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0.1 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 1
0.2 互构语言文化学的定义 3
0.3 互构语言文化学不同于文化语言学 3
第一章 互构语言学基本原理 5
1.1 互构语言学定义 5
1.2 存在结构与语言结构共生同构论 8
1.2.1 文字的起源与存在同构 8
1.2.2 从远古文献与传说看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12
1.2.3 从西方语言哲学文献看语言结构与存在结构的同构关系 14
2.1 三大主客关系定律 31
第二章 三元结构模式及其应用 31
2.2 主客三大关系与人类语言的句法结构律 32
2.2.1 前及物句法结构 34
2.2.2 后及物句法结构 34
2.2.3 通及物句法结构 35
2.3 句法三元结构模式 37
2.3.1 句法三元结构模式的简单式 37
2.3.2 句法三元结构循环式 38
2.4 三元句法结构循环模式演化成十种句法结构 39
2.5 三大词类划分律 40
2.5.1 名词类 40
2.5.2 动词类 42
2.5.3 修饰词类 43
2.6.1 何谓主体心理感知锋 46
2.6 主体心理感知锋 46
2.6.2 主体心理感知锋的具体应用 48
2.6.3 互构语言学语法与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区别 61
第三章 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 73
3.1 中西语言学界在语言音义关系上的理论回顾 74
3.2 音义同构现象定义 77
3.2.1 音义同构广义定义 77
3.2.2 音义同构狭义定义 77
3.2.3 汉语音义阴阳同构现象定义 78
3.3 汉语音义同构现象举例 78
3.3.1 音义阴阳同构现象 78
3.3.2 音义级阶同构现象 80
3.3.4 音义空间同构现象 81
3.3.3 音义色度同构现象 81
3.3.5 音义人际关系同构现象 82
3.3.6 音义象声全同构现象 83
3.4 汉语音义同构律 83
3.5 欧语音义同构现象举隅 84
3.6 音义同构现象为什么必然发生 86
3.7 音义同构论的实用意义 88
3.7.1 音转学与音义同构理论 88
3.7.2 “妈妈”发音之谜 91
3.7.3 符咒音义原理解略 92
3.7.4 藏密经真言音义解 99
3.7.5 宫商角徵羽与脾肺肝心肾音义解 102
3.8 音义同构的局限性 106
3.9 汉语音义同构现象与汉诗音象美 107
3.10 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 110
第四章 汉字为什么没有演变成为拼音文字 117
第五章 语言规范的奥妙 129
5.1 语言学界的双重假定 129
5.2 高频率与高流变 130
5.3 语言规范偏离的规律 131
5.4 语言规范偏离度 131
5.5 语言规范偏离度的文化效应 132
5.6 经济原则和审美偏好是语言规则产生规范偏离倾向的关键原因 132
5.7 语言的规范偏离倾向的典型表现举例 134
5.8 语文的抗变异功能 134
5.9 言文一致的问题略论 136
6.1.1 文化的定义 141
6.1 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的走向关系 141
第六章 互构语言学原理与中西文化走向 141
6.1.2 文化发展的九大因素 142
6.1.3 决定文化的历时纵向因素:语言与文字 143
6.1.4 语言文字衍变二极对立双向互进互退律 153
6.1.5 语言文字衍化的最优模式论 158
6.1.6 语言文字衍变二极对立双向互进互退律与汉语言文字的关系 162
6.1.7 根据语言文字的必然性原理推测思想发展史及文化走向 163
6.2 中西语文的基本差别与文化效应 169
6.2.1 中西语文语音差别及文化效应 170
6.2.2 中西语文语形差别及文化效应 173
6.2.3 中西语文语义差别及文化效应 185
6.2.4 中西语文语法差别及文化效应 186
6.3.1 中西语文的模塑功能——中西方人思维模式差别 192
6.3 中西语文的其他文化功能 192
6.3.2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哲学模式的关系 195
6.3.3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文学差别 197
6.3.4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艺术 198
6.3.5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科学的关系 200
6.3.6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学术研究 207
6.3.7 中西语文的建筑景观型投射 212
6.3.8 “五四”白话文运动反思及教育战略思考 215
6.3.9 语文教学与中华民族的命运 219
6.4 就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答中央电视台观众问 221
第七章 人类文化演变九大律与中西文化比较 231
7.1 第一规律: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 232
7.2 第二定律: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 239
7.3 第三定律: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 245
7.4 第四定律:物(食)欲原动力律 246
7.5 第五定律:情(性)欲原动力律 248
7.6 第六定律:权欲原动力律 249
7.7 第七定律:审美递增递减律 254
7.8 第八定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 255
7.9 第九定律:万物五相(五行、五向)选择律 258
7.10 中国的过度西化风溯源 259
7.11 皇帝承包论答疑 265
7.12 如何看书做学问? 269
后记 277
索引 283
参考书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