互渗透。本书逻辑性强,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工程性、“现代”性。

目录 1

前言 1

第1章 信息系统概论 1

1.1 信息系统的初步认识 1

1.1.1 什么是信息系统 1

1.1.2 信息系统是现代组织的一种解决方案 3

1.2 系统分析员——信息系统的求解者 3

1.2.1 系统分析员求解问题的一般性过程 3

1.2.2 系统分析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1.3 信息系统的开发——软件工程的观点 5

1.3.1 什么是SDLC 6

1.3.2 系统开发的过程性 7

1.3.3 系统开发的方法学 7

1.3.4 SDLC的变体 从“瀑布”模型到“螺旋”模型 9

本章小结 11

习题 12

第2章 相关概念、原理及技术基础 13

2.1 数据和信息 13

2.1.1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13

2.1.2 有价值信息的特征 14

2.1.3 管理信息的分类 15

2.2.2 管理的基本职能 16

2.2.1 管理的概念 16

2.1.4 信息的价值量 16

2.2 管理 16

2.2.3 管理活动与决策类型 17

2.2.4 从管理的角度看信息系统 18

2.3 系统 19

2.3.1 系统的组成和概念 19

2.3.2 系统的特征 20

2.3.3 系统类型 22

2.4 组织 23

2.4.1 组织的概念 23

2.4.2 信息系统与企业组织的价值连 24

2.4.3 组织结构 25

2.4.4 企业的持续改进与重组 27

2.5 信息系统 28

2.5.1 信息系统的概念 28

2.5.2 事务处理系统 29

2.5.3 管理信息系统 32

2.5.4 决策支持系统 35

2.5.5 信息系统的构架 38

2.6 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柱 38

2.6.1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设计 39

2.6.2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计算模式 41

2.6.3 软件工程 49

本章小结 50

习题 51

第3章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53

3.1 结构化方法 53

3.1.1 结构化方法形成的背景 53

3.1.2 结构化技术 54

3.1.3 结构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及其特征 57

3.1.4 结构化方法的优缺点 58

3.2.1 快速原型化方法形成的背景 59

3.2 快速原型化方法 59

3.2.2 原型化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61

3.2.3 原型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 62

3.2.4 原型化方法的优缺点 63

3.3 面向对象方法 64

3.3.1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64

3.3.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66

3.3.3 面向对象技术要点 69

3.3.4 面向对象的建模 70

3.3.5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 72

3.4 开发方法选择或重构的依据 75

3.5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 77

本章小结 78

习题 79

第4章 信息系统开发的若干组织和管理工作 81

4.1 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 81

4.1.1 项目的定义及其特征 81

4.1.2 项目管理及项目经理的责任 82

4.1.3 信息系统项目经理的责任 83

4.2 信息系统项目计划的任务 86

4.2.1 问题的定义 86

4.2.2 确认项目的可行性 87

4.2.3 制定项目的进度表 91

4.2.4 项目成员的组织和分配 95

4.2.5 项目启动 95

4.3 信息系统的质量保证 96

4.3.1 软件产品的质量因素 96

4.3.2 软件质量保证(QA) 96

4.3.3 文档及文档管理 98

本章小结 100

习题 101

5.1.1 获取信息 102

5.1 系统分析任务的概述 102

第5章 系统分析的任务 102

5.1.2 定义系统需求 103

5.1.3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103

5.1.4 生成和评价可选方案 103

5.1.5 与管理人员一起复查推荐方案 104

5.2 系统需求的获得 104

5.2.1 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 104

5.2.2 系统需求的信息来源 105

5.2.3 获取系统需求 106

5.3.1 模型 110

5.3 建模的基础:模型、事件、事物 110

5.2.4 结构化预排 110

5.3.2 事件 113

5.3.3 事物 120

5.3.4 实体?关系图 123

5.3.5 类图 125

5.3.6 系统需求定义的目标 129

5.4 结构化的需求定义方法 129

5.4.1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看待活动的观点 129

5.4.2 数据流程图 130

5.4.3 细化DFD的其他模型 过程描述和数据定义 140

5.4.4 需求定义的其他方面 145

5.5 面向对象的需求定义方法 147

5.5.1 系统行为:面向对象的用例图和场景视图 147

5.5.2 对象交互:顺序图和协作图 150

5.5.3 对象行为:状态机、状态、转换和状态图 156

5.6 系统的解决方案及其决策 166

5.6.1 目标处理环境的评估 167

5.6.2 系统需求优先级的考虑 169

5.6.3 系统的实施方式及其选择 171

5.6.4 提交结果、做出决定 175

本章小结 176

习题 177

第6章 系统设计的任务 180

6.1 系统设计概述 180

6.1.1 系统设计的输入:从分析到设计 180

6.1.2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180

6.1.3 系统设计的输出:结构化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183

6.2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构化方法 184

6.2.1 模块及模块结构图 184

6.2.2 模块结构图的构造过程 187

6.2.3 评价模块结构图的质量标准 191

6.2.4 模块的详细设计(模块算法设计) 194

6.3.1 面向对象程序工作原理 195

6.3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设计——面向对象方法 195

6.3.2 面向对象设计模型 196

6.4 数据库设计 204

6.4.1 关系数据模型概述 205

6.4.2 关系数据模型设计 209

6.4.3 关系数据模型质量的评估 212

6.4.4 其他数据模型 215

6.4.5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216

6.5 系统控制及其输入、输出设计 219

6.5.1 系统控制及其设计 220

6.5.2 系统输入设计 225

6.5.3 系统输出设计 230

6.6 用户界面设计 234

6.6.1 用户界面的特征及其设计思路 234

6.6.2 用户界面设计的指导原则 236

6.6.3 人机对话的设计模型 238

本章小结 249

习题 250

第7章 系统实施、转换和维护 256

7.1 程序开发 256

7.1.1 程序开发的顺序 257

7.1.2 程序开发的组织方式 260

7.1.3 程序版本及其管理 261

7.2 质量保证——软件测试 264

7.2.1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264

7.2.2 软件测试 268

7.2.3 测试用例的设计 275

7.3 系统的安装与转换 282

7.3.1 直接安装 282

7.3.2 并行安装 283

7.3.3 阶段安装 284

7.3.4 人员问题的考虑 285

7.4.1 系统的用户文档 286

7.4 系统的用户文档与培训 286

7.4.2 培训与用户支持 288

7.5 系统的运行维护 290

7.5.1 软件维护的定义 290

7.5.2 维护的代价 291

7.5.3 维护的活动及其管理 291

7.5.4 影响系统可维护性的因素 294

本章小结 295

习题 296

主要参考文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