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莫言 序:胡说“胡乱写作” 1
小说家讲坛莫言 作为老百姓写作 3
王尧 序:一个杂志与一个人 4
李锐 被克隆的眼睛 10
张炜 世界与你的角落 14
余华 我的文学道路 33
尤凤伟 我心目中的小说 44
贾平凹 关于语言 55
史铁生 宿命的写作 61
叶兆言 写作与学问 70
韩少功 冷战后:文学写作新的处境 78
方方 我写小说:从内心出发 93
王蒙 可能性与小说的追求 103
铁凝 从梦想出发 110
王安忆 《心灵世界》第三章 115
张承志 谁曾经宣言 127
苏童 美声唱法、信天游和镣铐 132
格非 文体与意识形态 135
阎连科 寻找支持 140
刘震云 在写作中认识世界 145
残雪 精神与肉体 151
刘庆邦 凭良心 158
迟子建 小说的气味 160
蒋韵 想象的边界 162
林白 内心的故乡 165
马原 小说和我们的时代 168
当代诗话张枣 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 181
于坚 当代诗歌的民间传统 197
王家新 《荒原》的第八行 205
翟永明 面对词语本身 211
张清华 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 213
金元浦 伶仃的荒原狼 224
刘纳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231
柯雷 实验的范围:海子、于坚的诗及其他 240
程光炜 王家新论 252
欧阳江河 站在虚构这一边 261
唐晓渡 先行到失败中去 269
周瓒论 当代汉语诗歌的书写者:臧棣 275
陈仲义 大陆先锋诗歌(1976-2001)四种写作向度 282
今日新生代刁斗 自由在我 293
吴义勤 无望的告别 298
毕飞宇 《玉米》后记 306
李子云 汁液饱满的《玉米》 310
李洱 写作困难与怀疑的时代 314
李洱 我与《花腔》 317
格非 记忆与对话 319
红柯 真正的民间精神 326
贺仲明 红柯论 329
吕新 盼天黑 334
吴义勤 “民间”的诗性建构 337
韩东 《扎根》及我的写作 345
艾伟 无限之路 347
汪政 轻逸诗人艾伟 353
夏季风 令人感到恐惧的小说 358
洪治纲 让心灵在时间之外延伸 362
吴玄 告别文学恐龙 369
孟繁华 本土叙事与全球化景观 373
西飏 创作随笔三则 378
东西 小说的魔力 382
洪治纲 苦难记忆的现时回访 388
荆歌 激情与迷失 396
陈晓明 在偏斜中发掘荒诞的诗性 401
孙惠芬 是归宿更是起点 405
周立民 孙惠芬的后花园 408
芳菲 这女人的狂歌 412
张志忠 多重断裂中的寻觅与惶惑 422
陈晓明 在爱欲的尽头 427
摩罗 阿盛的语言巫术 432
魏微 写作十年 436
张新颖 知道我是谁 442
戴来 以写作的名义发呆,并且发呆下去 451
白烨 戴来有戏 455
金仁顺 之所以是我们 458
周立民 游动在人性的微妙中 463
朱文颖 金銮殿,或者看得见天使的地方 468
林舟 齐红 气息之美:极致与局限 472
林舟 齐红 叶弥小说印象 477
潘向黎 脆弱的写作和困难的美感 483
邓一光 我知道的潘向黎 486
张生 时序中的两个年代 491
王鸿生 小说之死 495
李修文 楼上的官人们都醉了 499
葛红兵 李修文小说论 504
董懿娜 这一次,我无法藏拙 511
郜元宝 郑兴勋 说几位作家,谈几个问题 513
批评家论坛李敬泽 莫言与中国精神 529
谢有顺 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 535
王德威 吕梁山色有无间 550
郜元宝 信仰是面不倒的旗 564
陈思和 试论张炜小说里的恶魔性因素 569
南帆 革命:双刃之剑 580
吴俊 瓶颈中的王安忆 591
张柠 史铁生小说中的东方美学 601
王光东 李雪林 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 612
吴义勤 艺术的反思和反思的艺术 621
王一燕 说家园乡情,谈国族身份:试论贾平凹乡土小说 633
倪伟 “布”的分析 643
摩罗 侍春生 逃遁与陷落 652
汪政 晓华 论《坚硬如水》 659
姚晓雷 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 668
孙郁 刘恒和他的文化隐喻 676
谢有顺 发现人类生活残存的善 682
贺绍俊 说傻·说悟·说游 692
戴锦华 智者戏谑 698
孙郁 钱理群:在鲁迅的背影里 711
李静 道德焦虑下的反抗与救赎 721
吴晓东 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 729
李辉 历史还原:必要与可能 738
洪治纲 先锋:自由的迷津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