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总论篇 3
第一章 引言:发展中的行业协会 3
一 发展行业协会的必要性 4
二 发展行业协会的紧迫性 6
三 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7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9
一 行业协会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界定 9
二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 13
三 行业协会的功能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 18
四 行业协会的社会角色研究——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34
第三章 中国历史上行业协会的角色与功能 47
一 行会的起源——官方附庸型行业组织 48
二 传统封建行会 53
三 近代中国的商会和行会——封建行会的转型 61
第四章 行业协会运作模式的国际比较 66
一 市场模式——以美国为例 66
二 合作型模式——以日本、欧洲大陆行业协会为代表 78
三 两种模式行业协会的共同特点与功能 86
一 行业协会的发展与现状 88
第五章 转型期行业协会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 88
二 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91
三 我国行业协会的三种产生模式 102
四 三种行业协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定位 120
第六章 不同模式行业协会的功能分析 124
一 “自上而下”模式行业协会的功能分析 124
二 “市场内生”行业协会的功能分析 133
三 “中间”模式行业协会的功能分析 138
四 小结 139
一 我国现行行业协会管理体制 141
第七章 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及地方创新 141
二 地方创新 149
第八章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161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及行业协会的定位 161
二 行业协会的功能和发展前景 172
三 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183
案例篇 193
案例一 省级行业协会——广东省行业协会基本调研 193
一 广东省省级行业协会的基本情况 193
二 广东省行业协会的问题分析 202
三 对广东省行业协会的相关政策建议 208
案例二 个体经济背景下的行业协会——温州市行业协会 214
一 温州模式与温州的经济社会背景 215
二 温州市行业协会的历史与发展 218
三 温州市行业协会发展现状及其法律制度环境 221
四 温州市行业协会的特征和功能 227
五 经验、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231
附录:《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235
案例三 发挥协会的行业治理功能——青岛船东协会 245
一 青岛船东协会成立的背景 246
二 协会基本情况 247
三 协会的行业治理功能 250
四 船东协会发挥作用的机制分析 261
五 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266
案例四 政策参与,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269
一 深圳外商协会的形成与发展 270
二 深圳外商协会的基本情况 275
三 协会的组织结构 276
四 协会的政策参与功能 277
五 协会政策参与功能的机制分析 282
六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285
一 引言:政府职能的转移 288
案例五 政府职能转移下的民办商会——海南省企业家协会 288
二 海南省的基本概况 290
三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的发展历程 295
四 海南省企协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 297
五 海南省企协的功能 302
六 经验、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307
案例六 从双重管理到“三合一”——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的创新 311
一 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的成立背景 311
二 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的组建 313
三 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的主要工作 315
四 对上海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分析 316
五 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趋势 320
案例七 “协会管协会”的模式创新——鞍山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323
一 鞍山工经联的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 324
二 鞍山工经联的组织构成 330
三 鞍山市工经联开展的主要活动 335
四 鞍山市工经联特色机制分析 337
五 存在的问题 342
六 几个基本结论 344
七 相关政策建议 347
参考文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