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自序 1
一 翻译史话托尔斯泰的中国之旅 3
托尔斯泰小说的第一部中译本 11
俄罗斯文学的第一个中译本——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 14
普希金作品的中译 18
屠格涅夫小说最早的中译 21
俄罗斯文学的早期译者吴梼 23
《俄国情史》是普希金Капитанская дочка的中译本 26
克雷洛夫的三篇寓言 28
歌德的第一首中译诗 30
海涅诗歌的汉译 33
歌德的中国情结 35
歌德作品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 39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的“维特热” 42
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昕夕闲谈》 44
《迦茵小传》所引起的风波 48
近代的“拜伦热” 51
苏曼殊译拜伦诗 54
马君武翻译的《缝衣歌》 57
中法文化使者的前驱:陈季同 59
我国最早翻译的科学小说 66
《巴黎茶花女遗事》在近代中国的流播 69
从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到话剧《茶花女》 72
李石曾及其翻译的外国戏剧 75
王韬与《马赛曲》 78
《爱的教育》的改编与翻译 81
我国第一部阿拉伯译诗《天方诗经》——兼说其历史地位和文献价值 85
鲁迅与科学小说的翻译 89
鲁迅早年的翻译和《域外小说集》 92
说严译标准中的“雅”字 95
东西方两位文化名人的交往:辜鸿铭与托翁 98
“重译”的背后 101
一位被遗忘的近代女翻译家 103
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翻译小说 106
侦探小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兼说20世纪前中国无侦探小说 113
应加强翻译文学史溯源的研究 118
翻译文学对吴趼人小说创作的影响 127
二 女性之光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第一部国外游记 135
吴藻词中女性的觉醒 139
西林春与许氏姊妹 143
秋瑾和她的女友徐自华 147
一位叛逆女性的心声 155
秋瑾诗词的艺术风格 165
从日本新发现的两则史料谈起 173
秋瑾参加光复会先于同盟会考 176
南社女诗人徐自华 179
吴季芝非吴芝瑛考 185
近代女词人吕碧城 191
三 序跋散辑《镜海钩沉》序 201
《莲岛春秋》序 203
《漱玉词欣赏》序 205
《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序 207
《近代文学观念流变》序 209
《龚自珍年谱》前言 210
《秋瑾年谱》前言 215
《秋瑾文学论稿》自序 219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自序 221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重印后记 226
《徐自华诗文集》跋 228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跋 230
《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著者题记 233
《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跋 236
四 一得之见万千学子留学东西洋 241
马君武诗歌的“新学思潮” 245
鸦片战争时期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251
王韬的日本之游 257
台湾诗人丘逢甲 259
戊戌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271
劝龚自珍“修身慎言”的友人 275
龚诗两首作年辨伪 277
刘熙载的文学创作论(上) 281
刘熙载的文学创作论(下) 292
刘熙载文学批评中“史”的特色 301
梁启超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新开拓 306
梁启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表情方式 311
纪念鲁迅学习鲁迅 320
鲁迅诗歌的语言特色 324
鲁迅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331
鲁迅前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336
章太炎对鲁迅杂文的影响 343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近代文学观念的变革 345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近代小说艺术的革新 34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册的出版时间 351
近代报刊中的文学宝藏 353
五 书品漫议博赡宏通 尤见功力——读黄霖教授的《近代文学批评史》 359
读近代贵州籍三作家评传 362
读管、钟、陈三先生的《龚自珍研究》 365
对中国近代小说的新认识——简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370
《插图本中国文学小丛书》小议 375
一个不能原谅的错误——读《中国古代曲学史》 377
我为什么要写《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379
六 集外拾遗广东与近代文学 385
戊戌的精神永放光辉 388
新资料、新方法、新见解 392
开阔视野面向未来,把澳门文学研究推上新阶段 397
扩大近代文学的研究范围 400
伴林则徐关山万里行的一方砚石 402
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404
说“两条腿走路” 407
“陈言”与平庸 409
《还珠格格》(第二部)中的香妃 412
“槟榔西施”——台湾散记 415